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华 《科教文汇》2007,(5S):69-6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叶春艳 《科教文汇》2008,(30):109-109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学中,要创设生活情境,激活数学课堂;要挖掘生活素材,感悟数学内涵;要借助生活经验,探索数学问题;要强化生活应用,体会数学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同样的也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实现真正的数学与生活的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讲数学,实践数学,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稍加留心观察和分析,就会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敏 《科教文汇》2008,(34):127-127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捉摸到数学,感受到数学充满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生情趣,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8.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所熟知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  相似文献   

9.
王艳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276-276
数学源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就是来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去"生活"。  相似文献   

11.
孙强  章建荣 《知识窗》2023,(6):42-44
文章以“古典概型”的教学为例,展示课堂活动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促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数学问题相结合,深化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情境引入自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帮助学生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教育应与生活联系起来,即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习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多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通过实践、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智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达到提高数学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和数学过程相亲近;要重视立足于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已有知识学习和理解数学。"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把生活资源充分挖掘出来,积极探析生活中的相关信息,按照数学从生活中来而又服务于生活的新理念,把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其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探究数学。  相似文献   

16.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现实中引入数学知识,给数学找到生活原型,激发学习数学动机,让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数学现象,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生活难题,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帮助极大。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一门很有生活作用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能适用于生活。知识比较注重与社会、学生实际和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实施中也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做到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  相似文献   

18.
任向群 《科教文汇》2009,(29):142-142
数学是一门很有生活作用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能适用于生活。知识比较注重与社会、学生实际和生活经验之问的关系,在课程实施中也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做到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  相似文献   

19.
国家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科课程生活化,这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更需要体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的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就是来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去"生活"。  相似文献   

20.
教育,应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境遇发生关联,这样才能对儿童进行有意义的引导。《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的思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数学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