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汉英翻译中,中国文化中的特有事物译成英语时,经常在英语表达中无法找到与之对应的词汇.因此,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汉英词汇翻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传播有着重要影响.中国英语作为英语与中国文化融合的产物,已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特别是汉语拼音音译词已被语言学习者所熟识.因此,音译词既丰富了英语词汇,也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扩大了汉语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母语文化的缺失会严重影响民族精神的传承,导致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因此,外语教育应凸显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意识,运用中国英语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从而在与多元文化的互动中知彼知已、融合互补、共同发展.中国英语是英语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语言文化接触融合的产物,属于国际使用型英语变体,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及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缺乏致使大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屡屡出现母语文化失语现象,不仅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而且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农林院校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现状并探讨其对策。研究表明高校学生在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时遇到很大的困难,积极赞同在高校外语教学和测试中凸显中国文化的地位。研究结果将为中国普通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更应注重对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引入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还要强调语言学习者应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依据语言教学与习得的基本理论,要实现齐鲁文化与山东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有效融合,需树立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的课程理念,设置适应多样化学习需求和层次的分类分级课程目标,并应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交流,英语学习者担负着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让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重担。但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2版)反映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因素基本局限在西方文化框架中,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篇章。本文就现有条件下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提出自己的对策,帮助学生提高对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跨文化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化软实力是以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获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优秀的文化、价值观也需要被传播出去,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英语成为主要媒介之一。围绕如何在文化软实力这一背景下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误等问题,文章分析了文化软实力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给英语教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任何一门语言的教学都不能脱离语言蕴含的文化内涵而简单地讲语言形式。在英语教学中如果想提高学生对于英语语言掌握的综合素质就直该应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不仅是传播世界文化的工具,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工具。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却较差。这不但影响了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平等的跨文化交际,也影响中国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增强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前提之一;英语文化教学中增强对我国传统的文化的注入,有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共享、交流和传播;有利于促进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补充和发展:英语文化教学中增强我国传统文化注入,要求选择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将其引入我国英语教学教材中,使之成为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培育专业的中西文化教育教学师资力量,为英语文化教学提供师资基础;将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列入英语文化教学考试范围。  相似文献   

10.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以语言为载体,语言体现和传承了文化。因此,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外语教学中,应重视语言中的文化渗入,通过文化渗入使英语的学习更加趣味生动,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与重要载体,今天各种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主要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们来说,要使学生学习好英语,准确掌握与娴熟运用英语,则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英语世界的文化,寓文化于语言教学之中,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语言交际能力,从而真正掌握和熟练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12.
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强势入侵导致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边缘化。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视野下,在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中把握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要义,这是传统武术跨文化传播必须思考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的跨文化传播进行研究,文章认为:在跨文化传播频繁的今天,传统武术“威胁”与“机遇”并存,若使传统武术在跨文化传播中有自己的“势力”,就要准确把握它的文化诉求,即:保持特色,秉承独具一格的身份认证;兼收并蓄,丰富亟待充实的传统武术文化体系;积极创新,发展生机勃勃的现代武术文化;文化输出,展示传统武术文化的智慧魅力——传统武术的对内传播是武术对外传播的根基,传统武术要进行文化输出,构建全球性的共通语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要遵循求同存异、相互学习、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四大原则。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的基本路径:中西文化知识对比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切实增强,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育人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4.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基于跨文化交际的“第三空间”理论,结合人类文化学、语言学、传播学的相关思想,对中国武术跨文化交际问题展开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借鉴“第三空间”理论相关思想,应对中国武术跨文化交际的现实困境,提高武术跨文化交际能力,加速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研究认为:文化休克、民族中心主义、语言障碍等是影响中国武术跨文化交际的现实困境。本着平等、对话、和谐、开放的文化精神,通过文化身份转换,从“第三种视角”审视中国武术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有助于克服民族中心主义,从而为两种文化间的顺利交流搭建桥梁;选择兼通中外两种文化的人才,构建传播者的“复合文化身份”,才能顺利进行中国武术的跨文化交际;利用身姿语、方位语、生态语、文化图景等实践策略,探寻吸收中国武术的“文化接口”,搭建中国武术跨文化交际的“第三空间”。“第三空间”理论为中国武术的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化传播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论,对于推动中国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语用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教师肩负的重任。文章从文化素质教育对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要求、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入手,讨论了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以及在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渗透的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语用失误是指由于对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不能正确地理解说话人所言话语的意义或其说话的意图,话语虽然符合语法规则,但表达方式不妥或表达不符合习惯,不够得体的失误。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及社交语用失误两类。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语用失误主要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和缺乏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造成的,利用网络、书刊进行大量地道的英语语料和文化的输入,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文化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是联系语言与文化的纽带,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将以英语中的隐喻为研究对象,来揭示语言背后隐藏的真正文化含义以及影响改变着这些含义的隐蔽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化身份一直是处在中美两种文化之间发展的华裔文学的永恒主题。本文通过对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作品《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进行分析,揭示出文化身份的发展特点及流变过程,阐明跨文化视野下族裔文化身份的历史延续性和时代建构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不仅要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也要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实施文化教学理念,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内涵将有效帮助构建大学英语多元教学体系。文章在分析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高校如何实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教师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及教学方法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学生大多学了很多年英语,但他们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仍然存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困难。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关注文化背景的导入。本文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并提出了文化导入的一系列原则和步骤。有了这些原则和步骤,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了解更多文化知识,语言水平和文化修养会得到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