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是座山城,楼依山建,山陡楼高,形成山上有山、楼上有楼的重重叠叠的壮观景色.每当华灯初上,整个城市高低错落,漫山灯火,好一派山城独有的奇丽景色.  相似文献   

2.
吴姑城     
在普兰店中部星台镇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座小小的山城,最早称作巍霸山城,后来人们又叫它吴姑城,是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亦是大连市的一个风景名胜之地.  相似文献   

3.
一、通电作为电报类公文 通电,就是面向广大范围公开拍发的电报。电报类公文有通电、贺电、唁电、指示电和普通电报等。通电是电报的一种。电报,在中国出现于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因为传递信息快捷,许多军国政要的处理都开始采用电报,但当时只把电报看作是正式公文的先行抄件,在效力与责任上不如正式公文。北洋政府时还规定,遇有紧急公务,可以拍发电报,但强调如须补具正式公文,仍应补具。直到1942年国民政府在《公文程式条例修订草案》中才规定:“各类公文程式,如时间紧迫时,得以电或代电行之”。并没有提出补具正式公文的要求,这才把通电、唁电、指示电等一系列电报视为正式公文。  相似文献   

4.
凤凰山山城位于凤城市东南郊三公里处的凤凰山东侧,是高句丽时期著名的山城。  相似文献   

5.
倒金字塔结构,这是一种新闻写作方法,就是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次要的放在后面。这种写作方法的出现据说与电报有关,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战地新闻记者开始用电报发新闻,而电报经常会中断,所以先写最重要的事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神山浮来     
在莒县城之西9公里处,有一座苍郁葱茏、蜿蜒起伏的山峦,这便是闻名遐尔的浮来山,其海拔298.9米,面积3平方公里,山不高而秀,景不繁而奇.多少年来,它以特有的灵秀、清雅的风姿和得天独厚的名胜古迹,吸引着众多的游客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分析考证法,对《点石斋画报》中两篇关于电报的图文进行分析考证。《电报飞传求保卫,星轺移指壮声威》一文,首次以图片配文的形式报道了李鸿章阅读关于朝鲜兵变电报的情形;《谣言宜禁止》一文首次报道"炼魂魄成气以传电报"的误解。《点石斋画报》的科技图画加上文字说明,以最直接的方式表明了,在电报技术引进之初军政上层和普通民众对电报技术态度的差异,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的传播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传播过程中的阻力,开辟了科学普及的新道路,竖起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视觉信息传播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赵玉梅 《历史档案》2006,(1):134-136
近代中国创办电报始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之后陆续在全国修建了多条电报线路,初步形成网络。用大学士李鸿章的话讲:“窃惟中国电报创设未及十年,现已东至东三省,南至山东、河南、江苏、浙、闽、两广,缘江而上至皖、鄂,入川、黔以达云南之极边,东与桂边相接,腹地旁推,交通几于无省不有,即隔海之台湾,属国之朝鲜,亦皆遍设。”光绪十一年,李鸿章、盛宣怀等人开始修建奉天至吉林直达珲春电报电线工程。有关这一工程的档案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吉林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全宗中,兹浅述该工程始末。  相似文献   

9.
电报与情书     
一提起写短文,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电报。是的,为了图快省钱,电文要短,要拟得简明扼要,让收报人看得清楚明白,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电报从形式上看,短是短了,但并不能因此就说它是最好的短文。真正称得上好的短文,我以为除了应具备电报短的形式外,还必须具有情书感人的内容。情书的特点在于一个“情”字。大凡给情人写信,总是字斟句酌,千方百计取悦对方,以己之情拨动对方心灵之弦,引起感情上的  相似文献   

10.
早期电报档案缺失之谜清朝政府在光绪五年(1879年)开设电报,而现存电报档案却起自光绪十年。光绪五年到光绪十年的电报档案,多少年来从未有人见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出版公布这部分档案时,组织力量,多方查找,历试诸方,均无所获。最后工作人员翻阅了大量资料,终于揭开谜底,水落石出。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在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电报25年以后,英国违反清政府的规定,在上海秘密开通电报,电报就这样传入了中国。光绪五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与大沽海口炮台之间架设电线,试通电报,这是中国修建的第一条电报线路。接着又开通了津沪电报线路,并…  相似文献   

11.
走进沂蒙山区,你就会发现有一种奇特的地理特征,许多山,在接近其顶部的地方,皆环绕着一条陡峭如削的石带,有的延绵数十公里,有的仅数百米。石带上面是较为平缓、略呈圆形的山峰。这种象戴着一顶帽子似的山,就是沂蒙山区特有的地理特征——崮。《辞海》对“崮”(gu)的解释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的山,山东中部山区多用作地名。沂蒙山区多“崮”,素有七十二崮之称,其实有百崮之多。据地质勘查,沂蒙山区是在中生代侏罗纪晚期的燕山运动和新生代第三纪的喜马拉雅这两次地壳运动中形成的。在激烈的地壳运动中,由于岩石沿着断层垂直错动,形成无数地垒…  相似文献   

12.
应毛泽东之邀苏派专家赴华1948年5月中旬,我被叫到苏共中央委员会,斯大林和我谈了话。他拿着一封刚刚收到的毛泽东的电报叫我看,这封电报的内容我至今仍几乎一字不漏地记在脑子里。毛泽东写道,中国共产党在武装斗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他又  相似文献   

13.
“沁州黄”是谷子的一种,产于山西沁县一带。沁县占为沁州,“沁州黄”因之而得名。 沁县县城东南,有一座神奇的山峰——檀山。檀山挺拔、灵秀,高高耸立在沁州大地。檀山之胜,在于它的气势。站在檀山,环视四周,九峰围列,起伏多峻崛之势;八角回环,崎岖尽冈峦之险。檀山的“八角九顶”之美,远近闻名。 相传,几百年前,居住在檀山寺内的一位和尚远离村落,每天在诵经颂佛之余,常走出寺庙,在山上转悠。那年沁县大旱,土地龟裂,山上田野里的庄稼全都早死了。唯有檀山寺外的野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网络媒体发布的网络新闻已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迅速占领市场,网络传播也已经成为与电视传播、报纸传播并驾齐驱的一种传播途径。然而,在网络新闻迅速发展的同时,新闻炒作之风也刮向了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而网络上某些针对受众群体而特意进行的新闻炒作,在众多领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5月举行安殡时,正在欧洲考察的徐树铮用电报发回挽联: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网络媒体发布的网络新闻已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迅速占领市场,网络传播也已经成为与电视传播、报纸传播并驾齐驱的一种传播途径。然而,在网络新闻迅速发展的同时,新闻炒作之风也刮向了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而网络上某些针对受众群体而特意进行的新闻炒作,在众多领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在武汉东湖的西北岸边,有一小山丘,湖水环抱,一条满是葱翠松柏的小道,沿台阶上行,九女墩就位于山丘的顶端。说是“墩”,其实前方是几个立体大石柱组成的纪念碑,何香凝亲笔题写的九女墩几个大字醒目而娟秀。碑的正后方是一座芳草覆盖的圆坟,埋着不知姓名的九位女性忠骨。九女墩既然是座坟墓,为何不叫“九女墓”,而称为“九女墩”呢?原来这里面有一段悲壮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清末,电报通讯技术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外商电报公司垄断了中国的国际电报通讯利权。1886年,吉林电报线开始建造后,中国电报局总办盛宣怀积极推动中俄电报线在东北边境相接,计划另辟一条国际电报通讯线路,以挽回部分国际电报利权。因外商电报公司的阻扰及俄国的苛求,中俄接线交涉历时数载,至1892年两国才最终签订接线条约。1893年,中俄两国电报线在东北边境相接后,中国电报局收入明显增加,对清末电报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昆明 《档案天地》2014,(4):28-31,10
正八路军总部发来的嘉勉电报1939年冬季的一天,129师司令部收到八路军总部发来的一份嘉勉电报:刘师长转宗大队长书阁及全体指战员:该营长不忘祖国,义旗高举,率部反正来归,至堪嘉慰。日寇以华制华之毒计,在军事上又受一严重打击,暴露其欺骗愚蒙政策陷于破产;我不愿当牛马之炎黄子孙,  相似文献   

20.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9天内连续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共商国家大计”,对于蒋介石的意图,毛泽东、党中央十分清楚。要不要理他呢?中共对争取和平有着真诚的愿望,对时局也有清醒的认识,但是一般善良的人们特别是国统区的老百姓,是不了解蒋介石的真实意图的。1945年8月22日《大公报》发表评论说:“日前得知蒋主席致毛先生的寒电(指8月14日第一电报),大家为之兴奋,希望由此启开政治解决之门。现在又读到蒋主席致毛先生哿电(指8月20日第二次电报),更感到一片祥和之气,真使人既感慨、又兴奋。”评论称蒋介石的电报“蔼然诚坦,溢于言表”。又说:“我们相信全国同胞的心情都与蒋主席相同,殷切盼望毛先生不吝此一行,以定国家之大计。”上述言论,反映了人们的良好愿望,期望中共顺从民意;如果不去,无以揭穿蒋介石的阴谋,这是促成毛泽东应邀前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