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作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美育与德育一样占据着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位置。与德育相比较,美育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和自由性的特征。美育的这种独特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力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和形成具有深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袁茹 《文教资料》2008,(23):134-135
本文从美育的含义讲起,精要地阐述了美育和德育的关系,以及美育的德育作用.并从和谐的审美氛围,审美体验与道德思维的结合,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的交织,道德施教与审美愉悦的交融四个方面详尽地讲解了美育的德育作用.  相似文献   

3.
德育和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担负着不同的教育任务.德育旨在塑造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美育则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德育工作者亦在不断寻求德育教育形式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此,笔者试图探讨狭义的德育,即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德育和美育之间,有着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相互影响、互为作用的辩证关系,“德”是“美”的灵魂,“美”能促进“德”的养成.因此,在德育中引入美育的因素,融德育于美育之中,这对于受教育者良好的思想意识的树立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富有成效的促进作用.一、当代德育应加强道德情感的培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需要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处于核心的主导地位,是人的心理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人的社会行为主要归因于需要.因而道德需要的学说成为德育的基础.以需要为基础和中介,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的关系的反映就是情感.道德情感则是与道德观念密切相连的人对道德现象的情绪体验和爱憎态度.我国传统的德育心理理论,将品德结构分为知、情、意、行四种成分,其中知、情、意属道德意识范畴,道德情感处于道德认识与道德意志的中间地位而成为道  相似文献   

4.
以往重德育而忽视美育的局面正在被改变。美育是德育的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美育有多方面的功用,其中美育的道德培养功能是不可忽视的。本文阐述了美育的道德培养功能:美育具有促进道德认知、塑造道德品质的功能;美育具有涵养道德情感、促成道德行为的功能;美育具有磨练意志、提高道德修养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顾颉 《中国德育》2006,1(7):9-12,21
美育与德育的融合是指美育与德育相互渗透、整体和谐,使学习主体在教师创设的富于美感的教育情境中自由、自觉地形成良好道德和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实施审美型德育要贯彻审美感知与道德认识相促进、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相融合、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相统一、道德实践与审美实践相同步的原则。给德育以审美视点、形象美感、更多的情感投入和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道德建构,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可接受性、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德育与美育是同一层次上并列的两种教育形式,是人格完善的两个必要方面.虽然德育与美育有不同的特点,二者不可相互替代.但是,美总是以善为前提,美最终也是为了善,这就决定了德育与美育必然是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主要表现在:德育与美育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德育对美育具有导向作用;美育对德育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梁毅  梁振南 《教育艺术》2003,(11):15-17
一、美育渗透德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与美育有着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德育,担负着端正学生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任务;美育,则扮  相似文献   

8.
美育与德育的融合是指美育与德育相互渗透、整体和谐,使学习主体在教师创设的富于美感的教育情境中自由、自觉地形成照好道德和健全人格。美育与德育的融合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审美特色的德育模式,突破了(但不否定)“以美辅德”的传统认识,鲜明地提出了“以美立德”的主张。“立德”是指具有美的言行和养成美的品德。  相似文献   

9.
从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入手,通过考察当代大学美育和德育存在的问题,寻找大学生审美趣味下降、道德理想滑坡、独立人格缺失的原因,分析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美育与德育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美育代德育”的素质教育观,并深入论述了“以美育代德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最后还提出了加强大学美育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具有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格走向完善的作用,它同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共同构成教育的完整内容.德育是理性教育,而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将美育规律运用于道德课教学中,使该课程教学既富于理性又富于生动直观的情感,以达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德育审美化试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德育审美化,就是从美学角度,用美育方法来改革德育课,使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向美学、美育靠近,使德育向审美化方向发展。其依据是:德育本为真善美;美育应以德为魂;以美育德可使德育走出困境,开创新的局面。德育审美化,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改革,编写出德育内容,美学形式的新教材;其次是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就是传播媒介的形象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增强德育教学的审美性,使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美好道德的陶冶。  相似文献   

12.
论素质教育对德育与美育交融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与美育是五育中的两个重要环节。道德与审美以及德育与美育具有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美学原理对“美”“合目的性”属性的表述,表明了美具有善的功能,从而阐明了德育与美育交融渗透的理论依据。素质教育不仅仅将“德”视为人们的一项基本素质,因而德育必须有更多的方法和手段,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追求其效果的最大化,这是当今社会发展总趋势对德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科学而理性地审视和判断当今文化领域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已成为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也是软实力竞争中未来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们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审美公德由此应运而生,并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今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一项崭新而重要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审美公德存在于文化空间中的价值进行阐述,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的现状,积极探求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急剧变化、心理逐渐成熟、思想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意志行为的自控能力较弱,必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其中,音乐教育对于中学生品质的形成、情感的培养、人格的完善、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职生美育实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美育应与德育、专业教育相结合,使美育在高职教育中发挥应有的功效。高职院校美育的主要途径有公共基础课、选修课、课外活动、校园环境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美育自身的性质、功能和特点 ,决定了它对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育对人的素质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我们要变“自在”的美育为“自为”的美育 ,增强美育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校德育工作中在教育方式、手段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德育工作应加强与其它学科尤其是与美育的联系,要提高德育质量,将审美意识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文中阐述了美育与德育的关系,提出了高校德育工作中美育对德育起辅助作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只把文学、美术、音乐等作为美育的主要学科,而忽视了体育中的美育教育。实际上,体育中的美育,不仅有它自身独特的教育手段,而且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因此,体育教师必须重视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并合理实施,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