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5.上海卷     
1.若n=(-2,1)是直线l的一个法向量,则l的倾斜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相似文献   

2.
判断直线与曲线的关系问题 例1 点P(x0,y0)在椭圆x^2/a^2+y^2/b^2=1(a〉b〉0)上,x0=acosβ,y0=bsinβ,0〈β〈π/2,直线l2与直线l1:x0/a^2+y0/b^2=1垂直,O为坐标原点,直线OP的倾斜角为α,直线l2的倾斜角为γ.  相似文献   

3.
基础篇 课时一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方程诊断练习一、填空题1.过点 A ( - 2 ,a)和 B( a,4 )的直线的斜率是 1,则 a的值是 .2 .直线 l1的斜率为 3,直线 l2 的倾斜角是直线 l1的2倍 ,则直线 l2 的斜率是 .3.直线 l过点 ( - 3,2 ) ,且方向向量是 a =( 2 ,- 3) ,则 l的一般式方程是 .二、选择题4 .下列命题 :( 1)直线 l的倾斜角是α,则 l的斜率是 tanα;( 2 )直线的斜率为 k,则其倾斜角是 arctank;( 3)与 y轴平行的直线没有倾斜角 ;( 4)任意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 ,但不是每条直线都存在斜率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 A ) 0 .  ( B)…  相似文献   

4.
张亮 《高中生》2014,(9):32-33
一、一题多问,巩固“双基” 例题已知直线Z过点P(1,2),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①直线l的倾斜角为π/2;  相似文献   

5.
一忽视“斜率不存在”致错例1 已知两点M(-3,4),N(3,2),过点P(2,-1)的直线l与线段MN有公共点.求直线l斜率k和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错解:∵kPN=(4-(-1))/(-3-2)=-1,kPN=(2-(-1)/(3-2)=3 ∴直线PM的倾斜角等于(3/4)π,直线PN的倾斜角等于arctan3. 由图1知.直线l与线段MN有公共点,则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1≤k≤3;直  相似文献   

6.
误区1忽略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例1直线l经过点P(-2,1),且点A(-1,-2)到l的距离等于1,求直线l的方程.  相似文献   

7.
关于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常会出现五类题型,下面归纳例析,以提高同学们的应对能力. 一、利用倾斜角和斜率定义进行判断 例1 若直线l的方程为y =xtanα+1,则(). A.α一定是直线l的倾斜角 B.α一定不是直线l的倾斜角 C.π—α一定是直线l的倾斜角 D.α不一定是直线l的倾斜角.  相似文献   

8.
强化主干课时一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方程诊断练习一、填空题1.过点A(-2,a)和B(a,4)的直线的斜率是1,则a的值是.2.直线l1的斜率为3,直线l2的倾斜角是直线l1的2倍,则直线l2的斜率是.3.直线l过点(-3,2),且方向向量是a=(2,-3),则l的一般式方程是.二、选择题4.下列命题:(1)直  相似文献   

9.
一、利用定义、数形结合求解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准确找出直线的倾斜角并求解. 例1 求过原点且与圆(x-2)^2+(y-1)^2=1相切的直线的倾斜角.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随着参数的不同,同一直线的参数方程也不同.过定点M0(x0,y0)、倾斜角为α的直线1的参数方程为{x=x0+tcosα,y=y0+tsinα(t为参数),我们把这一形式称为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其中t表示直线l上以定点M。  相似文献   

11.
1.倾斜角“漏失”。丢了直线 例1已知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3,  相似文献   

12.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概念;掌握有关倾斜角和斜率计算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过点P0(x0,y0),倾斜角a的直线参数方程为这里不妨称它为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式,t、|t|分别等于有向线段的数量和长度.用直线参数方程解有关距离问题十分简便,但又极容易出错,下面通过辨析三道题的解法来说明用t解题的三个注意点.例1如图1,经过椭圆内一点A(1,1),作直线l与椭圆交于P、Q两点,使A为线段PQ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错解设l的参数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为因为点A是线段PQ的中点,故t;一l。,即山一t。一0,于是有整理为(4sho十C0s叶’十n(拓,n’。十。os’叶一0.此三角方程无解,所以不存在这样的直线l,故本…  相似文献   

14.
1.十个假命题 (1)若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此直线的斜率为tanα. 反例 当α=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相似文献   

15.
魏明志 《数学教学》2008,(10):10-12
高中二年级数学课本(上海二期课改教材)解析几何部分有这样一道例题:已知直线l:y=kx+1与两点A(-1,5)、B(4,-2),若直线l与线段AB相交.求k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6.
2010年高考四川卷理科第20题: 已知顶点A(-1,0),F(2,0),定直线l:x=1/2.不在x轴上的动点P与点F的距离是它到定直线l的距离的2倍.设点P的轨迹为E,过点F的直线交E于B、C两点,直线AB、AC分别交l于点M、N.  相似文献   

17.
8.浙江卷     
1.设a∈R,则“a=1”是“直线l1:ax+2y-1=0与直线l2:x+(a+1)y+4=0平行”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8.
谈杰 《数学教学通讯》2010,(7):48-53,114,115
1.忽略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对应关系.2.忽视直线(切线)的斜率不存在的情形.3.忽视圆的方程中变量的取值范围.4.忽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求解参数范围是解析几何的一个难点,怎样寻求与参数有关的不等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给出几种途径. 1.利用判别式例1 对于椭圆x2 y2/9=1,是否存在直线l,使l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M、N,且线段 MN恰好被直线x 1/2=0平分,若存在,求出 l倾斜角的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20.
以坐标法为核心,教“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所蕴含的思维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是“好数学教学”.在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引入倾斜角的概念,在倾斜角概念肯定和否定例子的辨认过程中深化概念;应用坐标法思想引入斜率的概念;在《几何画秘动画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倾斜角的变化引起斜率的变化(数形结合思想),从函数角度理解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函数思想);以教材例题为本,体现例题教学的示范作用;利用,(几何画榔动画演示,揭示练习1的思维本质.通过“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课堂教学,学生会学会思考进而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