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自然界植物种植、生长的一种基本规律。但也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做一件事缘于什么因,就有什么果。但在科学史上,有些科学家却是“种瓜得豆”,想做的研究没有获得太大的进展.但却因意外的发现在另一个方向有了重大的发现。维生素K的发现和研究就有这样“种瓜得豆”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张曦 《百科知识》2023,(3):63-65
<正>“无法交流”是当下社会一个十分严重问题。它不仅仅体现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失语现象”,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通过梳理“交流”的词源和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无法交流”问题的根源在于交流主体的“唯我”意识。在克服这种“唯我”意识的道路上,伽达默尔基于理解的诠释学“对话”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基于理解的对话可以提高交流的有效性和得体性,同时将交流者从“唯我”主义中解脱出来,从而实现坦率、真诚的交流,并最终达成包容性的一致。  相似文献   

3.
梁宇 《百科知识》2009,(13):26-27
离奇现象接踵而至 我国福建省西部某农村十几年间新生儿竟是清一色的“千金”;无独有偶,英国威尔士北部的戴姆韦恩村庄也是一个令人焦虑不安的“女儿国”。四川成都的一名16岁少女,一觉醒来惊奇地发现枕头上堆满了头发,即便是头上的秀发,用手一摸也一缕缕地掉落;而这种现象也曾出现在贵州省兴仁县的一个小山村里,  相似文献   

4.
一、轻视知识。虽然过去那种“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极左思想早已为人们所唾弃,“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盐蛋的”畸型、倒挂的分配现象也基本消除,“知识无用论”再不敢公开叫卖。但是,轻视知识的情况仍时有表现,比起“权”、“钱”来说,知识在不少人心目中的分量就轻多了。重“权”,重“钱”,不重知识,这不仅表现在一些人处事待人上,而且表现在一些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上。如果说这些是反复指出过的现象,那么对当前知识经济、知识革命的不了解,则是轻视知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当今知识在结构内容、存在形式、处理能力、传输方式、生命周…  相似文献   

5.
“模仿也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发展。”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这是“山寨”现象广泛产生的原因.也是看待“山寨”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丰帅  冯文全 《科教文汇》2014,(13):91-92
由孔子言行结集而成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世经典。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精神疲惫和懈怠的不良思想,许多人生活中也表现出懒散怠惰,贪图安逸。这些不思进取的思想和行为对一个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都是一个可怕的现象。为了让自己活出精彩,我们要从孔子的思想里汲取智慧,做一个“勤学善思”、“立志高远”、“力行改过”的人。  相似文献   

7.
神奇的催眠     
谭晟 《百科知识》2007,(1S):38-39
法国电影大师吕克·贝松在其作品《出租车》系列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帮彪悍的劫匪抓住了赃物下落的知情者,逼供无效,情急之下,劫匪找来了一个似乎老到的催眠师进行催眠,一番斗智斗勇,催眠师反被知情者催眠。镜头刚刚开始时似乎还诡谲神秘的催眠顷刻间就变得荒诞诙谐了,仅仅为博君一笑。“催眠”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形式正如这部电影一样,是“好人”控制“坏人”或者“坏人”控制“好人”的思维的一种手段。影像里的催眠师占卜似地喋喋不休,满嘴咒语,被催眠的人神志不清,唯命是从。就连金庸笔下的杨过也过了回催眠的瘾一他神奇地催眠了金轮法王的徒弟。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数人对“王海现象”的理解,“王海现象”是指以王海为代表的一些人,专门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49条的规定,进行买假索赔的现象。“王海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法律依据,它不仅是个法律问题,也是个经济问题。本文以“王海现象”的社会价值为出发点,重点从法律的角度谈对“王海现象”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茶道     
邸永君 《百科知识》2007,(10X):49-50
重温我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每一页都散发着沁人的茶香。作为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地理环境有别,历史文化有异,造成不同民族之间生活习惯多有差异。即使是同一民族,“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也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0.
时下,第二职业现象成为人们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而“教授卖馅饼”又是热门话题之中的热门话题。对此不少人发表白己的见解.基本上都予以否定.认为这是让从事复杂劳动的人去干简单劳动.是一种人才浪费.同时也是商品经济大潮袭来时知识贬值的结果。在此.笔者想唱一反调,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1.
“大风险”、“大收益”,甚至有“一日暴富”,“一夜赤贫”的现象,这对于入市炒股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生。例如,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股王”的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t)1956年他以100美元开始进入股市,经过40年后,他获得了超过120亿美元的财富;又如乔治·索罗斯(George·solose)1992年在证券所的交易中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变性,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起媒体上不时报道的变性人,这些人由于生理或心理原因,会形成“两性人”(或称“阴阳人”)的特征。他们经过手术,或是由男性变成女性,或是由女性改为男性。实际上,对于人类来说,变性现象只是发生在极个别人的身上,可是在其它种类的生物中,这种现象却可以说是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多重大比赛上,都会出现这样令人唏嘘不已的场景:一个颇有天赋的运动员或团队,在有很大胜算的情况下却发挥失常,错失冠军奖杯。在心理学上,运动员这种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行为被称作“阻塞现象”(choking)。这个名称的本意是“窒息”或“哽咽”,这也是一个颇为形象的比喻:人的运动能力在胜利在望时也会像激动的人一样因为“哽咽”,而无法自然地发挥出来。虽然这种现象是人之常情,但却有可能对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造成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广袤的夜空中总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挑战天学家的智力。比如迄今为止,有两个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一个是突然强烈地倾注在地球上的“伽马射线暴”现象,另一个是“宇宙X射线背景辐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撩拨起人们赚钱致富的欲望,在中国这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中,一旦能有“赚大钱”的机会,便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浮躁心态和投机心理,使得一些人对投资回报率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总期盼着一夜之间就能抱一个大金娃娃。也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投机心理,使得有人慌不择路或不择手段去赚钱;有的人一个猛子扎进商海,呛了一肚子的“海水”;有的人懵  相似文献   

16.
有些人总喜欢非常纯净的东西,但世间绝对纯净的东西很少。正所谓“金无足赤”,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还无法提炼出纯度达100%的纯金材料;即使是很纯净的钻石也含有0.01‰的杂质。然而,杂质并非完全无用,有时候有点杂质不但无害,反而是必须的。“姆潘巴现象”与)后撒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记载过这样一个奇特现象——在同等低温条件下,温度高的水结冰速度快于冷水。1969年,坦桑尼亚中学生姆潘巴发现,加糖的牛奶加热后比未加热的牛奶结冰速度快。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姆潘巴现象”。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乔纳森·卡茨在对“姆潘巴现象”进行…  相似文献   

17.
著作权意识与论文非标准作者署名之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著作权意识的基础上,对当今在科技期刊论文中普遍存在的“挂名”署名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署名权是作者的一种精神性权利,与作者人身不可分离,具有不可转让性。不具备署名资格的人,在他人发表的科研成果论文上“挂名”,即使有真实著作权人的同意,在实质上也是一种对著作权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13,(1):70-71
年长者的身体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味,这种气味与人种、信仰或饮食都没有关系。在日本甚至有人为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kareisht。大多数人认为这种气味令人不悦,并有人将其形容为一种“发臭的糖果”。但是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受试者通过一个“嗅觉盲测实验”发现,相比年轻人或中年人,老年人的体味刺激性更小,也更让人舒适。  相似文献   

19.
新种墨脱毛兰可能是足茎毛兰的“异常整齐花”型。  “异常整齐花”现象在兰科中时     有所见,在不同分类群中情况各异,至今尚未见系统的研究。本文认为辐射对称花被是兰科的     正常特征之一,主要见于原始的种类和少数进化的种类,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异常整齐花”实     体中。具辐射对称花被的兰科植物大多数不是“异常整齐花”型,判断时要参酌其他特点,持慎     重态度。兰科“异常整齐花”有两种情况,一是异常型,亦即正常植株中仅偶见“异常整齐花”,     或同一个种可同时产生“异常整齐花”植株与正常植株,两者并存。另一种情况是正常型,亦即     只产生“异常整齐花”,而无正常的两侧对称花。后者意味着在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飞跃,即形成     了新植物。对此最好作为独立的种处理,特别是在它的来源还不清楚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目     前所认为的一些所谓“异常整齐花”实体,大都是推测而已,其中有些或许在将来会被证明为正    常的、原始的植物。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车与车撞,人与人碰的现象。其实,在宇宙空间中,天体与天体也时有发生碰撞。只是这种碰撞并不容易被人们观测到,因此我们难以一睹碰撞后的“惨状”,不过这里倒有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