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日,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校园里来了12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美国中学生最高等级奖学金“总统奖学金”的获得者,而且即将升入耶鲁、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流高校就读,在美国也都算是“高考状元”了,他们和我们的“高考状元”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2.
郭筱琦  张琳 《教书育人》2004,(10):18-18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校园里来了12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美国中学生最高等级奖学金“总统奖学金”的获得,即将升入耶鲁、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流高校就读,在美国他们也都算是“高考状元”了,他们和我们的“高考状元”有何不同?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3.
郭筱琦  张琳 《教师博览》2004,(11):11-12
这两天.南京外国语学校来了12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美国中学生最高等级奖学金“总统奖学金”的获得,而且即将升入耶鲁、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流高校就读.在美国也都算是“高考状元”了,他们和我们的“高考状元”有何不同?昨天记来到南京外围语学校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4.
微博来侃     
《初中生》2015,(6):46-47
微话题 你是个有趣的人吗 北京一个高考理科状元,申请了美国11所名校,竞全部被拒录.高考状元,向来是中国高校的“香饽饽”,却屡屡在美国名校受到冷遇.我们通常直观地认为美国名校不看重学科考试成绩,或是对中国高考成绩不认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成绩固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并非唯一的衡量标准.哈佛中国区招生官威廉姆斯女士在出席2014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时说:“我们要找的是有趣的人.”她还说:“哈佛确实有偏爱的学生类型,比如哈佛希望招收的学生为人友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中是好学生,在社区中也是好成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哈佛想要招收‘老好人’.”  相似文献   

5.
微博来侃     
《初中生》2015,(6)
微话题 你是个有趣的人吗 北京一个高考理科状元,申请了美国11所名校,竞全部被拒录.高考状元,向来是中国高校的“香饽饽”,却屡屡在美国名校受到冷遇.我们通常直观地认为美国名校不看重学科考试成绩,或是对中国高考成绩不认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成绩固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并非唯一的衡量标准.哈佛中国区招生官威廉姆斯女士在出席2014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时说:“我们要找的是有趣的人.”她还说:“哈佛确实有偏爱的学生类型,比如哈佛希望招收的学生为人友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中是好学生,在社区中也是好成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哈佛想要招收‘老好人’.”  相似文献   

6.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校园里来了12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美国中学生最高等级奖学金“总统奖学金”的获得者,即将升入耶鲁、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等一流高校就读,在美国他们也都算是“高考状元”了,他们和我们的“高考状元”有何不同?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探个究竟。“美国状元”个个有“绝活”除了“高考”(在美国叫SAT)成绩绝对优秀之外,这些“美国状元”个个都有一手“绝活”。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女生泰特看上去文静秀气,竟是一名探险家,已经探索过北极、游历过欧洲,还喜欢跳伞;来自亚特兰大的JESSI则擅长绘画,曾举办过一个画展,集中展现她…  相似文献   

7.
《教育科学论坛》2005,(9):79-79
美国高校招生考虑学生的高考分数、平时成绩和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越是高水平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哈佛每年都拒收了不少“高考状元”,其理由是对他们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  相似文献   

8.
6月28日《珠江晚报》报道了一组《高考状元们是怎么学习的?》的文章,珠海高考总分第一名杨满昌:心态要好,学习方法要科学,省语文状元姚翀:写文章有自己的思考和见地等。省英语状元陈雨然说,多阅读自然就有语感等。其他各省市的报纸,这两天也都在进行“尖子状元”报道。应该说,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学生具有一定的积极借鉴意义。可笔者仍有隐忧,高考状元会不会像过去一样成为家长和学生盲目复制的“教育模特”。高考状元是某方面的“学习榜样”,这种欣赏和赞叹是可以的。可是,现在有些家长已陷入了浓重的“状元崇拜误区”,这让我想到了“哈佛女孩…  相似文献   

9.
《南昌教育》2004,(5):32-32
去年高考,全国70名高考“状元”中,北大录取了25名,清华录取了28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佛大学在1996年对165个SAT(学术评价考试,性质相当于中国的高考)满分的“高考状元”说“NO”!“当年全美有365个‘高考状元’申请哈佛,几乎是每两人中就有一个被拒收。理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为什么美国的高考没有导致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上篇}新闻回放:中美高中生优秀代表的一次“颠峰”对话2005年8月的暑假里,12名美国应届高中毕业生,应邀从大洋彼岸来到了中国的北京。他们都是当年144名“美国总统学生奖”获得者中的一员,已分别被哈佛、耶鲁、斯坦福等许多世界级的著名大学录取为新生。在美国,“总统学生奖”的获得者不仅是高中生的优秀代表,更是被誉为“美国未来社会的精英代表”。同样的时候,中国的高中毕业生们,也刚刚结束了“硝烟弥漫”的高考之战,正在等待翻开人生历程中新的一页。而每年的高考,我们也会涌现出许多自己的优秀高中生代表,比如那些“高考状元”们,那…  相似文献   

11.
寻找“未来的领导人才”,几乎是美国每一所大学都在积极追求的。学校学生会的领导,各个学生俱乐部的头头,各个学生活动的组织,都是大学“捕猎”的对象,社会这个大课堂是青少年充分表演的舞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推销饼干的孩子,甚至比一个学生会主席更让名校动心的原因。中国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为录取的唯一标准,而美国高校招生则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高考分数,平时成绩,再加上申请的综合素质。像哈佛、普林斯顿这种顶级的学校,都公开宣称高考成绩和学校的平时成绩都非常重要,但还要看申请的综合素质。越是高水平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高考成绩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理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一位旅美教育学专家在反思中国高考制度时曾说,高考好像是制约人才资源发展的瓶颈,“瓶口外——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引导着全国的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为一个目的培养一流考生;瓶口内——按照陈旧而落后的评价体系去扩大招生、培养更多‘高质量的考生’,而不是‘高素质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作为哈佛、牛津这两所世界上最知名的大学,他们校长眼中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创造性、广泛的兴趣、独立思考能力”,这三点必不可少。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教授,在担任哈佛大学校长10年后于去年刚刚退休。他认为,一流的学生不能仅凭分数来评估。对于学生来说,类似全国的考  相似文献   

14.
一位旅美教育专家反思中国高考制度时说,高考好像是制约人才资源发展的瓶颈,“瓶口外——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引导着全国的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为一个目的培养一流考生;瓶口内——按照陈旧而落后的评价体系去扩大招生、培养更多‘高质量的考生’,而不是‘高素质的学生’。”风风雨雨20多年,一些关于改革高考制度的呼吁也从  相似文献   

15.
当社会各界纷纷把惊羡的目光聚焦于全国知名中学的高考骄子时,我们时常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全国知名中学拥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生源、一流的设施,每年高考出骄子,出状元是众望所归。但是,能享受到如此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据2005年教育部门的权威统计还不足十分之一),而为数更多的学生是在二流、三流甚至四流的学校攻读,这些学校路在何方?“盐碱地上”能不能催生出“稻花香”?这些学校的学生能不能手缚苍龙,笑傲高考?正是带着这样的困惑,我们对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一所县属中学——江苏省阜宁中学进行了专访。希望对这所在2005年高考中诞生了全省“双璧”的县域中学的解读,能给我们更广大的考生、家长和学校以启迪。  相似文献   

16.
记得一位高考状元曾这样说过:“勤奋能让你上大学,良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你进重点,而要跻身一流名校,则非得有成熟的心态不可。”由此可见,成熟的心态也是高考夺魁的关键因素,而我们平时的学习亦是如此,只有拥有积极向上的成熟心态,我们的学业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那么,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调整哪些心态呢?  相似文献   

17.
作为哈佛、牛津这两所世界上最知名的大学,他们校长眼中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创造性、广泛的兴趣、独立思考能力”,这三点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8.
陈向阳 《江苏教育》2012,(Z2):47-50
【我的主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记得是2008年我刚做校长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哈佛大学350年校庆时,有人问校长:"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为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美国总统,不是造就了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和发展空间,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让每一个从哈佛走出来的人都创造成功。"这个故事对我触动很大。我们的教育究竟是面向"精英"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只着眼于高考,还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再看看目前大多数学生的表现:学习生活终结于毕业之际。很多学生在高考结束的时候,将高中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中国各地的高考成绩陆续出来了,每年的这个时候,高考状元就成为热门话题。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高考状元的热度似乎不再火爆。北京市日前公布了高考成绩,但教育部门尚未透露关于“状元”的信息。再看中国的广东,高考成绩及分数线揭晓,尽管高考状元也出炉了,但教育界谈到“状元”时称,“状元”并非中学教学质量的唯一检验标准,关注“状元”应适度。纵观今年的“状元秀”,中国对高考状元有了更理性的认识。“高考状元”是高考的产物,每年一次的高考诞生了不少状元。对于高考状元,人们对其的认知很不确定,除了羡慕,还多了几分神秘,至于…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高考传出捷报 ,山东省高考文科状元再出五莲一中。学生李洋以673分的优异成绩 ,成为五莲一中继1 987年以来的第五名省高考状元。一个学校出现一次高考状元 ,可能是偶然 ,但出现“五状元” ,这决不是偶然。在羡慕和惊叹中 ,许多人不禁要问 ,一个山区学校如何在恢复高考后短短的二十几年间荣出五名高考状元 ?李洋又是如何在 3 +X高考的第一年摘取这一桂冠 ?在他成长的背后有怎样的值得探索的奥秘 ?  调节自我 ,挑战自我 ,加强交流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李洋在高考后 ,总结自己学习中的最大体会就是 :要善于调节自我 ,敢于挑战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