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做了全面概括,明确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而界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价值范畴、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构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活动平台则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机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和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系统总结,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在当前,学习、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的思想内涵、全面理解其鲜明的时代价值、科学把握其深刻的实践启益,对于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小拉 《教育与职业》2008,(12):112-11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是新时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石,对高校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系统总结。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需要,也是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需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战略任务,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注重自我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使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了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新要求,是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指针。高校必须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构建以民主、平等、诚信、和谐为基本特征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打开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扉页上用隽秀的字体展示给我们的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如何对九年级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呢?笔者作了如下  相似文献   

7.
付力  杨杰 《文教资料》2007,(1):198-199
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提出了新时期的荣辱观,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承担着院校人才培养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发挥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因此,认真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扎实推进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整合社会的各种价值资源,形成社会的价值共识,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和践行正确的荣辱观。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为我们树立和践行正确的荣辱观指明了方向。“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牟国华 《考试周刊》2013,(41):120-121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与学中贯彻"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让"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入教师头脑,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思想与教材相结合,使得教师在授课时可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有机体现"八荣八耻"的重要理念,有意识地把"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渗透到各部分教学内容中。  相似文献   

10.
贯彻落实"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文章初步探讨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贯彻落实"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当今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贯精神和基本价值方向,是“五爱”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道简易行”以及对道德主体性的高度重视。实施“八荣八耻”的有效途径是循末以及本、谨外以养内以及分层次建设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高校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重要思想,就是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从而全面实现培育“四有”新人目标。  相似文献   

13.
对“八荣八耻”与良好人格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指出践行“八荣八耻”是完善大学生人格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为建设和谐社会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为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竖起了新的标杆,应成为高校思政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主题和立足点、出发点,结合实际,作者阐述和分析了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意义、途径和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八荣八耻”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和保障条件,也是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指导,要把“八荣八耻”内化为信念,落实到行动。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战略性与前瞻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全面性与系统性等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7.
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隹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法对764名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男女大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年级特点。调查结果表明:大中学生在人民观、生活观和劳动观上的平均分低于总体荣辱观平均分;大中学生在劳动观、人际观、义利观、法纪观、生活观和总体荣辱观上性别差异显著,且在对八观的具体分析后也发现在劳动观、人际观、义利观、生活观上,女生几乎在...  相似文献   

19.
禁忌是一种文化,是文明。冀州人的禁忌包括言语禁忌、行动禁忌、思想禁忌等。研究这些禁忌并予以扬弃和传承,对于践行“八荣八耻”,对于规范言语、行动、思想,对于和谐、稳定社会,对于社会进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来处理自己与他人及社会这个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然而,对于中国而言,社会整体正处于转型的特定历史阶段,转型期的特定历史现实,导致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的缺位。在这种情况下,“八荣八耻”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缺位的不足,并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社会主导意义系统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