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体肓图书作为一种贮存工具,它留下了体育在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印记;体育图书作为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统一体,它的出版总是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根据体育图书的这些特性,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后体育图书出版状况的调查分析,探寻40年来新中国体育发展的轨迹。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新中国体育的发展轨迹,不呈直线上升趋势,而是出现了“深谷”现象。这与《当代中国体育》对新中国成立35年来体育发展历程的概括基本一致,这就告诉我们,对某一时期体育图书出版状况的调查分析,也是了解和认识该时期体育发展进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体育图书作为一种贮存工具,它留下了体育在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印记;体育图书作为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统一体,它的出版总是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根据体育图书的这些特性,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后体育图书出版状况的调查分析,探寻40年来新中国体育发展的轨迹。通过对体育图书出版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新中国体育的发展轨迹,不呈直线上升趋势,而是出现了“深谷”现象。这与《当代中国体育》对新中国成立35年来体育发展历程的概括基本一致。这就告诉我们,对某一时期体育图书出版状况的调查分析,也是了解和认识该时期体育发展进程的一种有效方法。体育图书是记录有关体育知识的载体。它作为贮存知识的一种工具,不但汇集了前人和今人在改造宏观世界的同时,不断为改善自身健康状况,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成绩而长期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智慧结晶。而且留下了体育在发展进程中,诸如人们对体育的认识程度,体育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规模等方面的历史印记;体育图书作为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统一体,它的出版(包括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总是受到一定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科学和物质生产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基于以上的粗浅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建国后体育图书出版状况的分析,探寻40年来新中国体育发展的轨迹,从另一个侧面,加深对新中国体育发展的进程及其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阐述体育图书出版的特点、现状,旨在为发现、解决现存的问题提供依据,并找出对策.建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让体育图书出版适应社会需求,扩大版权贸易,有效利用体育图书出版来提高体育科学软实力,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育集邮图书作为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统一体,不但留下了体育集邮在发展进程中,诸如人们对体育集邮的认识程度,而且还打上了体育集邮在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印记;体育集邮图书的出版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体育集邮的发展轨迹。本文就体育集邮图书出版的种类、特点、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体育图书出版舆论引导功能的生成及运行机制进行传播学分析,发现体育图书出版的舆论引导是一种传统的自主型引导,在引导舆论过程中具有高度系统性以及历史责任感。这些有别于大众传媒引导舆论的特性,使得体育图书出版能够在思想层面上解决体育运动中的舆论引导问题。  相似文献   

6.
出书难,出集邮书更难。这句话准确地反映了当今集邮图书出版的真实情况。2006年《集邮博览》第2期文献集邮栏目刊登了著名集邮家郭润康的一篇文章《浅说自费出版集邮图书》,表达了老集邮家对当今集邮图书出版难的无奈;特别是出版社“赚作者的钱”更加让集邮者痛心疾首。集邮图书出版从兴旺走向萧条的原因我想读者都很清楚,那就是市场变化的结果。因为图书市场对集邮图书的需求在萎缩,使集邮图书不能为出版社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图书出版的特点、现状,旨在为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且找出对策,为今后真正达到有效地利用体育图书出版、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目的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1977年到2002年,体育图书出版种数大幅度上升.根据笔者统计,全国总共出版了12585种.笔者将此阶段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77到1994年)和第二个阶段(从1995到2002年).从1979到1994年全国共出版7316种体育图书,1995年到2002年共出版5542种.  相似文献   

9.
设于东柏林的Sportverlag体育出版社原是民主德国国家出版社。这所创办于二次大战后的专门出版与体育有关的书箱和刊物的出版社,是目前德国最大的一家体育专业出版社。从出版图书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文献检索工具的发展是迅速的,取得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就体育文献检索工具来说,解放前只有1928年出版的《体育论文索引》、1933年出版的《中文体育图书书目》、1935年出版的《中国近二十年来体育书报索引大纲》等少数几种。解放后则相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竞技体操图书出版的基本状况与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以1950─1993年我国竞技体操图书出版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竟技体操图书出版呈高低起伏的波浪式变化,分为高峰、低谷、次高峰和平稳变化四个阶段.前苏联的竞技体操图书被翻译出版的册数较多.约占我国44年来图书总出版量的1/5、在图书种类方面,专著论居多,且主要集中于竞技体操的技术教学与训练方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版的有关奥林匹克邮票的集邮图书,对引导和推动我国体育集邮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一些还成为奥林匹克专题集邮爱好者手边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体育统计学教材大多是80年代初中期出版的状况,以及体育领城的研究已向多元、综合发展,且计算机的普及,论述了体育统计学教材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原则等。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出版的《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体育》是我国唯一获国家图书最高荣誉奖的体育图书。作为该书的撰稿人,甚感荣幸。   199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发起成立了以肖克将军为主任委员的中华文化通志编纂委员会。 1993年的八九月间,国家体委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林淑英同志对我说:“我们国家正在筹备出版一套大型丛书《中华文化通志》,共 100卷,其中一卷是体育,编委会叫我们推荐体育卷的作者,不知你有没有兴趣和时间?”当时我已退出文史委的行政领导工作,还继续受聘为《体育文史》杂志主编。经过几天考虑,我接受了这个任务。首…  相似文献   

15.
正确的图书分类是搞好教学、科研及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常用的几种体育图书分类法,尚存在类目不全、内容重复等弊病。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期使体育图书分类法日臻完善。一、五种分类法的体育专业类目比较目前,常用的体育图书分类法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表1)。如表所示,在五种分类法中,《中图法》的总类目数和各专项类目数,均居首位,分类亦较细。据初步了解,北京、上  相似文献   

16.
朱为模 《体育科学》2003,23(1):F003-F003
位于美国伊利诺斯州香槟城的人体运动出版社,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体育出版社,每年出版和发行的体育类图书,教材,杂志,光盘以及录影带达上千种,年营业额已超过上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奥运图书出版事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新中国60年来奥运图书出版历程进行了初步研究.60年奥运图书出版事业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萌发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繁荣阶段;奥运年往往是我国奥运图书出版的高峰年;研究还发现,新中国奥运图书的出版存在着重复出版、选题狭窄、科普偏多、翻译和研究相对较少等问题.总之,新中国60年来奥运图书出版事业相对于我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而言,滞后是较明显的,尚有很长的路要追赶.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国民阅读调 查结果,其中一个主要特征是国民阅读"以消遣为目 的"。集邮界有人写文章对这次阅读调查做了介绍,并 结合集邮图书出版的现状,分析了集邮图书出版中存 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现在已出版的集邮图书娱乐性的 很少,是我国当前集邮图书出版的一大欠缺。我很赞成 这种看法,因为它对当今集邮图书的出版情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体育管理学及其在北美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汉升 《体育科学》1993,13(6):27-32
本文力图从研究北美体育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学术性组织的创立与学术刊物的出版、研究工作的状况、开设体育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与课程模式以及授予学位情况等诸方面入手,期望能够从中得到借鉴和启示,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和促进体育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据记载,我国近代最早出现的体育刊物,是由留日学生徐一冰主办的《体育杂志》。1919年由长沙楚怡小学体操教员黄醒创办的《体育周报》,出版50期。1922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美国人麦克乐在东南大学创办《体育季刊》。1927年出版了《体育》杂志;1931年出版了《浙江体育》;1932年先后出版了《体育评论》周刊、《体育月刊》以及《体育研究与通讯》,次年又出版了《体育》月刊和《勤奋体育月报》。这一时期,体育宣传比较活跃,体育刊物出版很多。1935年出版了《体育世界》、《体育年刊》,“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主办了《体育季刊》以及1936年“中华体育会”在南京出版了《中华体育》双月刊等。1940年出版《健与力》月刊,这些体育刊物出版时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