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儒藏思想是中国古代藏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理论成果。儒藏思想吸收了佛藏与道藏思想的精华,并推进了古代公藏思想的发展。文章系统回顾了我国古代儒藏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对丘濬之"藏书分三处"思想、陆世仪"藏书邹鲁"思想、曹学佺"儒藏"思想、周永年"儒藏说约"等代表性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理论成就分别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评价,并对儒藏思想影响下,清代公藏实践及儒藏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1):103-107
周永年"儒藏说"被很多学人认为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舆论准备,此观点自民国郭伯恭而光大,然而却无人做深入探讨。爬梳文献,不难发现有关"儒藏说"提出的时间线索以及周永年宣传"儒藏说"的记载,基于这些材料的分析观察,"儒藏说"对四库的编纂起倡导作用的结论值得商榷,反倒可能是四库的开馆中断了"儒藏说"的进一步宣传。从时人的反应来看,"儒藏说"的社会影响被今日学界夸大了。  相似文献   

3.
"儒藏说"评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儒藏说”在中国图书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周永年《儒藏说》为基础,分析和评价了“儒藏说”的源流、内容、背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儒藏说"与现代图书馆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藏说”在中国图书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儒藏说”为基础,从“公藏”思想、“藏以致用”、读者服务和管理理念几个方面,论述了“儒藏说”与现代图书馆理念的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揭示了“儒藏说”的内涵和外延,指出了其中的合理部分。“儒藏说”体现了现代图书馆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周永年《儒藏说》及其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年《儒藏说》是中国图书馆学史上重要的典籍。全面分析了《儒藏说》包含的图书馆学思想,并把它置于世界图书馆学发展的范围加以讨论,认为周氏思想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思想的萌芽,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首创之作。  相似文献   

7.
一、借书园及<借书园藏书目> 借书园又名"藉书园",藉,就是借.周永年一生都与书籍打交道,所购所藏的图书达到10万卷,可以说是山东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大家.他作<儒藏说>,倡言纂修<儒藏>,希望古人的著述能世代相传,永不散失,也希望天下的读书人不再为借书难所困扰.他不仅首先倡导,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实践,于是约曲阜的绚皂文解字>大家桂馥一起买田建"借书园".  相似文献   

8.
9月22日,《儒藏》精装书的《论语》专集在北京大学举行首发式。该书是由北京大学主持的“《儒藏》编纂与研究”项目,教育部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给予立项的全国重大文化学术工程,汇集了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编纂,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作者在审读《儒藏&#183;枫山章先生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为例,探讨了古籍点校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永年藏书理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年是18世纪中国藏书事业的先驱人物。论文通过对“儒藏说”和“借书园”的研究,剖析了他的藏书理想.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目录沿革的历史内在对应着经学发展史。在经学大背景下来审视目录学分类的经、史关系,可以发现经、史两部代表了国家意识形态,经、史处于离王权中心近的位置;而子、集则处于离王权中心较远的地位。还能总结出如下变化规律:但凡在经学正统期,比如汉、唐,目录分类明显重经、史;但凡在经学嬗变期,如宋、明,则经、史、子、集分类都有打乱,且不强调承载道统,因此在对待经、史、子、集上没有特别明显的轻重区分。而清代既是经学最后的复兴期,也是书目分类上四部法集大成的时期;但到了清末,书目分类为“实用”所突破,正如经学在经过清代最后的辉煌之后走向了没落一样,书目也无法再恪守四部分类,经、史的特殊亲缘关系也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2.
The article describes a research trip to Russia in September 2011. Activities focused on three Russian collections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the Iudin Collection, the Prokudin-Gorskii Photograph Collection, and the Russian Imperial Collection.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总目》卷首所载乾隆帝在编修《四库全书》前后的"圣谕"颇具学术价值,可以借此考知当时搜访图书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四库全书》之名由乾隆亲自确定,他还直接降旨编纂了《四库总目》等多种书目和丛书,并为研究《四库》的删改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4.
刘明 《图书馆杂志》2020,(4):141-147
影宋抄本《鲍氏集》的底本,经考察乃南宋孝宗年间所刻,其版本及文本特征表明出自唐写本,属于六朝旧集,纠正了四库馆臣认为鲍照集属重辑本的错误判断。齐梁时期的虞炎编本鲍照集,推断即《七录》著录的六卷本,萧子显和钟嵘均据此本而论定鲍照的文学地位。鲍照集在流传中也可能混入了他人诗作。明朱应登本应据宋本(影宋抄之底本)而刻,产生了讹误字和脱字,不宜作为底本使用。影宋抄本是校注整理鲍照集的最佳版本。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图书馆藏书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的阐述,着重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藏书发展的新特点,对新时期的图书馆藏书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系统,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也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文章立足于图书馆管理这一特定角度,从儒家的人本思想与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儒家的义利之道与图书馆的管理取向、儒家的贵和思想与图书馆的管理艺术、儒家的权变智慧与图书馆的管理机制等四个方面着眼,论述了儒家文化对当今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启示意义,并强调图书馆管理者接受儒家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以管理好图书馆这一精神殿堂,正是遵循精神遗产管理之内在规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内容、时间、版本和学术性诸方面阐述了《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相互之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8.
指出《四库全书总目》所收四礼辑、云南机务抄黄、复套议、台省疏稿、百越先贤志、御龙子集六种图书提要出现的讹误.  相似文献   

19.
文章梳理了刘氏父子的治经理念,重点分析了《别录》、《七略》编纂中发散出的古文经学思想,及蕴含的浓厚的古文经治学方略与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了刘氏父子在古文经学兴起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