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写手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新名词如果是专门为网络写稿的就叫网络写手.在互联网时代,市场化媒体与写手的互动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他们之间的互相需要可以说已经到了“缺了对方无法生存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3月6日湖北省作协对入会细则做出修改。修改后的《湖北省作家协会入会条件细则》,明确规定了网络写手申报入会的条件,向网络写手主动发出“英雄帖”。《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说:作协向网络写手敞开怀抱,成为一些文学网站、门户网站论坛的热门话题。部分网友为可能得到的“名分”而格外兴奋,一些人则提出了质疑,更有一些网络写手淡然视之,他们认为,“作协会员”这个身份在网络上不怎么管用,读者更看重的是作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贺予飞 《出版科学》2018,26(3):49-54
网络类型写作现象的持续发酵产生了网络类型文学,它的崛起与媒介大有关联.数字化传媒技术加速网络文学的类型化进程.影视、动漫、游戏改编将网络类型文学推向大众,引爆全民阅读与娱乐的潮流热点.在媒介特性下,类型文本共性应运而生."传媒话语"演绎着市场经济衍生的"消费逻辑",逐步构建和影响文学格局,同时又颠覆传统文学场的法则与秩序.商品属性的强化、伪个性化类型的滋长、读者的精神迷途与官能退化、写手生存焦虑的增长等成为网络类型文学的发展症结.  相似文献   

4.
现在所谓网络书其实未免名不副实,不过就是网络写手的文集——从网上找一些文章然后编辑成一本书。网络书应该多少体现前面谈到的那些网络的特色。保留了一点网络特点的,我才承认它是网络书。  相似文献   

5.
从备受争议的芙蓉姐姐到"清纯"的天仙妹妹,从貌似"莫文蔚"的网络写手"二月丫头"到"中国最美深山女教师"王梅香,从网络百变小胖到"恶搞教父"胡戈……一连串名字构成了当今互联网的喧嚣与浮华.随着一个个"麻雀"变成了"凤凰",一手制造了造星神话的网络推手浮现出网面.  相似文献   

6.
李宜博 《大观周刊》2013,(4):24-25,15
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在网络文学中愈加活跃,通过对概念的解读及网络文学写手在最近十几年的发展简史的介绍,从最初的痞子蔡、宁财神等风靡网络到我吃西红柿、张君宝等新锐的崛起,分析中国网络文学写手的现状--网络文学写手作为一种新兴职业的收入概况、工作情况、版权纠纷、前途命运等问题。本文对于面临的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业也有一定的讨论。通过现在异常繁荣的网络文学现状看到在繁华的背后,本文对网络文学写手作为网络文学的主力军在文学价值方面甚至社会文明方面扮演的角色和网络写手及网络文学的发展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网上有网络写手,而我是个网络画手。我喜欢画漫画,现在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让自己的漫画立刻传到大江南北。还有原来写东西想要发表,要通过各种审核,最后也不一定能登出来,即使登出来了也就自己看着乐,  相似文献   

8.
如今,庞大的创作与阅读群体,使得中国网络文学自成一统,从网络写手、签约作者、网络编辑、文学网站平台、网络版权经纪人、网络文学出版商与网络文学读者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在初步获得世界影响的背后,也潜藏着深层危机.  相似文献   

9.
从备受争议的芙蓉姐姐到“清纯”的天仙妹妹,从貌似“莫文蔚”的网络写手“二月丫头”到“中国最美深山女教师”王梅香,从网络百变小胖到“恶搞教父”胡戈……一连串名字构成了当今互联网的喧嚣与浮华。随着一个个“麻雀”变成了“风凰”,一手制造了造星神话的网络推手浮现出网面。  相似文献   

10.
徐升 《今传媒》2004,(1):20-21
从认识网络到离不开网络,从被媒体瞧不起眼的板砖到光芒夺目的金砖,网络不经意问便占据了传媒各个角落。报纸.广播、电视,谁也离不开网络。网络文学一时成为新文学.新思想的代名词。人们惊呼”第五次冲击来了!”可就在人们对网络文学寄予厚望的时候,网络写手们却变得暖昧起来。  相似文献   

11.
报网融合的现实瓶颈与模式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报网融合多重困惑与艰难突围的解剖,探析制约报网融合的现实瓶颈,并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和建构了报网融合的三三模式。  相似文献   

12.
Cyberphysical societies are becoming reliant upon the cyber domain for everyday life. With cyber warf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part of future conflicts, new and novel solutions are needed to assist governments in securing their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Cyber peacekeeping is one such solution: an emerging and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of research, touching upon technical, political, governmental and societal domains of thought. In this article we build upon previous works by developing the cyber peacekeeping activity of observation,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We take a practical approach: describing a scenario in which two cyberphysical societies experienc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yber warfare and require cyber expertise to restore services their citizens depend upon. We explore how a cyber peacekeeping operation could start up and discuss the challenges it will face. The article makes a number of proposals, including the use of a virtual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to bring multiple benefits. We conclude by summarising our findings, and describing where further work lies.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一种完全基于自由软件的网上读书和讨论交流系统的实现方法,并在大容量、高效能、强力检索、阅读统计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为文献信息数字化和网上服务提供了较完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聂维斌 《新闻界》2009,(1):168-169
网络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高度整合的媒体,网络广告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密切相关,其核心优势是互动的沟通模式,深度的资讯服务,灵活的媒介策略.有效地利用其优势,深入发掘网络传播的互动优势,是开创网络广告新局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Cities are becoming smarter and smarter. While the rapid progress in smart city technologies is changing cities and the lifestyle of the people, it creates also huge attack surfaces for potential cyber attacks. The potential vulnerabilities of smart city products and imminent attacks on smart city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s will have significant consequences that can cause substantial economic and noneconomic losses, even chaos, to the cities and the people. In this paper we study alternative economic solutions ranging from incentive mechanisms to market-based solutions to motivate governments, smart product vendors, and vulnerability researchers and finders to improve the cybersecurity of smart cities and e-government. These solution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policy instruments in defending smart cities and e-governments against cyber attacks.  相似文献   

16.
试论网络匿名性的消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网络匿名性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层面全面剖析网络匿名性消逝的原因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变迁,从而揭示网络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无法匿名、没有隐私的真实空间。  相似文献   

17.
期刊管理模式变革——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切入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子期刊成为图书馆重要的馆藏资源的网络时代,打破印本期刊单管模式,重新整合图书馆资源,并由此展开现代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重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刘飞 《出版科学》2007,15(2):80-80,75
网络博客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博客文体包含网友评论、相关新闻链接等多种形式.本文从个人化、立体化、平民化和交互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博客文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张名章 《新闻界》2008,(1):97-98
网络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网络图腾、速度神话、虚拟无界等三大"异象"使人类的价值陷入了失落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际传播是网络中最常见的传播形态之一。对网上人际传播的需求 ,使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际传播也与网络中的其它传播形态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本文对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特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 ,并以此说明网络人际传播对于物理世界人际传播活动、人的社会化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最后本文探讨了受众和传播者如何利用网络人际传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