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习中越聪明.眼睛越明,记忆力越敏锐。要培养孩子自己的能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但日前英语课上,大部分都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提问。  相似文献   

2.
提问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必备环节,但是否问得越多效果就越好呢?其实不然.有效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课堂教学机智,还要拥有高超的提问艺术.笔者收集了几个公开课阅读教学的提问片断,在此进行赏析,以期挖掘出提问艺术的精华.  相似文献   

3.
成功能给孩子带来喜悦,能给孩子增长信心、勇气,能给孩子增加克服困难的毅力。所以家长不要给孩子做相对于他太难的事,太难就不容易有所成就,孩子就容易灰心,下次不肯再做了。反之,给孩子的事不是很难,经过努力能够做到,这样他就有信心了。成功越多,自信力越强,自信力越强,就更容易取得成功。做家长的要想方设法引导孩子不断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我们夫妻二人领着孩子逛商店,孩子见到喜欢的东西要买,可我们不同意,孩子大吵大闹,倒地撒泼,令我们很是尴尬与狼狈.有时孩子要零用钱,我们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孩子很不高兴,几天不理我们.有了钱的孩子会用这些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大多是见到什么就买什么,别的同学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零花钱越花越多,越花越没有节制……如何引导孩子理性消费,学会花钱,学会生活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5.
语教材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对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情感以至理想、信念、世界观的形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小学语学科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还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认真观察思考的习惯,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和科学态度方面的教育。一个学生一旦对学科学、用科学发生了兴趣,他就会积极地从事这种活动,参加活动越多,活动范围越广,形成的兴趣就越广泛,获得的启发就越多。因此,通过语教学要让学生养成爱观察、爱提问、爱研究的习惯,逐渐渗透创造意识。在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习惯已引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标准(修改稿)》强调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有学者指出:"美国的课堂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前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多,后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少。孩子的问题越多,创造的欲望就越强烈;反之,问题越少,创造的动力就越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重视向学生提问,但普遍忽视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不到发展,创新能力也就得不到培养.本文指出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的现状并讨论了在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有问有答     
孩子害怕老师上课提问怎么办? 我儿子今年上小学2年级,成绩还算不错。但他特别害怕上课回答问题,老师提问时他就会紧张,明明很容易的题也回答得结结巴巴。老师和我谈到这个问题,说除了老师会多鼓励孩子之外,也希望家长平时多关注,培养孩子大胆一些。  相似文献   

9.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在课堂的提问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如提问琐碎。有些教师误认为,问答式就是启发式,问题越多,启发性就越大,就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越能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从上课开始,教师设计了琐碎繁多、深浅不适的问题,结果使满堂灌变成满堂问,  相似文献   

10.
孩子看见鸟在飞会想象自己能长出翅膀在天空中飞翔,虽然想得离奇,但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孩子如果缺乏想象力,也就没有了创造力。想象能活跃孩子的思维,培养其创造的兴趣,有利于他智力的发展。因此,家长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并且掌握培养他想象力的方法。1.提问法——让孩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控教学过程。但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总体水平不高。一、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1.教师对课堂提问存在着错误认识有的教师认为,通过提问,可以维护和强化教师“权威者”的形象,并且认为提出问题越多,就会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从而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也就越多。基于这样错误的认识,使得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  相似文献   

12.
当了17年的小学教师,带了很多的学生,通过我的观察发现,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最关键的原因是上课不会听讲,把老师讲的内容没有学会。长此以往越欠越多,孩子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孩子上课不会听讲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所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1.在讲故事中培养孩子学会倾听。故事是孩子的最爱,讲故事时使用正确的发音,有节奏的语调,丰富的词  相似文献   

13.
好习惯之二十八计划用钱王明明的爸爸妈妈从他开始上学,就经常给他一些零用钱,有时几毛,有时几块。明明往往会立刻用这些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见到什么就买什么,别的同学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钱花完了,再找爸爸妈妈要。爸爸妈妈也从来没有拒绝过。结果,明明的零花钱越花越多,越花越没有节制。快过年了,家里做大扫除。妈妈在明明的抽屉里、床底下、书柜上发现了一堆“破烂儿”——十几张打了卷儿的卡通画、好几支相同的培养方法▲把给孩子的零花钱规定一个数额,最好是把握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和实际需要再…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的关键一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而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积极思考,思考的结果就会产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发生碰撞,碰撞就会产生问题,碰撞越多,问题越多。所谓提问能力,实际上就是思维、探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儿子今年上小学2年级,成绩还算不错。但他特别害怕上课回答问题,老师提问时他就会紧张,明明很容易的题也回答得结结巴巴。老师和我谈到这个问题,说除了老师会多鼓励孩子之外,也希望家长平时多关注,培养孩子大胆一些。其实我知道我这个孩子特别在乎别人怎么看他,怕答错了同学笑话。我应该如何帮他呢?蔡建新:这是个上小学2年级的男孩子,学习成绩不错,总是担心老师提问,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结结巴巴的。这个孩子的状况可能是源于某次回答问题时,  相似文献   

16.
部分学生对中学历史的学习有时会越学越烦,越听越怕.要避免这一怪现象,教师就得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意识地将历史知识串联提问,还要注意联系热点焦点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走出怪圈.  相似文献   

17.
孩子们从幼儿园踏入小学的大门,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与书本亲密接触的时间大大增多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孩子读的书越多,他的知识面就越广,思维就越清晰,智慧就越活跃,学习新知识就会变得越容易.那么,就让孩子走进读本,在浓浓的书香中成长.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当你感叹于学生的妙语连珠时,我更想告诉你,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功在课上. 一、对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 1.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敢问”. 儿童好奇心强,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经常会缠着大人问这问那,甚至于一个问题问上几十遍,可一入了学,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情形便每况愈下,是孩子没有问题可问了吗?不是的.究其原因:一是孩子有心理压力、胆子小,再加之基础差,怕被他人取笑、被老师批评……诸如此类,如果教师不及时给予疏导,就会使学生心中的问题幼芽早早夭折.  相似文献   

19.
蓝凤英 《时代教育》2010,(6):223-224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如注意提问的艺术,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问要做到几个方面:提问精练,富于启迪思维;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要巧妙,由浅入深;要选好角度,避免老生常谈;要注重评价.这样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效率会提高,课堂教学也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20.
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人认为教的知识越多,练的题目越难,学生的能力就会越强.甚至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增加学生的负担,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下面我们以一个气体状态变化问题的教学为例,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