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制了一套“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巧妙设计了一个全封闭的反应体系,一氧化碳的制备、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产物检验和尾气处理的一体化设计,优化产物铁的检验方法,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借助石英材质的长柄V型玻璃管,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碳酸钙高温分解"等四个高温条件下的中学化学改进实验,达到了实验简约、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成功率高、结论可靠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实验进行了改进与探讨,用甲烷代替一氧化碳做还原剂,使用酒精喷灯加热。改变实验步骤,使实验更安全、环保、科学、节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主研发的微型实验仪器设计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微型实验装置,检验了实验中生成的黑色粉末,证明在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够将氧化铁还原为铁。  相似文献   

5.
由于工业炼铁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多,因此2012版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九年级化学教科书在“铁的冶炼”教学中安排了“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旨在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原理.  相似文献   

6.
王斌  陆庭銮 《化学教学》2023,(10):64-66
教材中模拟炼铁实验存在有毒气体泄漏、一氧化碳不纯引起爆炸等风险,不利于课堂上演示。基于工程思维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将木炭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与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作一体化创新设计,同时改进加热方式并融合注射器的功能,再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检验产物的成分,体现了简约、安全、环保、工程性、思维性、一体化的实验创新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查卫方 《化学教与学》2013,(6):94-94,5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是初中化学中唯一模拟生产实际的演示实验,但是由于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一氧化碳不太容易及考虑到实验安全,一些学校常采用视频实验。文章就如何获得一氧化碳及实验产物的验证作一些归纳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借助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改进实验,常常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本文结合本人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谈小气球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一、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收集尾气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在实验室里,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时,为了防止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可以利用一只小气球收集尾气代替用酒精灯燃烧尾气,可以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实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演示实验是九年级化学的必做实验,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图如下图1。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第三册,特地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实验1—6],用以说明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氧化铁在高温下能被一氧化碳还原成铁。部分老师依顺实验要求操怍,在硬质玻璃管里放入少量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通入一氧化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中不少实验如氢氧化钠与盐酸,二氧化碳与水、氢氧化钠反应等无明显现象,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认知困难.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设置对比实验,使现象从"无"到"有",具体包括: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性、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检测反应物减少和生成物产生等,让学生利用间接的实验现象或手段感知反应的发生及其微观过程,深刻理解"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都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在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模式,让学生主动操作、探索,得出结论。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我改为探索性实验,在教学中首先进行预习点拨: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它能否象氢气一样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呢?两者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是否相同?请同学们先思考下列问题,再设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①通入的一氧化碳能否都与氧化铜完全反应?②如何使未反应完的一氧化碳不散逸到空气中?③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④应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作哪些改进?  相似文献   

13.
<正>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里,建议"用实验方法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由于传统的一氧化碳的制备装置复杂(用到分液漏斗、烧瓶及加热装置),药品用量大,浪费和污染也大,且CO有毒,收集和储存有一定难度,故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纸上谈兵"。然而,钢铁工业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炼铁是钢铁工业的基础,炼铁的原理和实验便成为中考的热点。因此,笔者将教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初中化学教材(沪教版)第199页"观察与思考"栏目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是用酒精灯加热的(约能提供400℃的温度,见插图5-4),而且配套的文字说明中有这样的描述:"……把得到的黑色粉末倒在纸上,试验它能不能被磁铁吸起,判断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可是我们在演示该实验时,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得到的产物的确是黑色的,也可以被磁铁所吸引,但与稀盐酸接触几乎看不到有气泡冒出.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按照课本的要求,内容比较单一,效果欠佳.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现象明显.一、实验过程1.取2—3克碳酸镁粉末和2克锌粉,混和均匀后装入大试管底部,把试管平放,塞入一些石檀绒后再在试管中部放入少量氧化铁粉末,按下图装好。  相似文献   

16.
吴敏  马宏佳 《化学教学》2004,(1):16-16,18
高一化学<硫酸>这一节中,"黑面包"实验是为了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反应现象明显,形成了碳的黑色柱状物.但是,这个实验产生大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除了无害的水蒸气和CO2之外,还包括CO、SO2等气体,这些气体是有毒的.  相似文献   

17.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课题教学中有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知识点学习,教材中提供的是稀盐酸和生锈的铁钉即氧化铁反应的探究实验,然后由此推广到其它金属氧化物与盐酸、硫酸的反应学习。除此以外,化学教师要不要补充其他的金属氧化物与酸进行反应呢?它们的实验效果与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的效果相比较,谁更好呢?结合课堂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以及初三学生的学习与年龄特点,笔者认为应本着以下两个原则进行课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用于说明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实验 ,但沿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装置、操作复杂、费时 ;反应体系开放 ,容易污染环境 ;一氧化碳不能完全与氧化铜反应 ,造成一氧化碳的浪费 ;实验现象不明显。为缩短时间、简化操作、便于观察和防止污染环境 ,我们对原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一、实验用品1 50mL锥形瓶、1 50mL烧瓶、分液漏斗、玻璃导管、双孔橡皮塞、橡皮塞、连有螺旋状铜丝的橡皮塞、石棉网、酒精灯、石灰水、甲酸、浓硫酸等。二、装置图改进装置如附图中B所示。附图 实验装置三、实验步骤1 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所带来的教学反思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