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章通过在移动网络操作平台上用问卷星软件编辑调查问卷,从西藏山南市15所中学里选取偏远县城的5所中学,用微信聊天工具共转发给135名教师进行在线调查,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电子白板时的教学态度、电子白板使用软件硬件条件、电子白板教学教研活动、电子白板教学评价、教师电子白板使用学习培训5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并从4个方面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薛莉娟  宋亚运 《科教文汇》2021,(10):134-135
该文以《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从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对西藏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西藏实际,从增强专业地位认同、落实专业标准规范、完善专业成长体系、优化专业支持服务四个方面提出提升西藏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水平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职业压力对西藏藏族中小学教师亚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法对西藏628名藏族中小学教师进行职业压力与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结果 (1)职业压力六个维度与亚健康三个子量表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2)对亚健康不同水平组的职业压力量表评分比较,发现亚健康不良的人群职业压力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亚健康一般或良好的人群职业压力各维度得分。(3)回归分析发现家庭人际和工作负荷对亚健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结论职业压力对西藏藏族中小学教师亚健康有影响,且职业压力越大,亚健康状况越差。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18)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性软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本文从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存在问题出发,以生态化教学思想为理论支撑,提出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社会性软件的理念与特点,通过技术支撑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从而为优化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提供一点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祁超  杜文艳  于佳 《科技风》2022,(8):10-12
U-S联动强调高校与基础教育在推动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充分合作,以承德市高新区F小学"小厨房大智慧"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为例,U-S联动模式下,借助前期充分调研使得课程设计更科学,从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选择、课程评价及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解决了课程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西藏农村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农村教育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整体状况堪忧,严重束缚着西藏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进而成为制约西藏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新课改顺利实施、推进的瓶颈。无数事实证明,振兴农村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农村教育的希望在农村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在广大山区农村体现得十分具体。由此可见,西藏农村教育的建设,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陈磊  阿旺平措 《内江科技》2011,32(9):188+185-188,185
本文通过对西藏中小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否运用体育游戏来对比教学效果,得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加大体育游戏的分量和难度,提高游戏的质量,创造游戏的思考性、参与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和娱乐技能,让教师与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游戏中来。  相似文献   

8.
张方政 《科协论坛》2007,(5):147-148
新课程改革、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教育现象的复杂性都要求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认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学技术,追问教育意义;应根据教学生活世界的问题、困惑,开展行动研究和反思性教学。  相似文献   

9.
西藏高寒湿地面临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日喀则地区、拉萨地区和阿里部分地区的野外考察基础之上,分别从人为干扰、湿地盐渍化和沙化三个方面,概述了西藏高寒湿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旨在提供有关西藏高寒湿地生态环境现状信息的同时,引起人们对高寒湿地的关注,提高人们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王毅  黄宇嘉  安红 《未来与发展》2023,(6):77-82+50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不断深度融合,教师专业发展倍受人工智能影响。为明晰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并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对90篇中文核心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深刻影响教师专业态度、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能力以及教师角色4个方面。为加强在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可从强化数据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廓清技术伦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规避智能鸿沟,关注教师均衡发展3个维度加以突破。  相似文献   

11.
廖俊国 《资源科学》1995,17(6):68-72
西藏是我国的高寒农业区,也是世界农业地理上一个十分独特的区域。本文分析了西藏农业生产条件,并从西藏农业生产特点出发,通过西藏农业生产的经济管理的可行性分析,以探讨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中经济管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化是时代发展与教师自身专业活动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这不只是针对高校教师,也要求中小学教师提升科研素养。本文旨在深度剖析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科研素养上存在的问题,将色彩心理学应用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科研涵养的升级策略当中,使其事半功倍,有利于形成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科研观和发展观,加速提升教师更专业的技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期望更高,从而为教师提出了更加专业的要求。面对更高、更多的要求,农村中小学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弱势群体,处境更为艰难。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对西藏那曲地区共500余名教师展开了调查研究,试图揭示该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教师了解自身专业发展的实际状况而增进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掌握该地区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而制定有效的教育方针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与一般学业情绪的关系。方法:用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和青少年情绪智力问卷对山西某两所大学267名学生进行测验。结果:男女生在焦虑情绪上有显著的差异,女生比男生体验到较多的焦虑情绪;不同年级在厌烦、自豪、愉快、希望4种情绪上的得分有显著的差异;不同专业在厌烦、自豪、愉快3种情绪上的得分有显著的差异。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积极学业情绪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以积极情绪体验为主;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其内部因素的发展不平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与积极学业情绪之间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被提到了很高的地位,成为每位教师奋斗前行的方向。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指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有着其专业的特殊性,促进自我专业化成长也有着许多途径,本文主要从教学反思角度论述如何促进思品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6.
高原高寒地区环境恶劣,在保证当地居民供电的同时,供暖储热问题也日益备受关注。合理利用西藏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不仅能改善居民生活水平,还能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文章针对太阳能供暖存在的技术多元化问题,分析了西藏等高原高寒地区适用的太阳能供暖方式与配置的储热技术;提出了适用于高原高寒地区的集中式、分布式和户用太阳能供暖技术选择方法。高原高寒地区太阳能供暖的工程验证表明,高原高寒地区太阳能供暖储热适用技术可为清洁能源供暖的普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青稞坚黑穗病是由大麦坚黑粉菌Ustilago hordei侵染所致,是目前西藏青稞生产上一种典型的种传病害,给生产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文章从为害症状、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等方面作了调查和研究,旨在西藏高寒地区防治青稞坚黑穗病提供技术支撑,供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8.
何新 《中国科技信息》2009,(24):240-240,246
教师专业成长意味着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由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善于在实践中反思,继而在反思中不断学习,当逐步成熟的时候,要学会在学习中提高,在专业成长中善于总结,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逐步实现在提高中升华.只有善于反思的教师才能在专业上不断提高、成熟、升华,成长为新时代的具有挑战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蒋红梅  陈雪梅 《科教文汇》2014,(30):166-167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社会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查四川省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和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外部支持、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途径和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部动力三方面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社会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查四川省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和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外部支持、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途径和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部动力三方面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