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伟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213-213
本文介绍了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姿态检测系统设计过程。通过对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平衡性分析,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组成姿态检测系统。针对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信号飘移问题,采用滑动滤波和限值滤波相结合的方式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滤波。最后进行了实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姿态检测系统能够可靠准确采集信号,为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平衡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AHRS(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指航姿参考系统,能够为飞机提供准确可靠的横滚、俯仰以及航向等信息,广泛应用于车辆、无人机、云台、船舶、水下航行器、虚拟现实设备等需要三维姿态测量的产品中。AHRS设备通常由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磁力传感器等组成,测量出加速度、角速度以及磁场强度信息数据,在通过互补滤波器、卡尔曼滤波器等滤波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横滚、俯仰以及航向等信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IMU数据(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等)融合补偿修正来解算出四轴飞行器在空中的飞行姿态,可以叫做IMU数据融合。相比于其他复杂滤波算法精度要低,但足够满足四轴飞行器的需要,使飞行器反应快,飞行稳。  相似文献   

4.
本系统采用STM32F427VIT6作为主飞行控制芯片,外部器件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作为飞行姿态测量传感器。利用超声波跟气压计获取高度信息。使用高精度扫描激光雷达进行定位,并实现智能避障功能,采用Wi Fi芯片ESP8285实现无人机与遥控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该方案飞行的控制更加稳定,提高了操作的容错率。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转角控制是无人机飞行中的关键。由于在对无人机进行操控时,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利用传统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无人机转角控制系统没有考虑时间的滞后性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得训练效果达不到实际操控无人机的要求,导致在实际操控中提高了无人机的坠机风险。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优化算法的无人机转角控制方法,建立无人机转角控制模型,得到转角控制参数,利用得到的时间误差进行补偿,得到新的无人机转角状态模型,利用新模型能够实现对无人机转角的精确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优化算法的无人机转角控制方法能够对无人机转角进行精确控制,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9,(7)
无人机航拍是一种建立在无人机基础上的拍摄方式,可以有效完成传统人工拍摄和测量不能完成的任务。目标检测技术和跟踪方法是保障航拍的效果和质量的基础,需合理的对目标检测技术和跟踪方法进行解读,旨在提升无人机航拍的效果,为相关领域的拍摄提供帮助,推动无人机航拍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人工智能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无人机基本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无人机中应用的主要层级。并提出人工智能在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中的具体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在无人机领域,科学合理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既能赋予无人机人类独有的思维和判断能力,还能提升无人机的应用价值,在军用及民用等多方面均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及应用效果,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无人机飞行操作智能化程度高,可按预定航线自主飞行、摄像,实时提供遥感监测数据和低空视频监控,具有机动性强、便捷、成本低等特点。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民用无人机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小型无人机广泛应用于救灾、测绘、航拍等诸多行业。小型无人机的航拍技术可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其成本较低,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简便性。本论文侧重分析小型无人机航拍与镜头的运用效果,希望通过本论文能进一步的提升小型无人机的航拍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像的中值滤波方法去除椒盐噪声非常有效,但去除高斯噪声效果较差,本文提出一种中值滤波方法的改进算法,去噪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中值滤波方法,当滤波模板小于5×5时,其效果还优于均值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目前在惯性导航中应用的陀螺仪种类,论述了机械陀螺仪、光学陀螺仪和微机械陀螺仪的基本原理、发展过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性能比较分析,对陀螺仪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指出成本较低的光纤陀螺和微机械陀螺精度越来越高,是未来陀螺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讲述光纤陀螺仪的原理及其在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说明了光纤陀螺仪的工作原理,也简单介绍了光纤陀螺仪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无人机对地攻击的战术研究逐步由单机作战向集群协同转变。将对地攻击无人机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合理配置,可以提升集群整体作战效果。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采取概率论、指数法等方式,主要侧重于集群在主流战术理念下的规划等问题。当对地攻击型无人机组成机群后,各机之间的相互影响对机群协同作战整体效果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基于常见的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对地攻击无人机的效能影响因子,介绍了对地攻击型无人机作战效果评估计算方式。结合示例分析不同规模下机群各机种或载荷的最佳配比方式。  相似文献   

13.
无人机作为智能机器人的一种类型,最早出现在军事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开始蔓延到了建筑行业、农业、交通行业以及城市规划等领域。近几年无人机在民用领域发展迅速,各行各业都开始引入无人机。简要分析了无人机应用现状,无人机在建筑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和市场潜力。探讨无人机广泛用于建筑行业的关键点,分析了在建筑空间中如何使用无人机带来不一样的空间体验效果,最后提出在景区体验、住宅设计、酒店服务等方面创新应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进行大型无人机电子通讯信号抗干扰方法研究与仿真,通过GPS系统确定信号的来源与方向定位,利用GPS定位信息准确计算最小均方、最大信噪比与最小方差,依据选择最优准则,实现对复杂抗干扰信号的削弱与排除。仿真实验表明,针对干扰信号,该种自适应滤波抗干扰算法具有较强的抑制与削弱能力,并扩大了干扰信号搜索范围,有效抵抗复杂的干扰信号,与常规抗干扰算法比较更为可靠,为无人机电子通讯抗干扰方法研究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首先提出一个假设:在地球赤道上垂直竖立一根30万公里长的杆,在杆上每隔10公里装一个陀螺仪。开始让每个陀螺仪的转子轴都与杆平行,随着地球的自转,陀螺仪的转子轴就会慢慢与杆不再平行,都会发生一定角度的变化,最靠近地球的陀螺仪变化最小,几乎观测不出来,最远离地球的陀螺仪变化最大,如果地球自转360度,它也可能变化360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机器视觉对无人机目标检测系统进行研究,采用YOLOv3作为论文的基础网络模型.在原模型的基础上对网络模型的结构和无人机预测框筛选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无人机检测的速度和准确率.在无人机识别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改进后的KCF算法对无人机进行跟踪,达到了很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陀螺仪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层出不穷,陀螺仪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航空业。陀螺仪表在飞机上的使用,使飞行变得更加安全,导航更加精确。本文介绍了陀螺的原理和特性,并着重分析了陀螺仪在飞机的姿态仪表和航向仪表中的应用以及两类仪表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8.
以太与惯性 首先提出一个假设:在地球赤道上垂直竖立一根30万公里长的杆,在杆上每隔10公里装一个陀螺仪.开始让每个陀螺仪的转子轴都与杆平行,随着地球的自转,陀螺仪的转子轴就会慢慢与杆不再平行,都会发生一定角度的变化,最靠近地球的陀螺仪变化最小,几乎观测不出来,最远离地球的陀螺仪变化最大,如果地球自转360度,它也可能变化360度.  相似文献   

19.
首先通过实验分析MTx陀螺仪的功能特点、漂移性能及抗干扰能力测试情况,得到MTx陀螺仪的使用方法及具体配置要求,进而完成MTx陀螺仪与自动机器人主控制器之间通信关系的建立,并且进行MTx陀螺仪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从而实现了对自动机器人行走过程的导航控制,并且提高了自动机器人的导航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两轮自平衡车的设计方案。以姿态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计)来监测车身所处的俯仰状态和状态变化率,使用卡尔曼滤波完成陀螺仪数据与加速度计数据的数据融合,通过高速中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数据和指令后,驱动电动机产生前进或后退的加速度来达到车体前后平衡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小车自行保持直立,并且具有较好的回复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