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雪瑞  刘松伟 《化学教学》2015,(4):55-56,59
铜铝-浓硝酸原电池是揭示原电池实质的重要案例,但由于实验存在污染问题,因此课堂上大多采用只分析原理,不做实验的“纸上谈兵”方式.为解决实验中NO2的污染问题,对原电池的实验装置进行了设计与改进,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可控,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2.
成功地设计了金属铝置换硝酸中氢的实验装置与方法,旨在探索金属铝与硝酸的化学性质以及深刘理解硝酸浓度影响其产物的规律.研究发现,室温下用去膜并经氯化汞溶液处理过的铝箔与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作用可产生氢气,而未经氯化汞溶液处理的铝箔与稀硝酸作用几乎检测不到氢气的生成.进一步研究显示硝酸的最高浓度为1.6mol/L,产生氢气最快时硝酸浓度为0.07mol/L.  相似文献   

3.
1 铜—锌原电池使电珠持续发光实验的改进 该原电池的实验,终于摆脱了传统式的携带演示灵敏电流计的麻烦,能满足学生求知的强烈欲望,且体积小,易携带,操作简单,很适合于一般学校及农村学校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原电池大多采用锌片、铜片作为电极,但铜片上产生气体的现象不明显;传统的原电池实验用电流计的偏转来检测电流并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电流计表面太小,指针太细,不便于学生观察;判断正、负极需要推理,不直观,而且电流计价格较高。为了增强原电池实验的直观...  相似文献   

5.
利用输液软管先制作盐桥,对中学化学中浓硝酸能钝化铁的底限浓度、铝与同浓度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难易程度等模糊问题进行了电化学实验的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必修1专题3第1单元中“铝及铝合金”有一个铝遇浓硝酸、浓硫酸的钝化实验,在教学设计时,为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设计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与铝与浓硫酸反应进行对比,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引出钝化并进行分析,继而引导学生对是否已钝化进行探究.在实验准备中发现铝与稀硫酸反应很慢。  相似文献   

7.
在灵敏电流计特性的实验中,灵敏电流计内阻的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有时测算出的内阻值甚至为负值,为 弄清这一原因,本文从理论上来分析等偏法测灵敏电流计内阻的误差的来源,为今后的实验尽量减少误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原电池原理的实验时,通常运用电流计。经研究,用小灯泡显示原电池原理的实验,小灯泡能够较长时间发光,现象明显,更有说服力。一、用小灯泡显示原电池实验1.Zn—Cu原电池。用锌片(长10 cm,宽3 cm)、铜片(长10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课本(选修)第三册第55页[实验23],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三个:①形成原电池后,所接电流计指针摆动。②未形成原电池闭合电路时,锌片上有气泡产生。③形成原电池闭合电路时,铜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而锌片上很少有气泡。但按课本上的装置操作,第②、第...  相似文献   

10.
铝是最常见的金属,由于它的化学性质的某些特殊性,如铝单质的两性,易发生钝化,形成铝离子后在溶液里易发生离子反应等.使得以铝为中心的各类题型出现率较高.其中,金属铝在电池中作电极时的一类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思考性,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电化学知识在中学化学中占有一定比重,而原电池原理又是电化学知识的基础。由于这部分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使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做好原电池原理实验是搞好教学的关键,因此对电池原理实验作了以下的改进。1 实验仪器及药品 幻灯机及附件,培养皿,大烧杯,灵敏电流计,导线,稀硫酸,锌片,铜片,细锌条,细铜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在"电容器的电容"一节中,教材采用灵敏电流计显示电容器充、放电现象的实验,由于灵敏电流计较小,演示时指针偏转可见度不大,为了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和直观性,笔者用2个反向并联的LED替代灵敏电流计,设计制  相似文献   

13.
在讲完“原电池”后补充两个演示实验,讲解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个实验是铁炭原电池。在小烧杯中放食盐水半杯,将炭棒和铁皮固定在硬纸片上插到食盐水中,炭棒和铁皮分别用导线与演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联,即可看到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与铜锌原电池在电路中显示的相同。可以据此判断炭棒是原电池的正极,活泼金属铁是原电池的负极。在原电池工作时,铁是失电子的,也就是说铁皮是被腐蚀的。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课本(选修)第三册第55页[实验2-3],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三个: ①形成原电池后,所接电流计指针摆动. ②未形成原电池闭合电路时,锌片上有气泡产生. ③形成原电池闭合电路时,铜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而锌片上很少有气泡.  相似文献   

15.
1精讲知识点 1)钝化反应 强氧化性是硝酸最重要的性质,常温下,浓硝酸将铁、铝表面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将硝酸和金属隔开,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此现象称钝化,故可用铝或铁制的容器盛装、运输浓硝酸.  相似文献   

16.
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是高中课本第二册第一章《电解质溶液》的教学重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高二课本中实验1—3原电池的装置做了较大改进,制作了“原电池化学原理”实验教具。改进后的原电池实验装置如右图。与课本原实验装置比较,新增加一个“对比装置”。同时把“插入式”改为“固定式”只在外电路中增加一个开关K。实验过程:一、1.A烧杯中装80ml2N稀硫酸。B烧杯中装80ml蒸馏水。将分别装有铜片和锌片的木板平放在烧杯上,使铜片和锌片大部分浸入溶液中。(此时开关K_A、K_B均未闭合)〔观察〕A烧杯中:锌片上不断逸出气泡,铜片上没有气泡生成。电流计G1指针不发生偏转。B烧杯中:锌片和铜片上均没有气泡产生。  相似文献   

17.
张援 《化学教学》2016,(2):63-66
简单原电池实验装置是高中化学教学中最基本的实验装置,这个实验装置在揭示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时,更多地是通过电流表等电工仪表来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将微型灯泡、微型电机、LED发光二极管、音乐IC模块和电子手表芯等微功耗器件用于原电池实验,在证实原电池工作时有电流产生的同时,也让原电池知识的学习生动活泼、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18.
在灵敏电流计特性的实验中,灵敏电流计内阻的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有时测算出的内阻值甚至为负值。为弄清这一原因,本文从理论上来分析等偏法测灵敏电流计内阻的误差的来源,为今后的实验尽量减少误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电化学实验中,原电池装置是影响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简化实验准备工作量,提高电化学实验效果,研制了盐通式原电池,阐述了盐通的功能和盐通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与盐桥式原电池进行了比较分析。盐通式原电池可应用于浓度、酸度对电极电位的影响;酸度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等实验。结果表明,盐通式原电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宜于保存,内阻低、功率高、电流平稳,实验效果好。盐通不但完全能够取代传统盐桥,而且性能大大优于盐桥。盐通式原电池是一种新的原电池,经过文献检索,国内外目前尚无同类装置,属于一种实用新型电化学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20.
本节教材因缺乏直观的实验演示,学生学起来觉得抽象,教师教时也感到缺乏说服力。若能补充下述两则实验,通过实验来说明浓度、温度对电离度的影响,可收到较好的效果。1仪器和药品6V直流电源、演示电流计(G表)、10Ω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铁架台、铁夹、长颈漏斗、自制电极(两根漆包线)、双孔橡皮塞、大试管、洗瓶、酒精灯、大烧杯、冰醋酸、蒸馏水2实验装置图423仪器装配说明图1实验装置a.此实验过程中电流变化较小,中学物理实验室常用的灵敏电流计(演示用)还不够“灵敏”,故特地给G表并联上一个滑动变阻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