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课程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桥梁。项目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有效课程模式,适合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项目课程开发,重在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力和胜任力,通过以职业岗位适应的工作过程为主线,提出了项目课程开发的原则、机制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分析网络安全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结合职业岗位分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高职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三轮教学实践与完善,取得明显的教学成效。学生实践能力明显增强,能够更快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对相关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培养的高尔夫专业学生如何适应岗位的需要,高校要为学生搭建双核心的岗位胜任力平台,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加强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提高毕业生的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与工作过程导向对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最受企业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课程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只有加强对学科体系的课程改革,与工作过程导向对接开发课程,将专业与职业、课程与岗位、学习与工作有机融合,才能培养学生专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导向对接开发课程,既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必然途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建设,在明确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工作过程考核为原则的学生实践技能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以求实现教师的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达成实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职业迁移能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岗位需求。文章根据提升职业迁移能力的总体目标,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教师队伍建设、考核模式重构四个方面的改革措施,旨在促进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高职物理管理专业重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基于职业能力,根据企业的职业岗位,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本文首先列举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何基于职业能力的成因,剖析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结合我院的实际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谈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以专业与生产岗位对接为切入点,根据机电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根据"逆向设计法"重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机电专业控制基础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校企合作一年制“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人才培养的设计方案.满足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岗位目标与技能要求,体现以职业能力本位观念。把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与学生的认识、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相关教学模块,可有效地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切实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功能,是强化实践、应用性教学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建筑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专业培养目标,并探索其人才培养过程。通过对建筑类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及建筑行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典型工作任务和生产项目为载体,开发学习领域,构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结合的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经管类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原因,在反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要求基础上,提出了改革高职毕业论文内容和形式、改革指导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各行业的需要,所培养的学生就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的实用技能和实践能力。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标准与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种能力,即职业能力、普适性能力与学术能力。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基于配合饲料生产与应用岗位能力需求,建立"基础平台课程+职业两技能方向课程+就业创业接口课程"三阶段系统化课程体系,并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要求,以及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资格考证内容融入课程,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获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以校企深度融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创建"双师"结构教育教学团队为基础,探索"双体系"、"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评价为核心,建立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高职教育如何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精准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本文从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分析研究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的现状,思考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知识能力和满足岗位工作能力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院医卫类各专业实行的是“2+1”或称“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一年学基础,一年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一年顶岗实习”。这种培养模式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目标定位于培养实用型人才,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这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生源质量与以前相比不可避免大幅度下降,出现高职学生知识素质较差、学生厌学,传统的课程与教学难以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传统高职教育对职业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6.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针对的是生产、服务一线的岗位群体培养。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对于增强学生技术能力、职业素养以及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实现由传统教学体系转化为现代教学体系均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概述,并从四个方面就如何加强"订单式"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几年铁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在铁路行业广泛应用,铁路行业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铁路院校的主要专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必须与时俱进,紧跟铁路行业的发展步伐,转变原有"三段式"学科型课程设计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行车、货运、客运三大岗位群岗位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略论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及其培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是高职生胜任岗位需要,完成特定职责所必备的一切内在条件的综合体。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获得和提高职业素养为宗旨,以强化学生岗位能力为重点,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的一切教育活动,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必须大力开拓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高职院校医护类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调研,针对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探讨其培养路径,旨在为高职院校医护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职院校真正将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紧密联系的为数不多,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差距较大。本文对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问题进行研究,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岗位要求、工作环境等方面入手,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之间的对接,指导一线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