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妇女运动蓬勃开展,女性社团、女性报刊是妇女运动开展的重要标志。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前,女性团体达40余个,女性报刊达30余份。如女性社团有中国女学会、共爱会、女青年会等;女性报刊则有《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等。北京地区最早的妇女报刊《北京女报》和妇女社团"中国妇人会"  相似文献   

2.
最早法国桦榭集团总裁将女性杂志定位于女性消费类杂志,也称作女性时尚杂志,而国内对于女性杂志的界定,-直是"妇女报刊"的概念和"女性时尚杂志"的概念并行使用."妇女"基本是个政治词汇,而非描述性词汇.这是因为"妇女"这个概念代表了男性和女性在经济上、政治地位上和性别上的平等权.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市妇女联合会编辑的《北京妇女报刊考(1905—1949)》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北京妇女报刊考》编排得实用。它既无前言,也无名人题词,而是以两万余字的《总述》作序言;书首有目次、例言,书未有后记;书中各篇均以其创刊时间先后为序,并冠以序号,以便利读者。两个附录,也颇具特色。附录一是《北京妇女报刊待访录》,汇集了已佚报刊18种,留待后人继续查访。附录二是《报刊名索引》,分别依音序和笔画,把该书中提到的报刊(包括待访录)  相似文献   

4.
1905年创刊的《北京女报》不仅是北方地区最早的妇女报刊,而且是当时全国独一无二、前所未有的妇女日报,就近代北京妇女报刊而言,《北京女报》更是开山之祖。  相似文献   

5.
姜纬堂在《北京妇女报刊考·总述》中这样界定妇女报刊":凡研究、讨论妇女问题,反映、指导妇女生活和斗争者,即是。"[1]3相对于女性文学在界定时的模糊不清、颇多争议,这一定义对妇女报刊的行为主体、基本性质、面向对象等问题忽略不计,主要以反映的社会内容为区别指标,势必引起一些疑问:妇女的解放和斗争是近现代最热门的社会话题之一,多数报刊都曾涉及妇女  相似文献   

6.
1905年8月,一份旨在提倡女学、倡导妇女文明生活的妇女报纸——《北京女报》在北京创刊。这是北京历史上创办最早的妇女报纸,也是全国第一份妇女日报。该报作为大众传媒,承时代洪流,热情宣扬改良思潮,积极介入社会公益事业,对推动北京地区的妇女活动尤其热心。《北京女报》温和改良的姿态为其赢得了较为广泛的读者,其参与的社会活动更成功扩大了报纸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15年9月,<新青年>(1917年初落足北京)问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9年五四狂飙席卷全国.这场极其伟大的,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于中国妇女运动,其意义亦十分重大.它为中国女性推开了一扇门,一扇因长久闭锁而凝滞、厚重的大门.仅就北京女性报刊而言,其量、其质均远超于前,在北京女性报刊发展史中堪称发达时期.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女性进入公共浴室洗澡已司空见惯,但这对于百年之前的广大女性而言却是可望不可即之事。1914年北京第一家女性浴室的出现打破了女子只能深居家中"盆浴"洁身的局面,为女性的解放开辟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9.
在3月29日举行的《北京妇女报刊考》首发式上,史学界的专家学者给予它很高的评价,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北京师范大学72岁的老教授刘乃和说:“这是一部层次分明,有研究深度,全面而细致的专著,有历史价值,资料价值,实用价值,对子孙后代具有保留价值。”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方汉奇认为,该书对填补我国新闻史研究中的两个空白,“一是中国妇女报刊史的空白,一是北京报刊史的空白”大有裨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完所教授丁守和、  相似文献   

10.
姜卫玲 《新闻知识》2012,(10):95-96
1898年《女学报》诞生,开创了我国知识女性办报的先河。其后,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国初年女子参政运动三个时期,早期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女性积极投身报刊活动,掀起了女性报刊创办的高潮。这些由知识女性创办、发行或者参与,以"研究、讨论妇女问题,反映、指导妇女生活和斗争"①为主要内容的报刊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社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方文献及其报刊索引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及其报刊索引的发展历史。论述了北京地方文献及其报刊索引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日益临近,美国网络、特别是依托传统大报刊的网络媒体,利用网络传播无国界的优势,用越来越多的北京奥运报道来吸引受众注意力。美国媒体对于奥运报道有相对较长的时间;也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请读者随着笔者的鼠标一起进入美国三大报刊(《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网络版的页面,看看他们是如何关注北京奥运会的。  相似文献   

13.
妇女报刊对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报刊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或隐或显地对受众起着引导作用,从而塑造了女性独立、乐观、开放、追求发展的心理状态,提高了女性的综合索养.本文就妇女报刊对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试论早期妇女报刊对新女性身份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二十世纪初的早期妇女报刊如何通过示范式传播,为广大女性进行了新女性的身份建构,使传统女界逐渐认同新时代的女性身份.文章认为,二十世纪初妇女报刊建构新女性身份的主要方法是示范,表现形式有三种:话语示范、实例示范、直观示范.  相似文献   

15.
金台书院是北京早期的名校之一,是北京历史上"窦氏书院"、"首善书院"、"潞河书院"等二十多座书院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书院,在北京教育史上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金台书院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笔者曾在这里读了四年小学.  相似文献   

16.
6月17日,运行了20多年的北京游乐园正式停业了.北京交通集团并就公交站名"北京游乐园"更名,向市民征集意见.经过"Pk",同意保留现站名的1106票,更名为"龙潭湖公园"的1123票.经研究,决定将北京游乐园站改名为龙潭公园站,考虑到市民的心理因素,现站名保留三个月,2010年10月开始启用新站名.这样北京游乐园就将彻底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与现代剧烈冲突的清末,妇女报刊的兴办发轫于戊戌维新时期,推波于辛亥革命时期,是与戊戌变法思潮和辛亥革命浪潮相伴而生并随之潮起潮涌的.清末妇女报刊的兴办,与是时女权思想的历史性发展直接关联,成为唤醒和解放妇女不可或缺的舆论宣传工具.作为社会变革重要组成部分的妇女报刊,其打破了封建社会的传统女性观,有力地促进了妇女身份认同的转变,并对是时中国社会的变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方妇女报刊、妇女解放运动的逐渐崛起,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面对的民族危机以及首次国人办报的热潮等因素都为中国近代妇女报刊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传教士以及维新派为广大妇女传播的新思想和观念也为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1898年中国近代意义上的首份妇女报刊得以诞生。这份报刊意义重大,是我国妇女力争自由和思想解放的载体,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按时间顺序分别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抗日战争四个阶段对中国近代妇女报刊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中找出妇女解放思想对当代女性报刊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据悉,中国版协妇女读物出版研究委员会定于今年10月16日至24日在北京、泰安两地举办“海峡两岸妇女读物与妇女形象研讨会”。该会议将是近年来海峡两岸妇女读物工作者一次较大规模的聚会。大会拟邀请海峡两岸著名女作家、出版界知名人士、妇女报刊总编辑等约四十余人参加。此次大会中心议题是“理想女性与妇女读物”,与会人员将就妇女读物中的妇女形  相似文献   

20.
陈愈超 《传媒》2003,(11):58-58
以上数据为北京开元策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从第三方的角度,连续独立进行的《北京报刊零售市场监测》调查项目中的部分内容。该项调查依据2003年7月3日一9日的固定报亭清查结果1393个进行抽样,样本按照行政分区的原则,根据不同城区报亭的分布密度,按额定比例(10%)抽样,共获取142个调查有效样本。调查自2003年7月11日开始,至7月16日结束,以统一问卷,调查员面访的形式进行,共调查了30余种类别的188种报刊。 注1:电视类报刊排除随北京青年报赠送部分以外单独的销售数据。北京报刊零售市场不同类别报刊平均期销量前三名汇总对比@陈愈超$开元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