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量子通信是经典通信和量子力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综述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人们所熟知的量子隐形传态、密集编码和量子密码学,对量子通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量子密码通信是经典密码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本文重点分析自1999年以来美国、日本、瑞典、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量子密码通信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量子密码通信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较大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文章提出了我国在量子密码通信方面的若干研究方向,即更纯的单光子源、高效单光子探测器、防窃听技术、量子放大以及适应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3.
量子通信QKD的效率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子密码被证明是绝对安全的,其核心技术是量子密钥分配(QKD)。本文研究了QKD经典协议的通信效率及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量子态不可克隆体现了量子力学的固有特性,它是量子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量子不可克隆定理,量子非精确克隆,以及量子克隆在量子通信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量子克隆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由于没有实际操纵量子比特的条件,MATLAB以其简便的矩阵操纵手段和强大的科学计算功能,成为通信工程人员和在校学生学习量子通信基本原理的良好工具。给出了量子比特及其测定、量子序列、贝尔态基和常用量子逻辑门的MATLAB语言描述。分析了量子高密度编码原理,给出了MATLAB仿真程序。  相似文献   

6.
量子博弈论是最近几年在国际学术前沿兴赶的由量子通信科技与博弈论相结合的最新成果。经典博弈论是研究在竞争条件下做决策的数学理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而量子博弈论是经典博弈论在量子世界的推广,经典博彝的结果可以看作是量子博弈的子集。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以EPR纠缠为基础,利用隐形传态进行的新的量子通信方案。此方案不需要将携带安全信息的量子位在公共信道上进行传输,提高了通信方案的安全性。而且此通信方案并不浪费纠缠资源,用于通信的粒子间的纠缠可重复使用。同时,检测偷听者需要对比更少的量子位。  相似文献   

8.
介绍以光学系统来实现量子密码通信的原理和实验。以双狭缝量子干涉实验为例说明光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现象。简要介绍纠缠光子对和Bell不等式,重点介绍BB84和B92两种协议的编码原理和密钥分配过程,扼要介绍量子传态。分析了量子密码的实验发展现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201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青年)评审中,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员彭承志由于在量子通信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脱颖而出,摘得陈嘉庚科学奖(青年)一数理科学奖。评审组认为,他“在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研究方面做出的系统性工作推动了量子通信向实用化方向发展”。获奖后的彭承志认为“对量子通信实验研究的奖励,代表了国家和社会对整个领域的关注与肯定”。  相似文献   

10.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量子通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领域。量子通信这门学科已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验,并向实用化发展。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纠缠态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量子纠缠态和纠缠度的概念,并给出了直观的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2.
量子纠缠态是一种重要而有用的物理"资源",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量子通信中,信息的处理离不开量子态及其演化。量子纠缠态是各种量子态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它用于检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实现量子通信的重要信道,所以纠缠态的制备和操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探讨了腔量子电动力学(腔QED)的理论方案,在给出量子纠缠态的定义和度量的基础上、理论上实现了在共振相互作用腔QED中两原子纠缠态和多原子纠缠态的制备,并简要介绍量子纠缠态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量子计算纠缠和量子比特的基本概念,系统阐述了几种主要的量子算法:Shor算法———大数质因子分解的量子算法;Grover搜索———无序数据库的搜索;Hogg搜索———高度结构化搜索。在对量子计算基本理论和量子算法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在量子计算实验方面起重要作用的二种体系:核磁共振、腔与原子体系。  相似文献   

14.
量子纠缠及其度量在量子通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采用一种量子纠缠的计算方法--Negativity,推导得到了二参量两体高维量子系统Negativity的一般解析表达式.此方法的优点是计算方便,物理意义明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个x型态两量子比特由量子谐错测定的量子关联动力学特性的解析解和数值解,并与纠缠进行比照,指出了共生纠缠度与量子谐错间的差别,得到共生纠缠度出现纠缠突然死亡(ESD)处量子谐错不会.也指出了对于所研究的模型,用量子谐错量度量子关联比用共生纠缠度更具鲁棒性.进一步说明了量子谐错也反映了量子关联在系统AB和ah间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The bipolaron in bulk materials has been ex-tensively discussed in the past decade. With morerecent advances in the creation of nanocrystal withstrong ionic coupling (Hudgins et al., 1997), onenatural problem is that the effect of bipolarons insome quantum low dimensional systems with ef-fective electron-phonon coupling is very strongowing to the confinement. This problem is alsorelevant to the proposal of the bipolaronic mecha-nism for pairing in CuO2 plane (quasi-tw…  相似文献   

17.
The authors used Landau-Pekar variational method to investigate a strong-coupling singlet optical bipolaron in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of quantum confinement.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configuration changes from quantum dot and wire to well,confinement shows different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a bipolaron.In contrast to a bipolaron in a quantum dot or wire,the binding energy of a bipolaron in a quantum well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onfinement,indicating that confinement favors bipolaron formation in a quantum well.  相似文献   

18.
将电磁场分为经典背景场加上扰动部分,得到扰动电磁场的作用量。利用Faddeev-Popov方法,我们给出在经典电磁场背景下非对易量子电动力学的费曼规则。传播子函数非对易修正表明光子的质量依赖于动量与外场。我们还计算了对易理论中不存在的经典电磁场对光子散射过程的不变振幅。该结果可以用来检测非对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Feynman variational path-integral theory was used to obtain the ground-state energy of a polaron in a quantum well in the presence of a Coulomb potential for arbitrary values of the electron-phonon coupling constant α.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ergy shift was more sensitive to α than to the Coulomb binding parameter (β) and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effective quantum well widthl Z. It was interesting that due to the electronic confinement in the quasi-2D (quantum well) structures, the lower bound of the strong coupling regime was shifted to smaller values of α. Comparison of the polaron in the quantum well with that in the quantum wire or dot showed that the polaronic effect strengthened with decrease of the confinement dimension. Project (No. 19804009)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