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医药科技期刊的社会属性分析其社会责任,认为医药期刊应全面履行制止学术不端、继续医学教育、患者教育、突发事件报道、参与医疗体制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引领学术发展等社会责任,并提出了践行相应社会责任的方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全面践行医药期刊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从医药科技期刊的社会属性分析其社会责任,认为医药期刊应全面履行制止学术不端、继续医学教育、患者教育、突发事件报道、参与医疗体制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引领学术发展等社会责任,并提出了践行相应社会责任的方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Reed Elsevier等国际典型学术出版商的调查分析,从员工、用户、社区、供应商和环境等利益相关主体的角度构建学术出版商社会责任的框架结构,将其社会责任细化,并对其基本的社会责任、独特的社会责任、必须履行的和重点关注的社会责任进行了探讨.在对这些学术出版商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学术出版商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在履行学术交流这一重要责任方面存在着较大不足。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探索一种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提高传播效率的学术交流方式。《沉积学报》近年来通过新媒体社交平台,召开多期在线学术研讨会,不仅带动了期刊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加推动了期刊学术品牌的建设。在线学术研讨会是一种以期刊为主导的新型知识服务产品模式,也是一种科技期刊的增值服务内容,对推动学科建设、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线学术研讨会作为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学术交流的新方式,其传播效果、选题内容、模式规范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何文义  曹渝 《出版科学》2015,23(3):38-41
科技期刊是科学知识与科技成果传播与分享的重要平台,是现代科学研究和社会建设的知识源泉.科技期刊编辑是实现科技期刊功能、价值的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因此,履行并实现科技期刊责任伦理是科技期刊编辑的重要伦理内涵,科技期刊编辑应按照责任伦理原则的要求对读者、期刊和社会负责.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报告》《中国传媒社会责任研究报告》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新闻书店·融媒汇书吧召开。两份报告是中央级公益性研究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重点研究课题,为传媒业转型创新、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郑荣 《出版广角》2018,(15):41-43
学术期刊承载着思想传播与智力供给的双重责任,是学术话语的引领者和风向标.要建构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期刊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须坚持以中国社会实践为本体指归,以打造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为理论指归,以辩证统一观为方法指归,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指归的选稿与用稿原则.这样才能为真正建构中国标志性的学术概念,实现学术话语的本土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王艳 《出版广角》2016,(23):25-27
在转企改制的大背景下,以知识密集、文化密集和资源密集著称的出版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不能减弱,应不断加强.因为出版企业只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转型升级.出版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其所倚重的以编辑为核心的出版人才队伍尽到社会责任,反过来对出版人才的培养又会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这无疑是一种充满了双赢智慧和现代契约精神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余秋胤 《新闻世界》2011,(11):193-194
新闻媒体是整个社会的嘹望者,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对整个社会进行监督。媒介伦理学认为社会的整体堕落是因为新闻媒体未能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究竞肩负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为什么会失职于社会大众,又该怎样履行社会责任是本篇论文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策划《规范抗栓专栏》为例,强调:科技期刊要关注行业内的热点问题,体现期刊的社会责任;结合期刊自身特点,创立新栏目,在提升期刊水平、吸引读者的同时,用学术带动营销,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期刊应承担起推动科技发展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关卫屏 《编辑学报》2008,20(4):374-374
提起"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往往尤为敏感和关注.科学技术期刊作为传播媒介的一员,是否也应当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科学技术期刊不仅承担着同普通大众传播媒介共有的社会责任(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服务),而且由于科学技术期刊报道内容的特殊性,还承担着特有的社会责任--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我认为科学技术期刊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谭果林 《编辑学报》2012,24(1):16-18
在分析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内涵及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影响科技期刊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性的原因。认为在期刊改革中应根据科技期刊的特点对其主办单位分别实行不同的管理机制。就加强科技期刊主办单位社会责任提出相关建议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包括体育学术刊物在内的学术研究刊物都理应恪守学术道德并倡导学术批判.学术批判应是促进体育学术研究走向繁荣的有力武器.在社会转型期,体育学术期刊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端正的态度,创造自由的学术空间;倡导学术批判,发挥期刊促进学术研究的导向作用;培养学术批判共同体,维护更开放和宽容的学术生态环境,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促进体育学术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高校科技学术期刊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总结《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经验,通过以人为本、注重事故发生过程的安全评测,澄清事实、稳定大众情绪,担当媒体角色、预警季节性安全隐患,关注业内热点,为国家重大项目献计献策等途径实现高校科技学术期刊履行社会责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如何革新服务理念,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是图书馆界必须关注的问题.文章以河南省图书馆阅读课活动为例,针对新时期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社会责任进行研究,对促进公共图书馆革新服务理念、履行社会责任有参考与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于期刊来说,编校质量是出版物质量的基础,是内容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可以确保期刊稳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到作者对期刊的评判,是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应该始终遵循的原则性问题。编校质量对于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编校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作者投稿阶段、内容录入和排版阶段、编辑阶段和校对阶段等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编辑人员高度重视。本文针对提升期刊质量展开论述,分析了影响编校质量内容的因素,并且针对提高编校质量提出了改进措施。出版单位需坚持“三审三校一读”制度,培养一批专业的期刊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期刊编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学术规范,牢记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的责任与使命,进一步为提高期刊编校质量履行个人岗位责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 保障公众平等、低成本的知识获取成为学术出版商主要的社会责任之一。理清学术出版商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学术出版商应如何推动公众的知识获取, 为学术出版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对Reed Elsevier等国际四大学术出版巨头的调查, 总结学术出版商推动知识获取的实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学术出版商如何推动知识获取提出建议。[结果/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 发现学术出版商在推动个人、机构和国家的知识获取方面确实做出了一些努力, 但是也存在信息公平、免费资源相对较少、涉及范围比较有限等问题。笔者认为, 学术出版商应在保障公众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加强社会公共知识建设、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信息鸿沟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8.
李晓明 《北京档案》2016,(11):25-26
本文针对近年来档案学核心期刊数量连续锐减的现象,认为其根源在于档案期刊的学术责任缺失.并据此从学术论文和非学术论文数量比例失衡、体例不规范、发稿周期较长等学术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入手,提出加快观念更新,提高对档案期刊学术性的认识;科学地调整档案期刊的载文类型,提升文章转引率;建设好编辑和作者两支队伍,促进学术交流;增强学术性和专业性,提升办刊特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何永艳  梁倩  蒋巧媛 《编辑学报》2016,28(3):264-265
编委是期刊重要的学术资源,对于提高期刊质量和扩大期刊影响力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期刊编辑部既要强调编委的责任和义务,还要注重为编委提供人文关怀,充分肯定编委对期刊发展的贡献,激发编委参与办刊的热情,才能使期刊与编委达到双赢,营造共同发展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20.
聂兰英  余斌 《编辑学报》2021,33(5):580-583
针对我国临床医学类期刊实现真正意义上"专家办刊"的现实困难,探讨通过成立学术工作坊实现临床医学类期刊与临床科室合作办刊的模式及效果.模式包括:重点学术工作坊策划、组织重点刊;共同举办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及技术扶持;学术工作坊负责扩大杂志的征订及广告业务,并享有稿件"快速通道"等权利.通过合作办刊取得了以下效果:提高了期刊的学术质量;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基层骨科进行学术扶持、技术支援,承担了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提升了学术工作坊在当地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