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调查提出:①民办职校学生的幸福感与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负性生活事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②自我概念的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对学生幸福感多个维度的解释力最强,能较好地预测其幸福感;③生活事件中的学习压力因子和人际因子能较好地预测学生的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45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特点及其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生源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施加学习压力这项生活事件的进入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即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周口师范学院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主观幸福感与人格、性别、经济状况、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而性别和家庭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沈琼 《考试周刊》2009,(16):183-185
本文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量表(SCT)》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京市某民办高校152名专科大学生进行了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状况的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概念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年级差异显著;人际关系敏感的大学生其自我概念、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与自我概念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经济情况,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好坏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高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自我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丁珂 《职业技术》2010,(6):58-60
目的:探讨高三学生不同群体间的自我概念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关系,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作参考。方法:用自我描述问卷Ⅱ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164名高三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高三学生自我概念的城乡差异显著,文理科学生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差异显著,应届生和复读生在非学业自我概念上差异显著;科别、是否复读和家庭所在地对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影响。②高三学生的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概念、数学自我概念、情绪稳定性和诚实可信赖能显著正向预测总体情感指数;与父母关系、情绪稳定性、数学自我概念能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结论:高三不同群体的学生在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不同维度存在着显著差异,自我概念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前者能显著预测后者。  相似文献   

6.
利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江西省六所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学生中随机抽取的312名大学生从反映幸福感指数中的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紧张等六个因子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SPSS11.5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江西民办高校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指数低于公办高校大学生幸福感指数.文章从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年级、专业、生源地等五个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从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大一、大二在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240名进行调查,通过性别、年级、区域等三个不同纬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独立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生活满意度和负性情感存在性别差异,负性情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教师支持对西藏藏族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采用教师支持量表、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幸福感量表对西藏自治区666名藏族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教师支持对藏族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心理弹性在教师支持与藏族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幸福感调节了心理弹性与学业自我概念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当藏族初中生幸福感水平高于2.37时,幸福感才能调节心理弹性与学业自我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为例,对随机抽取的80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探索民办高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三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体抽样,使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对44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中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得分率为62%.(2)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存在负相关.(3)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上均显著,女生的幸福感高于男生,初中生的幸福感高于高中生.结论: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体验到的正性情感比负性情感多.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西安地区三所综合性大学337名大学生(其中贫困大学生169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试。研究结果显示:贫困生主观幸福感较低;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不同主观幸福感水平的贫困大学生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驻济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济南市大学生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本、生活形态与幸福感的因果模式及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社会地位、社会资本、生活形态与幸福感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社会地位可以对社会资本、生活形态及幸福感产生直接效果,社会资本对幸福感及生活形态、生活形态对幸福感都会产生直接影响.除了直接影响外,社会地位与社会资本也可通过生活形态间接影响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利用Bicomb软件及SPSS软件对从中国知网中查询到的2001—2011年的323篇来自核心期刊的自我概念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绘制.结果表明,自我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六个领域,分别为:学业自我概念的研究、精神卫生与自我概念及咨询的关系研究、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意识及自尊的关系研究、自我概念在消费心理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身体自我概念与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机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文章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 L-90)",对1263名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自我概念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高自我概念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有积极影响;个体自我概念水平能较好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加强体育运动能促进自我概念发展,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体育运动改善自我概念是大学生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害羞量表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35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大学生害羞与自我概念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害羞现象,害羞者占61.5%,不同性别、年级、专业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出生地之间差异显著,出生于乡村/镇的大学生害羞得分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大学生自我概念总体上较积极,但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3个因子上得分较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出生地之间差异不显著;自我概念与害羞显著相关.大学生害羞与自我概念存在密切的关系,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可以有助减缓大学生害羞行为.  相似文献   

16.
朱佳隽 《成人教育》2012,(4):106-107
提升个体生命价值,获得幸福感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议题,帮助大学生关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实现个体生命价值,提升生活质量、获得生活满足感和幸福感,最终促进其自身健康和谐发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和主观幸福感总体特征,探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在培养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的同时,获得对幸福感的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17.
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应对方式量表对6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水平居中,而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都较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和城乡差异,但不存在年级差异.(2)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其中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结论: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幸福感,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会降低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中学生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四川省6所中学的895名学生进行调查,得到867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积极自我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极自我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应对方式在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概念不仅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且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666名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采用问卷法,运用回归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与自尊、抑郁—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和自尊、抑郁—幸福感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宗教认同能显示正向预测自尊水平,并且通过自尊对抑郁—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宗教认同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和民族差异,自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结论:宗教认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概念中的重要部分,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高职生总体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99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职生的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程度以上,专业满意程度对总体幸福感具有很大的影响;学习负担重、家庭施加学习压力、与老师关系紧张、生活习惯明显变化和不喜欢上学这五项生活事件对总体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高职生的总体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具有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