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玉龙 《快乐阅读》2011,(11):95-96
中小学音乐课中,声乐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声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唱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教育学生,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如何才能上好声乐课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张卉 《内蒙古教育》2014,(12):46-47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技能课,是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后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课。传统的声乐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幼儿园相应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对学前教育声乐课的教学进行改革。本文就以声乐课为例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教学的衔接改革。  相似文献   

3.
声乐教学实践课是声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创新课程,是对声乐小组课的一种尝试与发展,声乐教学实践课有其特定的教学内容,独特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以及相应的教学过程与评价体系,并与传统的声乐课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更利于声乐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教育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声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教学是美育的一部分,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根据声乐教学的规律,把审美教育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声乐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审美个性和能力,获得高尚的审美情操,使美育在声乐教学中起到潜移默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如何加强和深化素质教育,培养适合21世纪发展的人才,是当前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声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与其它音乐形态不同的特征和属性。我们从声乐艺术的特征入手,阐述声乐美的欣赏要素及其审美的特点和步骤。  相似文献   

6.
声乐课是高专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强化声乐训练是重要的教育手段.文章指出声乐课的授课形式应以大集体声乐理论课、小组声乐技能课为主,以个别声乐小课为辅,形成资源共享,让教学过程更为简练、流畅,不仅提高教学效率,又能缓解声乐师资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林琦 《文教资料》2011,(17):94-95
声乐钢琴伴奏课是声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因为声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不是培养声乐独唱人才,而是培养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声乐教育工作者。声乐教师不但要有美妙动听的嗓音,而且要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将钢琴伴奏弹好,为声乐教学做好辅助,让学生在流畅、熟练、富有音乐表现的钢琴伴奏中学习练声法及声乐作品。声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在钢琴伴奏课上学会"听伴奏"、"合伴奏",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弹伴奏"。本文就钢琴伴奏课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为声乐教育专业学生上好钢琴伴奏课。  相似文献   

8.
肖小元 《文教资料》2010,(25):118-120
列入高师音乐专业教学计划的声乐课,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培养音乐师资的必修专业课;既是加强音乐修养的艺术课,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美育课。而在这些多元的定位中,都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相似文献   

9.
声乐课堂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其教学方式上,始终采用一对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在目前声乐教学中,随着音乐艺术教育的不断扩招,已经很难对一对一教学模式进行实施,只能够逐渐采用声乐集体课对其进行替代.声乐集体课主要是针对于师范类声乐专业特点而制定的一种声乐教学方法,其也使声乐教学转变了单一的技能和个性化,走向人文艺术学科,向综合性转变.下面本文就对声乐集体课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声乐课已经由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向灵活多变的"小组课"转变。对于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声乐专业学生来说,由于演唱水平的参差不齐,声乐小组课就成了夯实基础、快速提高演唱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笔者主要通过对声乐小组课教学模式产生的原因、教学现状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完善声乐小组课教学模式的建议,使声乐小组课这种授课模式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欣赏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声乐艺术的审美活动也不例外.它既包含了人们的声音、情感、形象等审美思维,也离不开感知、想象、理解等审美心理。演唱者只有在演唱声乐艺术作品时把自己正确的审美感受和爱憎呈现给观众,观众才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跨入21世纪的民族声乐现状,举例说明了普遍声乐艺术的表象信息,分析了中国民族声乐的表象信息及对其受众审美取向的影响。指出探讨表象信息对审美取向的直接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是发展中国民族声乐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京剧表演的综合美、格式美、程式美和流派美等美学特点,为活跃的民族艺术实践提供正确的审美向导,有力地推动民族艺术实践。为此,对中国古典声乐京剧艺术的发掘与开拓,对现代声乐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进行总体的美学观照与全方位的系统梳理与概括,有助于体察中国声乐美学的理论传统与特色,从而为确立中国民族声乐体系或学派,探究和奠定充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声乐的艺术美融合贯穿在声音的发出、歌词的撰写、旋律的谱就和歌曲的唱成这整个的创造过程中。这种艺术美能够让演唱者本人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即审美体验。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可以从声音、歌词、旋律和情感等方面进行审美体验,并融合于自然而有创造性的表演中,形成独特的声乐美,进而感染听众,使听众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声乐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正是建立在生命感知这一基础之上的一种教育活动,并且在这一教学活动本身,孕育和充满了歌唱嗓音艺术的生机和活力。美感训练问题在声乐教学中应始终置放于一个特殊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6.
关于艺术歌曲及其在中国传播的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歌曲作为一种起源于 19世纪初德奥的声乐体裁 ,有其独具的审美特征、形式结构特点和重情表现的音乐风格。由于具有浓郁的文人气质和“阳春白雪”的高雅情韵 ,在半个多世纪战乱的年月里 ,在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下 ,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难以传播开来。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对艺术歌曲及其在中国传播进行美学思考 ,则是势所必然。  相似文献   

17.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练声曲的设计必须符合科学的发声状态,符合音乐作品的宏观规律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声乐练声曲的作用,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科学的发声,更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笔者通过对十几年声乐教学经验的思考,分析了现阶段普遍所采用的声乐练声曲的功能和作用,并对设计练声曲时注意的一般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声乐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以“情”为核心内涵,以“字正腔圆”为审美取向,“声音”音色的选择具有独特性,并且具有“润腔”特征。  相似文献   

19.
合唱艺术是见证欧洲音乐发展变迁的活化石,又是研究西方美学范式确立和转型的直接或间接对象,她以表现时代理想的主题、充满表现力的声部进行、声乐与器乐的交融等独特的艺术风格映射出西方美学范式转型的本质.古典美学与浪漫美学是西方美学范式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两个典型层面,古典美学范式中的合唱艺术建立在古典美学的基础之上,依附于宗教,重视理性的追求;而浪漫美学范式下的合唱艺术则更加注重自由与个性的张扬.  相似文献   

20.
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础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为背景,以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的高师音乐教学为前提,针对审美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声乐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转变高师声乐教师教学观念、加强高师声乐教师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审美的体验、紧扣情感因素,激活学生心灵中的审美感受的高师声乐课程审美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