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华洋  武巍泓  赵红 《现代情报》2011,31(10):117-120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目前国内惟一国家级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区域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实现产业转移的重要支撑。本文分析了该区域产业转移的地区与行业分布及信息共享现状和共享障碍,构建"区域共建,行业共享"的区域信息共享体系,最后提出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赵静  王玉平  王建 《情报科学》2008,28(11):1636-1639,1662
教育-科研-农村合作的区域信息共享机制是在当地政府组织下充分优化整合区域内教育、科研和农村的信息、人才和物质等资源,以农村群体信息能力培育为动力,似促进信息共享为目标,面向农村开展信息服务的机制,有着与西部农村现实相符合的内涵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PACS以多媒体影像处理、分析、管理、存储为主要功能的医院核心信息平台,区域PACS共享信息平台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存储技术和医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地区医院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医院PACS系统。本文将研究如何将现有的各医院间的PACS系统进行共享,建立统一的PACS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各医疗机构的医院影像信息共享,促进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信息共享不足、信息流动不畅、协同机制缺乏等问题,从信息生态系统的视角考察其协同运营的机制与商业模式,以强化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中的信息人、信息环境的整合、互动、共享和协同等机制为基础,构建一种基于信息生态系统观的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这种以信息流为中心,将资金流、物流、业务流、价值流等集成一体化的协同模式,有利于提高这一产业集群中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开发与利用效能,强化价值创造、实现和共享的意愿和能力。通过实例表明,此模式为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资借鉴的参考模式与实现途径,从而促进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集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信息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信息分化逐渐形成信息弱势群体,信息弱势群体信息能力低下严重阻碍其共享信息化所带来的社会发展成果,导致信息不公平现象并进而引起和加剧社会不公平.提高信息弱势群体信息能力是消除信息不公平、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完善信息制度,对信息弱势群体授之以渔和鱼.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网络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也趋向多元化和高质量要求。从信息共享的本质特征看,信息质量是信息共享发展的前提,信息共享必须解决信息质量最优化等实质问题,才能实现共享信息的价值。分析了网络信息共享环境下的信息质量管理的特殊性,以及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区别,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共享中的信息质量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信息资源共享误读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共享原则和共享模式三个方面,辨析信息资源共享理论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认为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资源建设单位之间的共享,信息资源共享应该以共建为基础,遵循完整性原则,体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摒弃以市场为主导的共享模式。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应以建立信息共享的工作环境、实现信息共享的政府工作运行和优化信息共享的技术手段为重点,分别从管理层、运行层和实务层建构相应的工作机制。通过监测预警、挖掘汇集和研判分析能力的提高,更好的服务于网络舆情信息的应对和处置。  相似文献   

9.
吴光洙 《现代情报》2008,28(5):34-36
在国家科技信息体系的大背景中,以科技信息共建共享项目建设为牵动,以传统信息咨询业务流程重组再造和文献情报系统整体化建设为支撑,建设区域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是有效互动地推进延边州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有效保障延边州科研、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了这一构想.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高管私人关系、情感信任、能力信任与供应链中信息共享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广东珠三角地区189家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管私人关系、情感信任、能力信任和信息共享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私人关系对组织间情感信任和能力信任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组织间信任中,情感信任对信息共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能力信任对信息共享的影响并不显著;高管私人关系会通过情感信任间接影响信息共享.研究还表明,管理者不仅要重视与供应链伙伴间建立情感信任来提升信息共享水平,还要善于同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高管私人关系来增强和提升企业间情感信任与信息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中的知识管理与信息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焕成  孙晓玲 《情报科学》2006,24(11):1651-1656
鉴于当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本文提出了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二项策略:建立面向电子政务的知识管理体系和电子政务信息知识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刘可静  蒋莉 《情报科学》2006,24(2):231-234,303
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资源共享与商业秘密保护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现实运行中,两者的矛盾冲突难以避免。企业在决策时运用效用权衡原则来平衡两者的关系是较为理性的做法。但当信息资源共享与商业秘密保护的矛盾冲突危及到公共利益时,应遵循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信息共享时代来临,云共享信息备受青睐。立足于信息觅食理论基础,研究云共享信息规律特征,优化信息搜寻行为。【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信息觅食理论梳理,结合云共享信息规律特征,基于信息源、云平台和信息采集者三个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因此,需提高信息可靠性、安全性及真实性,建立与信息采集者相匹配信息组织,高效、准确的为其提供信息与服务。【结果/结论】保障信息质量的前提下,助推云共享信息间的流动,运用更简洁的搜寻路径实现信息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化服务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标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政务社会化服务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突破口,社会化服务带来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标的全新定位.本文从用户需求、服务型政府构建,知识产权,利益均衡和技术实现等角度进行了讨论.认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定位是知晓性共享向应用性共享转型.  相似文献   

15.
邓璐芗  陆旸  许鑫 《现代情报》2010,30(12):141-144
需求不明确和信息流向混乱,是造成我国目前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成效不佳的重要原因。在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中引入信息供应链,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和信息流向,最终构建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信息供应链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6.
论政府信息共享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政府信息共享路径选择要素的分析,指出有效的共享应在政府、企业和公民等多元主体之间寻求平衡,在此基础上对政府信息共享系统进行细分,探讨了不同共享体系的运行特点及要求。  相似文献   

17.
构建信息产业链 驱动信息资源共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释了信息产业链对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提出了一条构建信息产业链的路径和引导信息产业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三种取径.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国伟  杨兴凯  王延章  王宁 《情报科学》2008,28(11):1724-1727
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模式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析传统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模式以及在充分考虑政府遗留系统的特征基础上,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模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类似"工业总线"式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具有保证政府遗留系统之间的安全性和独立性基础上的系统可扩展性,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敏华  余楠  王敏芳 《现代情报》2010,30(11):50-52,58
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国防科技情报研究新的机遇和挑战。从用户需求、研究力量和研究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国防科技情报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国防科技情报研究的效率、质量和加快研究人才的成长进程,在国防科技情报研究中引入了信息共享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并详细介绍了信息共享平台的作用、组成要素和功能实现;最后提出若能将信息共享平台标准化后推广应用,必将极大的推动我国国防科技情报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旨在构建安全可靠情报信息共享模式以增强情报信息共享程度,优化情报体系整体能力。[方法/过程]结合区块链加密安全、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共享源信息信息段的链上共享模型;同时为有效传输源信息负载,提出一种基于地址访问情报信息中心的链下访问模型。[结果/结论]提出的情报信息共享模型具有安全、可控、高效、可信等特点,为推动跨机构情报信息共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