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钢铁电化学腐蚀课堂演示实验的一些问题与异常现象,文中从电极电势的角度理论分析了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竞争关系,并探究钢铁发生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体系pH临界条件,解释了演示析氢、吸氧腐蚀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双液原电池改进了钢铁电化学腐蚀发生装置,使析氢、吸氧腐蚀可以单独进行,避免演示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一组实验探究了生铁在几种盐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的现象和原理.  相似文献   

3.
重新审视了钢铁吸氧腐蚀实验的过渡期现象.从金属表面显微尺寸的电化学不均匀性、电解质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差等角度,对盐水滴实验出现过渡期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文献调研分析与实证探究,认为钢铁发生盐水滴腐蚀需经历四个阶段,此结果有助于增进一线教师对金属电化学腐蚀原理与局部腐蚀原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对铁的吸氧腐蚀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和补充。采用手持技术,设计了3组对比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和压强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氧气浓度和压强的微弱变化以及吸氧腐蚀中溶液pH的变化。结果表明:铁的电化学腐蚀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酸性较强条件下以析氢腐蚀为主;在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在弱酸性条件下,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是同时发生的。  相似文献   

5.
以"发热贴"为情境素材,以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为主要活动方式,设计并实施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探究教学,在教学设计中,重点设计了两个探究:"发热贴"中铁粉发生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以及电化学防腐的原理的探究,分析关键探究活动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价值,反思了教材的整合、情境创设的整体性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手持技术探究三种不同介质中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借助氢气、氧气、温度以及pH传感器,便捷、直观地测定实验过程中氢气、氧气、温度和pH的变化过程。实验数据表明:强酸条件下以析氢腐蚀为主;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弱酸性条件下,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是同时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要围绕概念本质的理解和应用来展开.分析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的教学价值、学生学习该内容的主要困难,提出了以实验提供事实为支撑,围绕金属电化学腐蚀和防护的理解和应用展开教学的基本思路,并就金属的两种电化学腐蚀过程、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防护的思路和方法等内容教学中的实验活动设计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8.
过去中学教材在介绍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这一内容时,主要是以叙述的方式介绍电化学腐蚀所涉及到的一些概念,如金属腐蚀、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等概念,重点分析析氢腐蚀、吸氧腐蚀、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这些内容及其相应的4张示意图,从未用实验来介绍这些内容。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中要求"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教师开展"钢铁吸氧腐蚀"教学时大多依赖多媒体动画演示以配合理论教学,相关实验也仅限于“防止腐蚀”,而不关注“如何腐蚀”——钢铁腐蚀为何主要表现为有氧气参与的腐蚀?腐蚀时发生了什么原电池反应?  相似文献   

10.
用实验显示钢铁腐蚀的普遍性,证明钢铁腐蚀主要表现为有氧气参加的原电池反应,并通过微型实验检验正负电极有关离子的生成,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掌握钢铁吸氧腐蚀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1.
依托现有的教师科研项目,设计了研究焊接接头多尺度腐蚀行为的综合性实验。该实验针对焊接接头这一非均匀结构的局部腐蚀问题,以微电极阵列为纽带,联用三种电化学测试方法,从三个不同尺度获取电化学信息,并进而对局部腐蚀过程进行准确解析。经典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X80钢焊接接头的各组成部分若孤立存在,在CO2饱和的3%NaCl溶液环境中的腐蚀电流密度为WM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在探究生铁的腐蚀实验中,只涉及到了生铁的吸氧腐蚀。本人经过反复研究和实验,设计出简单易行和实验效果明显的对比实验,比较了生铁的吸氧腐蚀、析氢腐蚀的快慢及产生的原因,并加以应用和拓展,帮助学生理解高考中类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钢制油罐在油气储存中腐蚀问题比较复杂的现象,在现场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油罐罐底板内侧、外侧、罐壁板、罐底边缘板等部位的腐蚀情况和腐蚀机理.结果表明,油罐底部是腐蚀最严重的部位,主要发生油析水腐蚀,而油罐顶部以电化学腐蚀为主,罐壁腐蚀则是化学和电化学双重作用的结果.从罐表面处理、外敷涂料选择及阴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合...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质量较好,经济实惠的扫描隧道显微镜针尖,设计了利用电化学腐蚀法制备针尖的控制电路.该电路包括直流腐蚀控制电路和交流腐蚀控制电路,以及利用比较器实现直流控制电路向交流电路跳转的控制电路.经过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随着腐蚀进行,预设实际电压大于预设参考电压时,可以实现比较器反转和交流腐蚀,达到预设的功能,说明该控制电路可以制备理想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所用的钨针尖.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中引入“数字化实验”仪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分组实验、探究“化学腐蚀速率和原电池腐蚀速率的大小”。运用压力传感器和常用的仪器药品设计出两个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在具支试管中测量锌粒在化学腐蚀和原电池腐蚀中产生气体的压强,从压强—时间的曲线变化,得出“原电池腐蚀速率大于化学腐蚀速率”这一结论,并通过概念迁移、数据处理,定量计算出两者速率比。用简单的实验体现抽象的原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的能力,用压强表征反应速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证方式,探讨了生铁在食盐水中的锈蚀问题,指出生铁的腐蚀和生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生铁发生电化学腐蚀(如氧浓差腐蚀)时,生锈与腐蚀的发生部位可能并不一致,常会有水线腐蚀现象,即铁锈生成集中于水线附近,腐蚀主要发生在溶液深处.  相似文献   

17.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实验,由于反应所需时间较长,往往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验中不予进行,尤其是以往的教材中都只有文字说明,没有实验演示.现在使用的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一书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这节内容增加了这一实验,可惜的是,要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耗时较多.  相似文献   

18.
概述"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教学现状,指出目前概念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实验-性质-原理"三元整合策略(以下简称"三元整合策略")为指导,通过创设认知冲突,引领学生在实验情境中结合物质的性质实现电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构建.在基本概念三重表征教学中培育学生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平衡思想、证据推理、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1].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袋式除尘滤料丙纶LB450和LB500的表面改性问题,利用溶液腐蚀法,在酸度、温度和时间三因素实验水平下,比较了二者的耐酸腐蚀性能。结果表明:LB500的耐腐性能优于同条件下的LB450;当温度低于40℃,二者适宜长时间使用;程度不同的氧化作用可能是造成耐腐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利用极化曲线技术、电化学阻抗测试技术研究了X70钢在淡水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水温和流速对X70钢腐蚀的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增加,X70钢的腐蚀速率也增加,X70钢在40℃的河水中腐蚀速度约为25℃时的3倍.用磁力搅拌器,人为造成水的流动状态,实验结果发现,X70钢在流动河水中的腐蚀速率大于静止河水,而且随着水的流速度的增加,X70钢的腐蚀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