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妈妈放学了     
每天放学,妈妈都会骑着白行车来接我回家。可是今天的妈妈却显得有点与众不同,她是步行来的。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你今天怎么没有骑自行车,倒是别出心裁地走过来了?”妈妈听后“哈哈”大笑,然后一脸憧憬地说:“我是想重温一下童年时代背书包步行的感觉呢!”  相似文献   

2.
尽管学校离家很远,但我一直是步行上学。路上倒也并不寂寞,伙伴们叽叽喳喳地边说边走。后来,朋友们陆续地买上了自行车,只剩下我一个踽踽独行。我安慰自己说,没什么了不起,步行还更好玩呢!学校迁了新校址后,离家就更远了,我开始迟到,由于学习成绩不错,老师只是说:“下次注意啊……”一些同学故意骑着自行车从我身旁经过,嘴里吹着口哨,“伟大的马可·波罗,又步行来中国啦?”我每次都瞪他们一眼就算了,其实心里真的很难受。尽管十分想要自行车,我却从来不敢对父亲说,只能提早起床并且跑步上学。父母都没有在意,只是有一次母亲问:“最近你是不…  相似文献   

3.
中等师范学校《文选和写作》课本第二册课文《上天都》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则不好意思妨碍他们的采茶工作,二则设想四个人抬我一个人上山,我心情的不安一定比步行的疲劳苦痛得多。初看,这句话似乎没有什么毛病,但一分析就会发现,“不安”和“苦痛”可以用来说明“我”,也可以用来说明“心情”,如“我不安”、“我苦痛”,或“心情不安”、“心情苦痛”,但它们不能互相说明。从上下文看,作者的意思是,步行会身体疲劳,坐轿会心情不安,心情不安和身体疲劳都使人苦痛,但相比之下,心情的不安更使人苦  相似文献   

4.
心灯     
那年我十七岁,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学校求学。时间长了,父亲步行来看我,带来我爱吃的饭菜。当送父亲走出校门即将返回时,我不由自主地张开了嘴:“爸爸……”泪眼蒙眬。  相似文献   

5.
一束黄花     
上学第一天,布兰德雷太太开车将我送进镇里,告诉我说我必须得步行回家。 “只有一辆公共汽车,”她用清脆快速的声音说,“车在镇另一头接农场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6.
就在上海世博会开园之初,我校少年科学院就组织小院士、小博士去上海世博园参观。我们下榻的宾馆离世博园不远。作为带队老师的我,征求学生的意见:明天去世博园是乘车还是步行?学生几乎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步行”。为了使步行也能调节身心,  相似文献   

7.
我跟着爸爸下车,车站在夕阳下被染成了橙色。爸爸转头说:“我们要步行哦!”连他的脸都是橙色的。“我们要步行”,这不是开玩笑。我们走出检票口,穿过环岛,走完三三两两地排列着几家店铺的安静的商业街,沿着偶尔只有几辆汽车开过的道路一个劲儿地往前走。渐渐地,道路两旁没有了人家,只看见绿油油的田野。  相似文献   

8.
域外镜鉴     
英国:“步行巴士”送孩子上学 “步行巴士”是英国公益组织推行的“小学生步行巴士”方案。孩子们会在两名以上大人的保护下,步行上下学。这两名“司机”是由家长自发组织的,轮流担任起护送孩子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1997年第1期《语文知识》发表了一篇题为《“步走”释义商榷》的文章(以下简称《商榷》)。这篇文章认为《赤壁之战》中“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一句的“步走”诸多注释注为“步行逃跑”是不正确的,而应该解释为“自陆路逃跑”。《商榷》在接近结尾时这样说:“我认为课本将‘步走’注释为‘步行逃跑’是不够准确的,应释为‘自陆路逃跑’‘……全句译为‘曹操带领人马从华容道自陆路逃跑’更准确些。”我认为这篇《商榷》还  相似文献   

10.
“我已经忍你一个星期了!”瞧!忍无可忍的“女王”火山爆发了,原因是我放学之后没有按时回家。 从我们家到学校,加上等红灯的时间,以我正常的步行速度,回家需要14分37秒,大约15分钟。可是……好吧,对我忍了一个星期的她,终于在星期五晚上彻底愤怒了。  相似文献   

11.
新闻月评     
《少年儿童研究》2013,(4):59-60
“步行巴士”送孩子上学 2015年1月18日《生命时报》讯“步行巴士”上学是英国公益组织推行的“小学生步行巴士”模式。孩子们会在两名以上大人的保护下步行上下学。这两名“司机”是由家长自发组织的,轮流担负起护送孩子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哎,真倒霉,偏偏今天上学,摩托车又坏了,又要靠两条腿步行到学校。我的心情郁闷到了极点.。爸爸说:“闺女,我骑自行车送你到学校吧!”本想拒绝,但是看到父亲那双满是期待目光的眼睛,我只好“牺牲”面子,硬着头皮让父亲去送。  相似文献   

13.
狗儿     
天刚擦黑,我步行来到了罗村村口。百年的老榆树下,一个孩子静静地站在那里,眺望着远方。走到跟前,才看清这孩子是我的小外甥。我连声喊道:“狗儿,狗儿!”狗儿一看是我,惊喜地朝我跑来,嘴里甜甜地叫着:“舅舅,舅舅!”他紧紧地搂住我的腰,仰着脸问我:“舅舅,你怎么来了,”我说在镇里参加大豆节后,顺便来串门。  相似文献   

14.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困境之中度过的,那时正值农村包产到户的前夕。我每天上学要步行七、八里路,晚上放学又得赶同样多的路;吃的是“杂粮”,且还不能足量供应。即便这样,我从未“自惭形秽”过。我沉湎于  相似文献   

15.
汤姆和朋友步行赶去上班。他们一路聊着大型足球比赛的事。“你打算去看吗?”朋友问他。“不,我得上班。”汤姆说。“好多人都决定呆在家里,”朋友说,“准备通过电视观看这场球赛,不去上班了。他们借口说自己  相似文献   

16.
追影子     
小时侯我住在外婆家,晚上,等华灯齐放的时候,爸爸总会带我去外婆家后面的广场玩耍。每次都是步行去,步行回。在路上,我也不能安闲,总是想着法子玩。一次,我和爸爸走在路灯下。我正在“跳房子”,突然看见有一个黑黑的、短短的东西老跟着我。它连着我的脚,躺在地面上。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我很好奇,指着地面上的它,问  相似文献   

17.
青储香     
如今城郊,难得见到大片农田了。我在村里的书房温榆斋,最让我惬意的,就是尚可步行大亲近田野。当然,那已经是被膨胀的城市挤压得破碎零落的地块了, 所谓“一望无际”,早已只是词典  相似文献   

18.
古人步行有不同情况,也有不同的说法: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日“走”。古人较重视步行,认为步行须尊制合礼,在不同的场合应有不同的走路的速度、方式。  相似文献   

19.
夏天的一个清晨,我和儿子步行去坐公交车。没多久,他就问:“妈妈,为什么今天不开车?”“怎么了?”我有些诧异。没想到,他冲口而出:“你想热死我啊!”我心头一震。眼前的儿子,5岁了,走起路来有模有样,说起话来有板有眼,不管这句话是他对成人说话的活学活用,还是脱口而出的生搬硬套,都深深地伤害了我。于是,我不由反思起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刷牙杯里盛满水并且挤好牙膏迎接他起床,  相似文献   

20.
清明那天的上午,市长罗同同志在办公楼大门口叫住了我,要我和他一起去五月花烈士公墓。我刚分到这里不久,“五月花”这个很美的名字吸引了我。“叫车吗?”我问市长。“不用。”他说。“骑车去?”“步行吧。”我们沿着一条明净的小河的河岸向东走去。天气很好,清明节,被大自然的巨手镶嵌在嫩绿和鹅黄的色彩中。我们走得不快。我很兴奋,市长同志却显得十分平静。“我戴红领巾的那阵子,每逢清明,都要去扫墓的。”我说。“是。以前……这是一个传统。”市长说。“现在,好像……”我看见市长面部难以察觉地抽动一下,突然把话截住了。“好像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