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题目切入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切入,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如2002年全国卷的出题材料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题目中的“闻笛”不可忽视。全篇四句,前三句全是用来写笛声的,这笛声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其中“暗飞声”、“满洛城”写出了笛声的韵味,“闻折柳”则写出了笛声的内涵,末句“故园情”写出了“闻笛”的感受。抓住题目中的“闻笛”,“折柳”的内涵也便迎刃而解了。再如2003年全国卷的出题材料是王维的《过香…  相似文献   

2.
一、看标题看人先看头,赏析诗词先赏题。读一首诗,第一就是读好诗题。因为诗题中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所以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应注意从题中去挖掘有效的信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词,而且有不少诗歌考题的设置和题目有关,研读诗歌的题目,往往可以得到提示性的暗示。如,唐代诗人李华《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  相似文献   

3.
一、审视标题,推敲诗歌意旨看人先看头,赏诗先赏题,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有不少诗歌考题的设置和该诗的题目有关,研读诗题,往往能从中得到提示性的暗示。1.怀古诗。凡标题中点出古迹或在古迹(或古人)前冠以“怀古”、“咏怀”或“咏”等字眼的,多为此类。这类诗歌或表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之志,抒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发昔盛今衰之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或批判,多借古讽今。如陶渊明的《咏荆轲》、杜甫的《咏怀古迹》、杜牧的《赤壁》、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  相似文献   

4.
正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必考的题目,我们怎样做才能教会学生鉴赏诗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呢?一般来说,我们会从题目、作者、诗意、小注、尾句(尾联)五步对古诗词进行解读。最近,笔者在教学《旅夜书怀》发现,有些诗歌不需要这么麻烦,只要从"头"——题目入手,完全可以完成对诗歌的解读,从而教会学生鉴赏方法。一、通过"旅"来解读背景这是教学的第一步。"旅"字其实很简单,就是"旅居"  相似文献   

5.
<正>一、了解诗人,解读诗题,理解诗句,勾画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诗人不同,诗风也不同,例如李白和杜甫,一个浪漫主义,一个  相似文献   

6.
诗歌教学中感悟诗情的做法很多,从抓关键字入手即其中之一.因为古人在创作时,特别看重"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都是古人苦吟的写照.所以抓关键字可以说是感悟诗歌感情的捷径.在许多诗歌中,通过用一个似乎什么也没有的"空"字,却能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妙境的例子很多.理解清楚这个"空"字,就可以理解诗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一、诗人背后隐含着大量信息可以说每年试题中的诗歌都给出了作者,可是我们却忽视了这一点。因为从表面上看,作者与诗的内容及答题要求没有必然联系,好象是多余的,其实不然。1. 诗人背后隐含着当时的社会背景信息就拿诗人杜甫和李白来说,一看到他们的名字,自然就会想到从盛唐到中唐的兴衰史,由太平盛世到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联系当时的时代特征,便容易理解诗的内涵。2. 诗人背后隐含着其经历和思想等信息诗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现。如果我们能详细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观念,无疑对把握诗的主旨是极其重要的。就拿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相似文献   

8.
张丽琼 《成才之路》2010,(19):44-45
古诗鉴赏能力是高中生应该具备的语文能力,掌握基本的古诗鉴赏方法有助于快速而准确地理解诗歌。从题目入手,挖掘有效信息,"窥一斑见全豹"。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创作风格,知人论"诗"。分析意象,想象意境,领悟诗歌主旨。抓关键语句,找诗眼,窥探诗歌的内蕴。读典故,多角度地比较古人古事与诗人的现实状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9.
鉴赏诗歌,首先是对诗歌思想情感的解读。本文着重谈谈读懂诗歌,解读诗歌思想情感的几个突破口:一是重视诗歌的题目,二是关注诗人和背景,三是把握意象的含义,四是理解典故的用意,五是抓住关键的词眼。  相似文献   

10.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它可以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如能从“诗眼”人手,一方面可以体味诗人创作时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面也是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一把钥匙,读者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诗眼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11.
正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诗人通过遣词造句、写景绘人、运技使巧来表达自己的意趣、情感,有的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含蓄隐晦;有的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直白浅露。而"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古诗词语言精炼典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我们该如何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呢?一、读题目题目,是流露作者情感的眼睛。诗题对诗歌的内容有或明或暗的提示作用,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出诗歌的内容走向、题材类别、表现手法以及情感基调。如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在古迹、古人名后加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我们读诗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的情感,和诗人产生共鸣。把握住诗歌的情感,是读诗的根本。因此,诗歌情感态度成了历年高考诗词鉴赏题目中的考查重点。对诗歌情感的考查不仅以直接提问的题型出现,  相似文献   

13.
古人作诗喜作善作诗眼.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作者炼字、炼句的结果,有使全句、全诗形象为之生动、生色,寓意为之明晰的功效.我们在教学诗歌时,若能从诗眼入手分析诗歌,便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有助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也占有相当比重。但是一些同学在进行诗歌鉴赏时常常不知从何处下手,笔者觉得这主要是因为同学们还未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下面,笔者试从诗歌的关键词句、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三方面来谈谈突破诗歌鉴赏堡垒的方法。一、从诗歌的关键词句入手进行诗歌鉴赏我们在学习郑愁予的《错误》时,老师都会讲到理解这首诗要从“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句入手,这一句是我们理解这首诗的关键,也是突破口。同样,在鉴赏别的诗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出这样的词句,有些诗歌的标题本身就为我们…  相似文献   

15.
马天荣 《语文天地》2013,(11):31-32
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炼句,以使之传神动人。鉴赏诗人炼字炼句的技巧和作用,不仅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而且能提高鉴赏能力与水平。鉴赏诗人炼字炼句技巧和作用,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让古诗的意境毕现。一、从诗词的"题眼"入手  相似文献   

16.
张杰亨 《海外英语》2016,(15):137-138
意境是古诗的灵魂,是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意境的解读自然成为理解、翻译古诗的关键。该文从维索尔伦语境适应论的视角解读王国维先生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提出语境的动态解读与构建有助于诗人与读者的语言交际,翻译诗歌应保留原诗的意象,以意境再创设为要,从而在意境再创设中实现"化境"。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一首诗歌的理解往往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必然含有能将帮助我们去理解全文的不变的一,我们将其称为诗眼。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它清澈或浑浊都表现着一个人心灵与生命的状态,诗歌是诗人心中的所情所想。不管是诗还是词都可以将其中的核心词以"诗眼"代称,或概括或启迪诗眼起到的是能将诗歌的精气神传递给读者,让人豁然开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诗歌鉴赏是高考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诗词测试的重要形式。怎样鉴赏诗歌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对诗歌内容的把握无疑是重中之重,但诗歌的题目更是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精华所在,从诗歌题目透露的信息入手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更深刻的理解诗歌。所以,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把握诗歌题目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正>"知人论世"是孟子最为重要的文学主张,意思是"想要比较正确地理解作品,就必须对作者的经历、思想及所处时代背景有一定认识"。我们鉴赏古典诗词,只有了解诗词创作背景、诗人身世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知人论世"能缩短古典诗词与我们的心理距离,让我们走进诗人所营造、所构筑的充满情感、理趣的诗歌世界。  相似文献   

20.
要欣赏诗词,先要从格律美的角度去赏析。诗歌中的每一字句都能体现作者遣词用字的精妙运筹,因此读诗要咬文嚼字。好诗都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精练又含蓄,要通过联想比较来帮助眼前意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