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调查超重和肥胖在老年人中的流行现状,研究超重和肥胖老年人体质及体育锻炼行为特征.方法:随机整群抽样60 ~ 69周岁的3 954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超重和肥胖的评定方法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人BMI评定标准.对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体质测量的方法,均以《2010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为标准.所有数据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为37.2%和10.0%,且存在性别(x2=29.997,P<0.01)、城乡(x2 =30.821,P<0.01)和受教育程度(x2 =32.186,P<0.05)的差异;超重肥胖老年人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握力大于体重正常者(P<0.05),坐位体前屈小于体重正常者(P<0.05);67.3%和71.1%的超重和肥胖老年人不参加体育锻炼,76.4%和75.1%的超重和肥胖老年人居住场所配备体育活动场地、设施,54.8%的肥胖老年人经常散步.结论:超重肥胖人群扩大迅速,并呈现中心性肥胖;超重肥胖老年人身体机能和柔韧素质下降,且大多没有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加强科学健身宣教,促进健康运动生活方式的形成,对预防和改善肥胖症及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超重肥胖老年人进行循环训练运动干预设计,探讨循环训练对超重肥胖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以34名老年女性为受试者,分为超重组和对照组,均坚持12周循环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受试者双侧下肢膝踝屈伸等速肌力、静动态平衡能力、计时"起立-行走"时间和Berg平衡量表得分情况。结果:运动干预12周后,两组下肢膝踝屈伸肌标准化峰值力矩、屈伸肌肌力比值和双侧肌力比值、静态与动态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得分及计时"起立-行走"时间均有显著提高;且超重组的右膝伸肌标准化峰值力矩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循环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且对提高超重肥胖老年人下肢伸肌肌力有更明显的改善效果,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有效运动方法。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分析广州市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区2129名儿童青少年,其中男925名,女1204名,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BMI,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对超重、肥胖进行筛选,分析各年龄组的检出率.结果总体上广州市区儿童青少年男子超重比例为11.57%,女子超重比例为8.06%,男子肥胖比例为4.65%,女子肥胖比例为3.16%,男子超重、肥胖合并比例为16.22%,女子超重、肥胖合并比例为11.21%.男、女超重比例约为男、女肥胖比例的2.5倍.与国内几个城市前几年用同一标准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广州市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比例较低.结论广州市区儿童青少年男性比女性超重、肥胖情况严重,男子各组超重远高于女子各组.与国内经济水平相近的城市相比,广州市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比例较低,尚未达到流行程度,但超重比例2倍多于肥胖比例,有一定的肥胖流行趋势,因此,要在肥胖流行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长沙市60-69岁年龄段的老年人群体质指数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出此类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老年人群超重与肥胖的防治,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该群体的平均体重指数为23.80kg/m2,高于全省均值水平,人群中BMI指数正常的占49.13%,体重过低者占4.13%,超重率37.25%,肥胖率9.5%。BMI指数越高,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相关疾病患病率也越高,人群中高血压患者所占比率最高。结论:该群体超重和肥胖人群已接近总人口的50%,体重问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隐患,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超重和肥胖危害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基于阶段变化理论,探究影响超重和肥胖少年锻炼阶段转变的心理因素,以期达到制定干预对策、促进超重和肥胖少年参加锻炼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均衡决策和强化管理是影响超重和肥胖少年从前预期阶段转向预期阶段的心理因素,均衡决策、意识提高、互助关系是影响预期转向准备阶段的心理因素,自我效能、环境再评价、社会解放、互助关系是影响准备转向行动阶段的心理因素,自我再评价、自我释放、刺激控制、反条件化是影响行动转向维持阶段的心理因素。建议向前预期阶段的超重和肥胖少年阐述锻炼产生的身心效益,建立参与锻炼奖励制度;为预期阶段的超重和肥胖少年提供多元的实质性帮助和精神性支持;充分肯定准备阶段的超重和肥胖少年继续锻炼的自信心;引导行动阶段的超重和肥胖少年正向肯定和积极评价自己的锻炼行为,提醒维持阶段的超重和肥胖少年切勿中断锻炼,谨防锻炼阶段下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初中生形态、生理特点与运动能力间的关系,了解超重肥胖初中生的运动能力特征,为青少年超重肥胖的运动干预方案设计提供指导。方法:对某中学初中生进行测试,筛选出超重肥胖学生,从中选取40名,在正常学生中选取4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身体形态及运动能力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初中生血压偏高;肺活量偏高,但肺活量指数远低于正常初中生;初中生运动能力降低,50m跑,长跑、立定跳等成绩低于正常初中生,而投掷、握力与正常组无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BMI和%BF同50m、长跑、立定跳等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7.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问题突出,需要通过有效途径主动干预。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近年来河南省和北京市、上海市等省、市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检出状况为例,结合生态系统理论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学校干预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学校干预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学校卫生、舆论、体育、信息、心理等方面,从这些方面着手可有效遏制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引入韦伯-费希纳定律、时间自相似和Sigma算法对2010和2014两年全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的调研数据进行再分析。结果发现:(1)从2010到2014年,我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在性别上无拓扑差异,即中小学男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呈自限性过程;(2)从2010到2014年,我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在城乡上有拓扑差异,主要表现为乡村好于城市;(3)从2010到2014年,我国7~18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在时间上产生了拓扑相变,主要表现为城市男生的超重检出率和城市女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而城市男生和乡村男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均维持不变。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乡中小学生群体中只有城市女生肥胖检出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河南省20~69岁人群超重、肥胖和生活方式等现状,分析探讨存在的原因,为大众健身和群众体育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研究对象为河南省3个地(市)20~69岁成、老年人,共计5 770人,用SPSS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男性30~34岁及50~54岁,女性40~44岁及55~59岁人群体质达标率偏低;BMI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且男性大于女性,男性肥胖和超重人群集中在35~54岁,女性则从40岁明显增加,且肥胖人数比2005年明显增多;除睡眠时间外,每周外出就餐次数随年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压力感男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体质达标率偏低和超重、肥胖人群,应加强宣传教育,也作为体育锻炼干预措施实施的重点对象,同时加强中等体力活动,减少静态活动,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欧美国家应对青少年儿童肥胖问题的行动计划的背景、依据、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针对我国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日趋严重的现实状况,建议尽快成立由教育、卫生、体育管理机构牵头的专门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与锻炼行动计划、大力宣传营养科学与食品卫生知识、优化青少年儿童的饮食环境等,希望能为有效遏制我国青少年儿童超重和肥胖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儿童单纯性肥胖越来越多,其身心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儿童健康问题。目前,主要通过行为矫正、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儿童单纯性肥胖。主要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现状、诊断方法、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过去10年,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增长的体重几乎等同于西方人在过去30年增长的体重,超重与肥胖可谓人体的定时炸弹,是看得见的人体健康第一杀手,改善社区居民超重与肥胖体质,应成为新常态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这对提高国民体质、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居民体重质量状况与超重、肥胖的成因及危害,提出全面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构建科学的基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科学减肥运动处方等改善城市社区居民超重与肥胖体质状况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陈磊  施曼莉 《体育学刊》2012,(4):134-139
分析运动后收缩压恢复(PSBPR)与单纯性肥胖(超重)的关系,探索PSBPR延迟作为肥胖(超重)患者新的调控标志物的可行性。将169名志愿者按照身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超重)组(BMI≥24 kg/m2,n=91名)和正常体重组(18 kg/m2≤BMI<24 kg/m2,n=78名)。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一次递增负荷功率车实验,分别测定运动前安静时、运动中以及运动后恢复期的收缩压,以运动后第3分钟的收缩压与运动后第1分钟收缩压的比值(第3分钟收缩压恢复比,rSBPR)超过1.0作为PSBPR延迟的指标。比较两组rSBPR和PSBPR延迟发生率的差别并分析肥胖指数(体脂百分比、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SR))与rSBPR的相关性。结果:肥胖(超重)组rSBPR(男:0.97±0.03;女:0.95±0.05)高于正常体重组(男:0.79±0.02;女:0.80±0.04)(均为P<0.01);肥胖(超重)组PSBPR延迟发生率(男:16.0%;女:23.4%)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男:2.7%;女:4.3%)(均为P<0.01);肥胖(超重)的男性和女性发生PSBPR延迟的危险性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8.0倍和4.6倍。相关分析显示,肥胖(超重)组男性体脂百分数、BMI与rSBPR相关系数分别为0.381(P<0.01)和0.316(P<0.01),肥胖(超重)组女性WSR与rSBPR相关系数为0.402(P<0.01),正常体重组男性体脂百分数、BMI与rSBPR相关系数分别为0.436(P<0.01)和0.310(P<0.01)。结果表明:PSBPR延迟可能是肥胖(超重)患者可调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市城区13646名20-59岁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各项体成分指标及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城区成年人体成分大部分指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女性随年龄增长的幅度大于男性: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0.8%、7.1%,其中男性分别为37.8%、9.0%,女性分别为24.1%、5.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超重和肥胖率也同步增长;同时研究发现男性有44.5%、女性有27.5%属于“隐形肥胖”。与2000年相比,城区成年人大部分体成分指标及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呈增长趋势,男性较女性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13年河北省大学生体质监测的部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揭示河北省大学生BMI与其各项体质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河北省大学生多数学生处于BMI正常范围,且体重指数正常组的体质指标多数高于体重指数偏低或者超重肥胖的组别,偏轻组也较高于超重肥胖组。说明超重肥胖组的各项体质指标的下降与其体重指数过大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内蒙古20-69岁人群BMI特点,采用百分数法评价BMI,寻找超重与肥胖的触发年龄。方法:对5880人数据进行BMI数据分析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①内蒙古20—69岁人群总体、男性、女性BMI分别为24.2±3.48、24.6±3.49、23.8±3.41。总体BMI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高于女性,超重和肥胖...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芜湖市619名肥胖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肥胖儿生成的原因.发现儿童肥胖症成因中,饮食结构影响列首位;其余依次为学习压力过重,无暇锻炼身体;因居住条件限制,活动不足而发胖;家庭遗传倾向.同时,为克服小学生肥胖问题提出了一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石家庄市成年人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分析其体重指数与体脂百分比的关系及对两种方法判定肥胖的比较。方法:测试95例成年人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并用皮褶厚度法计算其体脂百分比。结果:以BMI为标准判定,女性肥胖的检出率为13.3%,男性肥胖的检出率为54.3%;以体脂百分比为标准判定,女性肥胖的检出率为40.1%,男性肥胖的检出率为65.7%。结论:用体重指数和体脂百分比作为不同的诊断方法,肥胖检出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在判定超重与肥胖应将两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review, we examine the original obesity paradox phenomenon (i.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opulations, obese patients survive better), as well as three other related paradoxes (pre-obesity, "fat but fit" theory, and "healthy" obesity). An obesity paradox has been reported in a range of cardiovascular and non-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Pre-obesity (defined as a body mass index of 25.0-29.9 kg · m?2) presents another paradox. Whereas "overweight" implies increased risk, it is in fact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mortality risk compared with normal weight. Another paradox concerns the observation than when fitness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e mortality risk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is offset. The final paradox under consideration is the presence of a sizeable subset of obese individuals who are otherwise healthy. Consequently, a large segment of the overweight and obese population is not at increased risk for premature death. It appears therefore that low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inactivity are a greater health threat than obesity, suggesting that more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increasing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s the main strategy for reducing mortality risk in the broad population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