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海梅  刘兰香 《考试周刊》2012,(29):120-121
一 大量研究和实例表明:我国小学生的应对挫折能力较差,心理承受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挫折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定型,若外界的消极影响不能被消除或有效抑制,就会出现各种消极意识和心理问题,影响其以后的健康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正如今的小学生真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呵护,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一点苦,受过一点委屈.然而俗话说的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孩子也难免会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摔上几跤,有的孩子应对挫折能力较差,心理承受力较弱,就极易产生与同学关系恶化、逃学、打架,甚至离家出走,自残轻生的现象,这在近年来的媒体报道中也已屡见不鲜.为此,笔者认为,面对全球性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挫折教育显得格外重要.而体育  相似文献   

3.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挫折教育是重要环节。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承担着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命,同样应加强对挫折教育的研究与实施。主动在小学品德教学中融入挫折教育,才能积极锻炼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增强临变抗挫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挫折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融入提出了可行方法,为小学生的心理成熟与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当前,很多家庭中就一个孩子,家人们的溺爱导致很多小学生承受不了一点压力,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经受不住考验,甚至成为人生的逃兵,这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这实际上对我们的义务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当前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渗透挫折教育,增强小学生的耐挫力,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在分析小学生挫折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探析了如何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加强小学生的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5.
分析学生性格特点,采取不同教育方法;创建良好挫折情境,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注重建立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班级氛围;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确保挫折教育效果。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挫折教学的措施,并探讨了抗挫折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森 《考试周刊》2010,(40):171-172
技工学校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范畴.学生绝大多数是因各种原因不能就读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起点低、基础较差、思想问题多。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低.经受不起打击,碰到困难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想办法逃避.如果学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则学生毕业后在工作时遇到变化难以应付。本文作者提出在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挫折教育,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训练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刍议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宏俊 《新课程研究》2010,(6):173-173,181
为了强化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识,笔者尝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试图通过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耐受力,提高挫折排解能力。挫折教育,作为常规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教学相长原则和积极评价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创设挫折情境,培植健康心态,激发学习潜能等多种教育手段,提高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效果,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但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弱,结果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大发脾气,任凭家长怎样安慰都不依不饶,导致孩子的快乐不翼而飞。因此,很多家长进一步认识到,应该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遇到挫折不可幸免。由于小学生知识和经验不足,会对挫折产生不同的适应方式,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认知能力。本文基于小学生容易产生的挫折心理,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并就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愉快教育强调学习的内在动机,强调发挥情感对于认识的促进作用①,强调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多表扬少批评,从人生观意义上说,是鼓励学生追求自我实现。 挫折教育,强调学生突破困境的能力,包括如何积极消除心理挫折,积极地走出困境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吸取教训,增长智慧,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②。 以上二者从各自的立论来看,都似乎有着充分的合理性,并且也有着普遍的社会认同,但恰恰是这一点,说明愉快教育也好,还是挫折教育也好,都还远没有把握住教育的整体,因为,如果追求愉快,学生…  相似文献   

11.
杨文太 《考试周刊》2013,(8):116-117
在当今的社会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管理上的种种原因,他们处于一种养尊处优或无人监管的家庭位置,也就逐渐形成了骄横、孤僻等不良心理倾向与行为。同样的,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受升学第一的片面错误观点的影响,学生的学校教育基本上围绕学习为中心在转,没有真正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从而使他们的性格、个性变得异常脆弱,经不起失败或挫折的考验、磨炼,就产生了奇特的心理障碍,甚至产生了极端的错误行为。由于体育教学所具有的学科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应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从而使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个性及良好的承受和抗挫能力,使他们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在社会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各方面所带来的紧张和压力与日俱增。笔者在部分高校做了一次心理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比较差,这就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小学生自杀事件屡有发生,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这些孩子心理脆弱、意志力薄弱、责任心缺乏、外界压力大以及整个社会缺乏对小学生挫折教育关注。小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关系我国命运的大事,因此,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迫在眉睫。而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方合力,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小学生挫折教育,建立全方位的挫折教育网络,方能有望实现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所谓挫折,就是俗话说的“碰钉子”,这在人生的道路上是难以避免的,可现在有很多孩子由于一点小的挫折,就离家出走、轻生,这表明,现在的独生子女抗挫能力较弱。他们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情绪易变化,受到挫折不能正确对待,悲观失望。针对这种情况,应尽早培养学生具有抗挫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挫折教育指的是教育者通过挫折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施教,以达到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增强心理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小学生耐挫能力尤为关键.本文以笔者所在工作单位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学生耐挫折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从学生对挫折的体验、对挫折的应对等角度进行分析,考察学生因成绩、年龄等因素的差异,挫折意识的形成与应对挫折的差异性.通过试验设计出适合不同学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研究性问题,并总结其中规律,以提高学生耐挫折心理能力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强弱,已日益引起现代教育的重视。本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方面,分析了中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剖析了中学生挫折心理的行为表现,探讨了体育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克服挫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在社会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各方面所带来的紧张和压力与日俱增.笔者在部分高校做了一次心理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比较差,这就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并且自杀学生的年龄层也越来越低。世人皆知,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在小学阶段就要融入抗挫折教育,从小培养其生活技能,并培养其顽强的心理素质,塑造其健全的人格,促使其能够承受住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主要研究了抗挫折教育在小学生的人格塑造中的影响。从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开始谈起,深入分析抗挫折教育对小学生人格塑造带来的影响,期待可以帮助小学生尽早地做好面对社会的准备,帮助学生塑造好顽强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障碍 ,受到各种挫折。有些学生在生活中历经坎坷 ,却更加坚强 ,各方面均发展良好。也有一些学生耐挫折能力特别弱 ,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走上绝路 ,花朵凋零在含苞欲放之时 ,实在令人痛心不已。因此 ,了解中小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 ,对症下药的进行挫折教育 ,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对于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家长,教育专家的重视,广大小学生由于心理脆弱,缺乏抗挫折能力而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目前不断显现出来,对学生如何进行挫折教育,是许多有识之士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