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模型试验研究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桶基础与经改进后的异形桶基础的应力分布和极限承载力的变化,将所得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异形桶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较改进前的桶基础的极限承载力提高最大可达68.72%.异形桶基础极限承载力增大的效果受到其自身径高比的影响,最优径高比接近1.125.异形桶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极限位移小于桶基础的极限位移.极限承载力提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帽檐下方的土体为基础提供了类似桩端阻力的支承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桩土变形连续及协调条件,采用土力学及弹性力学理论分析了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在鼓胀变形情况下桩与桩间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并推导出当桩周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经工程实例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浅层粘在垂直荷载作用下地基的破坏机制和极限承载力,不考虑土体自重,采用关联流动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本文主要分析在模拟的柔性基础中,给粘土层中施加一个垂直载荷,研究它的静态响应和崩塌载荷。粘土采用弹-完美塑性材料模型描述,并使用平面应变中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其响应则使用非对应流动定律来研究。  相似文献   

4.
叶良  明博 《科技通报》2009,25(5):639-642
本文根据楔形桩的形状和受力特点,结合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楔形桩极限平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土质条件对楔形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和结果分析,得出了楔形桩的承载力是随着锥角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而增加的.  相似文献   

5.
李兆鹏  淡凯 《科技通报》2024,(2):63-68+100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不同约束条件的钢筋混凝土平板数值模拟试件,通过研究不同约束条件下钢筋混凝土平板的极限承载力及破坏形式,发现约束条件对钢筋混凝土极限承载力及破坏形式影响显著。简支及固支约束条件与支撑约束条件相比可大幅提升钢筋混凝土平板的极限承载力。对破坏形式的影响,发现约束条件越多试件的破坏形式越接近脆性破坏,当约束达到一定数量后再增加约束,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及破坏形式的影响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6.
土坡稳定分析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孙伟  龚晓南 《科技通报》2003,19(4):319-322
采用抗剪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法分析土坡稳定性问题,通过与传统极限平衡法分析结果对比研究,对抗剪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土坡稳定问题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并得出土坡发生滑裂破坏前夕土体内应变状态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针对大直径超长群桩的有效桩长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采用极限承载力控制法,对竖向荷载下不同布桩形式的大直径超长群桩基础的有效桩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桩长随桩数的增多而增大,随桩距的增大而减小;桩数增多,有效桩长对应的群桩的极限承载力降低,桩距的变化对有效桩长对应的群桩的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砌体房屋的墙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砌体结构的墙、柱一般可以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主要包括承载力和稳定性验算。规范采用验算高厚比的方法来保证墙、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滨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而沿海地区有丰富的淤泥资源,吹填淤泥填海造陆已成为沿海城市土地开发的重要手段,采用桩基础是改善其较差工程特性的重要方法,由于吹填场地中土体的欠固结性及建筑荷载作用使得桩基存在负摩阻力,桩—土相互作用分析十分复杂。本文分别采用规范法与有限元法,对考虑桩侧负摩阻力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青岛滨海吹填场地在考虑负摩阻力时单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间歇注浆联合电渗对软土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自行设计的模型箱在室内对滩涂淤泥进行试验。在土样不同位置采用CaCl_2和Na_2SiO_3溶液进行间歇和一次性注浆联合电渗试验,从电渗排水、通电电流、电渗能耗以及承载力、土体沉降等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土体成分和微观特性角度对加固后的土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阳极-中部共同注浆工况下间歇注浆对土体的加固效果最优;相对于一次性注浆,间歇注浆的最终排水量增加4%、累计能耗降低9%,承载力明显提高、不均匀沉降改善、电极腐蚀程度减轻;试验采用间歇注浆和一次性注浆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和结果可为注浆联合电渗加固软土工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陕西咸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年卸煤基坑变形监测与分析。对基坑变形分析,是利用有限元法,通过大型有限元程序PLAXIS7.0进行模拟基坑的变形。将所研究问题假设为平面应变问题,对土体采用Mohr—Coulomb弹塑性模型,对基坑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模拟基坑支护结构,模拟基坑分步开挖,最后计算得出基坑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2.
林群仙  李少和  黄曼 《科技通报》2012,28(9):155-158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桩承载力的确定一直是该类桩设计的关键性问题。本文选取两个工程的单桩竖向静载荷实验极限承载力结果,并分别运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验证计算,分析两者极限承载力偏差的原因,并对《规范》提供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参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外部补强箱型柱──工字梁节点模拟,通过对不同试件节点的应力分布和极限承载力分析得到不同长度加劲肋对节点强度的影响,提出在实际设计中应合理确定加劲肋的长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腹板开孔方钢梁在工程上应用的增多,为了解不同孔径大小以及不同开孔间距对方钢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本文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腹板开圆孔、跨中受集中力、两端简支的方形截面钢梁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奇数孔时,在孔径相同的情况下,开孔钢梁的极限承载力随着孔数的增加基本不变;在孔数不变的情况下,开孔钢梁的极限承载力随着孔径的增大而减小;偶数孔时,一般情况下,无论孔径、孔数怎样变化,相比无孔构件,开孔钢梁的极限承载力基本不变,但当开孔位置距跨中较近且孔径过大时,相比于无孔构件,开孔钢梁的极限承载力减小;端部孔洞对开孔钢梁的极限承载力基本无影响。当腹板孔洞位于跨中时,开孔钢梁的极限承载力随着孔径的增大而降低;当腹板孔洞距跨中较远时,相比于无孔构件,开孔方钢梁的极限承载力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5.
加筋土挡墙由于其结构轻巧、便于施工、造价低而被迅速推广应用.结合330kV金州变工程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分析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采用普通圆弧法和假设破裂面法运用极限平衡法及有限元法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值模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反映了筋带与土体的关系,方便计算加筋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加筋土挡墙稳定性分析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筋土挡墙由于其结构轻巧、便于施工、造价低而被迅速推广应用。结合330kV金州变工程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分析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采用普通圆弧法和假设破裂面法运用极限平衡法及有限元法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值模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反映了筋带与土体的关系,方便计算加筋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桶形基础受水平荷载进行数值模拟,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数值计算,分析饱和软黏土中单个斜壁桶形基础受水平荷载后的破坏模式.通过变动参数,分别探讨研究了土体有效重度、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桶体等效长度和宽度、荷载作用高度对饱和软黏土中单个斜壁桶形基础水平承载力的影响及相对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路曦 《科技通报》2019,35(10):93-96
当前阶段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对钢结构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时,没有考虑单个支撑柱失稳对其造成的影响,导致计算获得的节点极限承载力与实际极限承载力不符,偏于不安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高层钢结构节点稳定性分析方法。运用Tekla structures进行钢结构节点建模,通过钢结构各单元的传递矩阵逐次相乘构建整体框架传递矩阵,结合整个钢结构两端的边界条件,求解获得结构的稳定承载力;对高层钢结构框架施加竖向、水平载荷,分析整个架构的受力情况,完成框架失稳性的判定。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计算精度较高,该结构在水平、竖向载荷作用下极限承载力系数选取2. 2较合理,破坏模式符合高层建筑的抗震原则,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9.
采用极限平衡法对某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模拟分析,并对此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此滑坡经抗滑桩治理后,在不同种工况下均是稳定的,可对类似的滑坡的治理工程和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赵向阳  刁莹露  戴国亮  龚维明 《科技通报》2012,28(9):147-150,154
嘉绍通道长山河特大桥位于嘉兴海宁市扬汇桥村,桥长1061 m。桩径1.8 m,桩长92 m,属于超长钻孔灌注桩。为了测定桩身的抗压极限承载力,对试桩采用自平衡测试法进行了静载试验。基于实测数据,对桩总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桩端承载力、桩身变形、位移以及承载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将桩端承载力实测值和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规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桩侧摩阻力提供了大部分的承载力;施工工艺对超长桩承载力有很大影响;控制沉降同时也要控制桩身压缩变形。成功地确定了超长钻孔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以及承载力性能,位移特征,可为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