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思考,意在促使学生阅读时注入情感体验并使之具有创造精神。近年来,中考语文阅读也强化了这方面的考查。这种感悟类开放性试题往往用“感受”“感想”“认识”“启示”等词语来表达。现结合2004年部分中考试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薇 《考试周刊》2011,(68):47-47
在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一词是整个文本的一个关键词,课标强调阅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自主参与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里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意义。“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里强调了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英语阅读模式强调通过大文本的“阅读体验”和“人际交流”,促进外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实验表明,每周400页左右的大文本阅读体验和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明显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思辨能力和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体验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则是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引导点拨下,自主参与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注重学生的晴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对现代文阅读的评价强调重在考察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等方面的整体理解能力。同时还明确指出:“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现代文阅读题都是围绕这些评价建议拟出的。对于这类阅读题,我们只要做到紧扣题目,瞻前顾后,由此及彼,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现以200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中“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  相似文献   

7.
关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怎样认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呢?  相似文献   

8.
以“体验”为特征的新的阅读观认为:阅读不是机械接受文本(课本、教参)、他人(老师、同学)观点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生成自己新的体验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说出“自己的体验”、“真切体验”与“独特体验”。从心理学上讲,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体验的主体是学生自我,别人无法替代。因此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我们有些语文课堂教学因刻意标新立异而流于追奇猎怪,诸多生成让人颇难释怀。现状点击镜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的实施,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强调学生在阅读中要说出“自己的体验”,鼓励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让学生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独特的新颖见解。这种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阅读方式我们称之为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使原来一度死气沉沉的课堂泛出春天般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丰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目标特别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会,课标中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就多达九处:“拓展自己的视野”,“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说出自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郑百苗 《云南教育》2005,(19):35-3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我们有些语文课堂教学因刻意标新立异而流于追奇猎怪,诸多生成让人颇难释怀。  相似文献   

13.
《语言课程标准解读》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这样理解。”新课程改革也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目标特别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  相似文献   

14.
矛盾青春     
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强调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看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课外去发展这种独特的经历呢?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里强调了阅读行为的本质特点是个性化,强调在阅读中要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体验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教学方式,它从语文阅读教学自身的特点出发,强调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认为阅读活动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的主体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创造,在体验中提高语文素养,进而达到构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体验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则是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引导点拨下,自主参与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要“关注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受到普遍重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说什么都对,说什么都行,这种“过度解读”歪曲了多元解读的真正意义,使多元解读成了随意解读,  相似文献   

19.
温儒敏教授指出:“阅读教学也要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在阅读课中要获取个性化的“体验与思考”.就应该学会“品鉴文心”。所谓“文心”,按照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名著《文心雕龙》中的解释,即为“为文之用心”。  相似文献   

20.
《语言课程标准解读》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这样理解。”新课程改革也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目标特别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