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个人和朋友走在纽约闹市区的时代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的叫声!”这个人径直走向附近的一个花丛,很快从里面找到一只小小的蟋蟀。朋友惊讶地说:“太不寻常了,你有超人的耳朵。”“不。”他回答道,“我的耳朵和你的没什么不同。能听到什么全取决于你想听到什么。”为了验证自己的话,他从兜里掏出几枚硬币,随意扔在地上。硬币撞击地面的声音引得路人纷纷转过头来,想看看是谁丢了钱。于是这个人说:“看到了吧?大家都能听到钱…  相似文献   

2.
蟋蟀     
一个人和朋友走在纽约闹市区的时报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在叫。”“什么?你疯了么?”朋友说,“在这么嘈杂的环境里怎么可能听得到蟋蟀的叫声!”  相似文献   

3.
刚刚过去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呢?在人们欢聚一堂的时候,你听到了什么?是人们相聚的欢笑吗?是喜气洋洋的联欢会的掌声吗?是震天响的鞭炮声吗?还是其他?或许你听到的是我们没有注意的,你听到了什么?那又代表着什么呢?有这样一个《商人捡硬币》的故事: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像听到了什么。“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昆虫学家惊喜地叫了起来:“听到了吗?一只蟋蟀的鸣叫,而且绝对是一只上品的大蟋蟀。”商人朋友很费劲地侧着耳朵听了好久,无可奈何地回答:“我什么也没听到!”“你等着。”…  相似文献   

4.
用心听     
一个印第安人和他的朋友走在纽约的闹市区。突然间,印第安人说:“我听见一只蟋蟀在叫。”他的朋友回答:“你发神经,不可能的。”“不!我听到有一只蟋蟀,真的,我敢确定,没有错。”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印第安男孩同他的一个朋友走在纽约市中心的道上,他的朋友是当地的居民。突然,这个印第安男孩对他的朋友说:“我听见一只蟋蟀在叫!你听到了吗?”他的朋友仔细地听了周围后回答:“没有!也不可能!你一定是听错了!”  相似文献   

6.
一位老师给他的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昆虫学家和他的商人朋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聊天。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好像听到了什么。"怎么啦?"他的商人朋友问他。昆虫学家惊喜地叫了起来:"听到了吗?一只蟋蟀的鸣叫,而且绝对是一只上品的大蟋蟀。"商人朋友很费劲地侧着耳朵听了好久,无可奈何地回答:"我什么也没听到!""你等着。"昆虫学家一边说,一边向附近的树林小跑了过去。  相似文献   

7.
一个印第安人和他的朋友走在纽约曼哈顿的时代广场上,正值午饭时间,嘈杂的大街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仿佛无处不在的喇叭声播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或广告;急驶而过的汽车不停地鸣着笛,警车、救护车的呜叫声不绝于耳。突然,印第安人对他的朋友说:“我听到了蟋蟀的叫声。”朋友不以为然:“开什么玩笑,你疯了吧!在这样喧闹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一个半朋友     
我爷爷给我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仗义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就会懂得。”儿子先去了他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这人一听,容不得思索,赶忙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在了眼前这个并不相识的“朝廷要犯”身上,而让自…  相似文献   

9.
那天,我去送朋友。在火车站的广场上,看到一个大男孩蹲在那里,一脸痛苦的表情。我对朋友说“我看他不像骗子,帮他一把吧。”:朋友说“哪个骗子不会伪装,我告诉你,你被骗的可能性是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那也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没被骗呀,也许这万分之一的希望就是真的。”我  相似文献   

10.
疯狂歌迷     
歪歌伴唱:张韶涵《保护色》要你看到,双手叉腰表演新早操;要你听到,我善于边说边思考;要你看到,本人不止华丽的外表;扬起嘴角,永远猜不到我钟君豪!亮相得分:★★★在我们这个平凡的学校,一个平凡的班级里,出现了一个不平凡的歌迷。悄悄告诉你,歌迷的歌声还不如牛叫好听。他不但声音难听,而且经常做些疯狂事,所以被称为“疯狂歌迷”。疯狂到什么程度?听我说吧!有一次语文课上,班主任拿了一沓试卷要批改,叫我们自己看书。也不知道那歌迷看到了什么,突然高声唱起了歌:“猪,你的肚子是那么鼓;猪,你的耳朵是那么大……”全班同学都把耳朵塞得紧紧…  相似文献   

11.
有时候,你很沮丧地发现,朋友的其中一个用处,是用来互相看不起。常常听到有些人在背后批评他们的朋友说:“他念书时的成绩根本比不上我,偏偏他比我幸运,他现在也是不劳而获。”“他这个人常常自作聪明。”“他根本没什么值得炫耀。”“他这一辈子也不会超越我。”好奇怪,那些人  相似文献   

12.
祈祷     
曾经获得世界冠军的美国拳击手杰克,每次比赛前必先安静地祷告一会儿。一个朋友问他:“你在祈祷自己打赢这一场比赛吗?”他摇摇头,说:“如果我祈祷自己打赢,而我的对手也祈祷打赢,那上帝会很难办的。”朋友很奇怪:“那你到底在祈祷什么?”杰克说:“我只是祈求上帝让我打得漂漂亮亮的!最好让我们谁都不受伤!”一个必须要将对手打倒在地而后生的拳击手,上场前竟然向上帝祈求这么一个愿望,实在令人唏嘘。其实什么 事不是这样呢?在这个世界上,人总不可避免地介入竞争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对手,这时谁也不敢说每次都会赢,更多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洗心     
有一本书叫做王阳明全书,里面有一段记载说:有一个名叫杨茂的人,他是个聋哑的人,阳明先生不懂得手语,只好跟他用笔谈,阳明先生首先问:“你的耳朵能听到是非吗?”答:“不能,因为我是个聋子。”问:“你的嘴巴能够讲是非吗?”答:“不能,因为我是个  相似文献   

14.
心灵的眼睛     
我是晚上9点以后才踏入这个广场的。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这场面:人山人海,川流不息,还是摩肩接踵……总算广场外围的过道边还可以停下来。大理石长凳上,一位戴墨镜的中年男子悠闲地坐在那儿。中年男子的脸一直望着远处。陡然,我听到他低低地念叨了一句什么。过了一会,他又自言自语了一声。这一回我可听清楚了,原来他在念着:“旱喷,线雕,休闲……”“莫名其妙,简直有点像接头暗号了!”一不小心,这句话从我嘴里溜了出来。嘿,他的耳朵还真灵,他一下子回过头来:“什么接头暗号?”“你的什么‘线雕’,什么‘旱喷’呀。”我调侃道。他一…  相似文献   

15.
偷来的味道     
在很多年前,有一个国家里居住着一个穷得几乎没有钱的学生。他住在一家饭馆的上面,他的房间在楼的后面,下面是厨房,饭馆老板非常吝啬,没有人喜欢他,但是他的饭做得很棒,很多人都来他的饭馆吃饭。一天老板正在厨房静静地工作,听到穷学生和他的朋友在聊天。他的朋友说:“住在这种寒酸的屋里你一定很不开心。”“不,”学生说:“我一直忙于学业,对我的屋子没兴趣。”“但你只可以吃米饭——你没钱吃美味的菜。”“是,这是真的,我只能吃米饭,但是厨房里飘来的菜香使我的饭更有味道。”饭馆老板震怒了,这个学生竟然窃取了他厨房里的味道,他决定将…  相似文献   

16.
人生的圆圈     
约10年前,我在一家电话推销公司作为业务员接受培训。主管为了激励我们,有一次在培训课上用图诠释了一个人生寓意。他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图:在一个圆圈中间站着一个人。接着,他在圆圈的里面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辆汽车、一些朋友。然后,他问大家:“谁能告诉我,这图意味着什么?”一阵沉默后,一位学员回答:“世界?”主管说:“基本正确。这是你的舒服区。这个圆圈里面的东西对你至关重要:你的住房、你的家庭、你的朋友,还有你的工作。在这个圆圈里头,人们会觉得自在、安全,远离危险或争端。”“现在,谁能告诉我,当你跨出这个圈子后,会发生什么?…  相似文献   

17.
捉蟋蟀     
晚上,我吵着让爸爸带我去游泳,爸爸灵机一动,说:“你要去捉蟋蟀还是要去游泳?”我一听捉蟋蟀,一蹦三尺高,连忙说:“当然要去捉蟋蟀了。”于是,我们拿着手电筒、盒子和网出发了。爸爸告诉我:“注意听声音,有蟋蟀声传来的地方肯定就有蟋蟀。”于是,我竖着耳朵听声音,终于听见一块石头底下有“嚁嚁”的声音,于是我就打着手电筒,翻开石块,却什么也没有看见。我又去别的地方找,忽然听见无花果树下有叫声,我就轻轻地走过去。可它躲在树下,我又没法钻进去,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开了。我看见爸爸用一根草插进一个小小的洞里,我问爸爸这是干什么,爸爸说:…  相似文献   

18.
有位朋友问我:“你当了特级教师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我说:“最大的感觉,觉得我应当是个‘人’了。” 朋友嘴一撇说:“别开玩笑了,不评为特级教师,也是个人。” 我告诉朋友,我说的这个“人”,是加了引号的。确切点说,  相似文献   

19.
一半一个人去看医生时说:“大夫,我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什么话我都只能听到一半。”“那不可能,”医生回答说,“你要么什么都能听见,要么什么也听不见。跟着我说:96。”“48。”那个人说。  相似文献   

20.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妈妈都去加班了,我一个人在家里写作业。突然,我听到咚咚的敲门声,就急忙走到门口问:“谁呀!”外面的人回答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把门开开好吗?”我踩着小板凳从猫眼里往外一看,原来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但我不认识他。这时我想起妈妈对我说过的话,自己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千万不能开门。于是,我准备考一考他,看他到底是不是我爸爸的朋友。我故意对着屋里大喊:“爸爸,有位叔叔找你。”然后,我又朝猫眼望去,看见那个人愣了一下便急匆匆地下楼了。我终于明白了,他并不是爸爸的朋友。我高兴极了,因为我用智慧保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