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洋洋  王勇 《科教文汇》2013,(22):151-152
本研究通过对参加中长跑训练备战福建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的10名大学生(男)运动员训练前后身体成分、心血管、心肺功能等生理指标的观察,探讨耐力训练前后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本研究将以耐力训练对大学生心肺功能及身体成分等方面的影响作为依据,为进一步科学指导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婵  王晓艳 《科教文汇》2024,(5):181-184
随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心理学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以正念训练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模式,已经被医疗、教育、工作场所广泛采用。将正念训练整合到大学生心理教育中,使其发挥自身优势,能够帮助大学生在身心调节的基础上全面成长。该文对正念训练的基本要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且提出了正念训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和融合的模式,以期为正念训练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理论基础和可借鉴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国家为培养现代创新创业人才,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我国实施多年,已经形成了学校、地方、国家三级体系。作为计划实施对象主体的大学生对计划实施的"满意度"是衡量计划实施效果和质量的主要依据,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的"满意度"是高校大学生对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满意程度"的量化描述。通过对参加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大学生对项目实施的"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大学生对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满意度"总体上"较高",但也存在一系列影响大学生"满意度"的项目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和大学生们的诸多意见及建议,将为学校继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项目管理改革提供量化实证依据,进一步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当代大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习任务、训练时间等条件,对白城师范学院初级水平游泳运动员进行了速成训练实验,旨在探索初级水平大学生游泳速成训练思路与规律,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本质功能.通过阐述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对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了初步探索.最后,对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环境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项目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对高校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认识和思考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科研训练是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民族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探讨了民族高等院校如何通过科研训练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总结了基于教师科研项目的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耿俊杰 《科教文汇》2012,(10):164-165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和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团体心理训练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介绍了团体心理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对团体心理训练在实践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训练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北京某高校"智慧星火"案例分析表明,科研训练提升了大学生的学术水平、创新思维、合作能力、调研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活动流程、评比规则、导师指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科研训练的效果.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参与科研训练,高校要规范并推广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其就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徐丽 《科教文汇》2008,(36):202-202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对部分大学生的走访发现,健美训练已经成为大学生修塑形体的首选方法,但是,在认识上和训练上仍然存在错误的认识。本文主要从形体美的概念、大学生对形体美的认识以及修塑健美体形的训练学和营养学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为大学生修塑健美体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作为科研工作和科技创新主力军的研究生,其科研创新能力不仅关乎教育培养质量,更与国家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创新竞争力息息相关。根据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基本技能训练为引导,以基本工具掌握为基础,以例会工作汇报为抓手,分阶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辨能力,能够探索一条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袁乐  周玉华 《科教文汇》2012,(18):134-135
长学制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其成为高素质临床医学专门人才的重点,作者通过分析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准导师培养、科研小组、创新平台、激励机制等多种培养方式,探索如何有效地促进长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广东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省级基地所开展的"工业设计+TRIZ"课程体系研究与培训实践探索,建立一套基于TRIZ的工业设计人员创新力培养体系,包括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创新力培养目标、三阶段创新力培养课程计划、"讲-练-评-访"四步创新教学模式等核心板块,并通过打造专业化"工业设计+TRIZ"师资队伍、搭建"三位一体"资源协作平台、推行"工业设计+TRIZ"常态化分级认证制度等措施,为工业设计人员创新力培养全过程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实训教学是培养具有大工程背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西安科技大学三坐标测量实验室的实训教学,探讨了三坐标实训教学的新目标,并以非机械专业2个班的学生及机械专业4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运用多层次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另外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出勤,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及课堂表现,实验数据处理及实验报告等按比例综合累加的办法确定最终成绩,最后将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运用多层次实训教学的学生成绩比运用传统实训教学的高,因此多层次实训教学体系在三坐标测量实训教学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张静一  刘梦 《科研管理》2020,41(7):271-274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代表国家级水平的科研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中心,既要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要出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以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探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的模式,包括牵头建立跨院系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培养学术带头人;经费进修双保障,培养青年学术骨干;重视博士后培养,形成后备青年学术骨干梯队;积极引进有国外研究经历的优秀人才;国际化办学培养研究生。通过以上模式,凝聚、吸引和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内大型军工科研机构的管理属性和经济特征,研究了职工培训在其组织中的战略地位、功能和特点,提出了其基于履职胜任能力的职工培训模型和对应组织创新和学习不同阶段和类型逐级提升的职工培训模式.对推动大型军工科研机构的职工培训和事业发展具有直接的意义,对大型国家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系统推动其培训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研基地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搭建依托科研基地的人才培养平台,充分发挥科研基地在软硬件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将科学研究工作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对于丰富高校教学工作内涵,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科研基地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更好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国家做好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对中医涉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河北是中医药大省,但中医涉外人才严重缺乏,目前此类人才培养在我省还是空白。河北医科大学是河北省唯一一所中医专业教学单位,为了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更广泛地走向世界,本文试就中医涉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我省中医涉外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尽早解决我省中医涉外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G企业的研究院是其所在企业集团产品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中心,建有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平台,与研究型大学或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后,在乳制品营养、食品安全控制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研究,构筑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发体系。G企业立足于企业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博士后培养管理组织体系,充分利用政府、高校、海外资源,注重协同创新,在博士后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iscusses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of concept mapping techniques for assessing knowledge manager learning needs and develop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training programs and courses. The research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seven concept map templates completed by 13 KM students during a 15-week higher education course. The study found that concept maps can provide a useful real-time feedback mechanism for knowledge managers undergoing structured learning, while enabling instructors to determine what KM practitioners require from their training and education. Additionally,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knowledge managers require a balance of foundational KM principles, concepts and methods coupled with examples of real-world implementations, tools and measures. The results also identify concept maps as a valuabl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technique for individuals engaged in the practice and process of training knowledge manag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