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忧郁症是所有情绪中最普遍的疾病之一。现代社会的人们精神压力特别大,极度的紧张和压力也能引发忧郁症。最近的研究表明,在面对过度紧张时,一些人在生理上就会自然产生忧郁反应。然而,劣质的饮食和缺乏营养也会导致心情郁闷不乐。几乎所有人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会感觉沮丧忧郁,而且通常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影视剧的热播,今人对宋代市民生活充满着向往与好奇。我们就来看看,在宋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到底有哪些美食令人赞不绝口。什么是饮食果子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绘了人们吃饮食果子的场景。不仅如此,在宋代的风俗笔记和诗词歌赋中,也时常出现“果子”或“饮食果子”,如“献果子香药”“托小盘卖干果子”等。饮食果子到底是什么食物呢?饮食果子既有“饮食”,又有“果子”。所谓“饮食”,是指人们所食用的“下酒菜”,如农家小炒、时令蔬菜、山珍海味以及佐餐的百味羹、血羹、银丝羹等。所谓“果子”,并不是我们现在所吃的水果,而是指糕点或点心,也包括果干(即今人熟知的蜜饯、果脯等)。  相似文献   

3.
分子美食     
“分子”与“美食”,看似完全没有联系的两个词却构成了欧洲时下最流行、最新潮的饮食革命。分子美食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视觉与味觉,打乱了食物原有的形态,让液体以固体的方式呈现,让固体以气体的方式呈现,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改变食物形状、结构和气味的神奇魔法。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知道,人感染了细菌会得病,机体受了创伤会发病,饮食不注意卫生会发病,却往往忽视了另一种非常常见、却又不足以引起人们注意的致病因素,这就是不正常的情绪变化。下面这些疾病皆由不良的情绪所致:情绪性胃病在平时,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情志不畅,如忧思、恼怒,往往会明显影响食欲而出现不思饮食,这在中医学上称为"思虑伤脾"和"肝脾不调"。国外医学界研究发现胃病的发生与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或抑制、植物神经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我们常会后悔,这种情绪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然而,一份科学信息报告却让人脑洞大开,报告的标题是《老鼠也会“后悔”》 报告说,美国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得知,老鼠在作出错误决定以致错过美食后,会表现出后悔的情绪,且会影响它之后的决定.为探明老鼠的后悔情绪,科研人员设计了一个名叫“餐饮街”的实验.整个实验内容模拟人类生活的场景,比如一条街上有多家餐馆,人们可以根据喜好和排队长度等来选择在哪家餐馆用餐.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个将领”,指他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个将领。赵佗在公元前203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公元前208年,赵佗封关、绝道;3年后,兼并桂林、象郡,从而统一了岭南地区;公元前203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这是岭南第一个都城。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时,一把火烧了南越国都城赵佗城,其地上的建筑荡然无存。南越国共存在92年,历经五代君主。  相似文献   

7.
张唯诚 《知识窗》2010,(6):50-51
悲伤情绪有“功” 悲伤能成为一种有益于人的状态吗?心理学家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说,悲伤的确可能隐含着某些积极的进化意义.它首先可能是人类的一种自哉保护。科学家发现.其他种类的灵长类动物也会显示悲伤的情绪.当一只猿在争斗中失去了领袖地位时.它会显得很悲伤。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创新》2014,(3):111-112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人们会自嘲“鸭梨山大”,且总是心烦气躁、情绪不稳。最新研究表明,这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细胞会被“征召”到大脑,引发焦躁等情绪。  相似文献   

9.
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上经常会有负面新闻出现,当新闻中主人公距离我们很近时,我们也会受新闻主人公所表达的情绪的影响,产生愤怒、失望、悲伤等负面情绪。这种现象被称为情绪感染。情绪感染的心理学意义情绪感染是我们通过捕捉他人的情绪来感知周边人的情感变化的过程。如果感染我们的是正面情绪,我们也会产生正面情绪,从而反馈正面情绪。例如,在迪士尼乐园中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快乐;看完喜剧电影、参加完聚会后,我们就会感到开心。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代初,在西方世界就开始听到所谓“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信息革命”(information revolution)和“信息时代”(informationage)这样一些引人注目的说法。认为“信息”具有着强大的力量,足以改变人们的工作类型和方式,并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的未来学家甚至说,“信息”具有把人类社会转变至理想社会的力量。在这种所谓的理想社会中:疾病会被消灭;生育控制会极为普遍;专业和技术人员将取代商业和工业企业家作为杰出的社会阶  相似文献   

11.
汤锋娟 《知识窗》2014,(6):47-47
人的心理就像无法被探知的无底洞,时常会涌出一些异常的情绪,让人猝不及防,阻碍人们的行动,“焦虑”就包含在这些异常的情绪之中。伟大的心理学家爱丽恩就针对“焦虑”饶有见地地指出:  相似文献   

12.
李小芳 《知识窗》2014,(8):24-24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们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幽默的语言、想象创造、故事情境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善”学、“乐”学、“爱”学、“愿”学、“会”学,真正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全民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我国科学饮食及健身等保健生活方式正被人们认识和采纳,其实,国外也不例外。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几种国外流行的保健方式。1.合理饮食:俄罗斯研究人员认为,肉制品的蛋白质会加重某些病症。所以说,在某些情况下少吃肉或完全不吃肉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EQ(Emotional Interlligence)概念一经提出,曾经风靡整个世界,对人们认识情绪及情绪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起到了强烈的震撼作用,并以惊人的速度使人们认识、理解和接受了这一概念。Salovey和Mayer、Goleman等人对情绪智力结构的研究,揭示了情绪智力的内涵,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引起了心理学界的诸多争论。诸如,EQ概念的内涵究竟包括哪些方面?是Salovey和Mayer的“三因子”,还是Goleman的“五因子”;EQ主要针对情绪范畴,还是包括个性、动机等其它非智力因素,它与传统智力和动机、人格等关系怎样;EQ能决定人成功的80%有没有实证性研究等。本文认为EQ可以从狭义(Salovey和Mayer的三因子)和广义(Goleman的五因子)来理解,  相似文献   

15.
饮食会改变思维吗?不用说,当然能。比如一个人饮食里长期缺铁就会贫血,使人头晕,考虑起问题来就会糊里糊涂。不过这里我们所说的“饮食改变思维”并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要探讨的是:在保证人体必需的营养条件下,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会不会随着饮食结构的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16.
李旭 《百科知识》2015,(3):41-42
<正>每个人都经历过抑郁情绪,抑郁症也是心理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科学家认为"抑郁"是我们在应对重大生活事件,比如分离和疾病,所发展出来的一种适应性的方式。人类为什么会进化出这种令人痛苦的适应方式呢?抑郁情绪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能力呢?如果换个角度,我们或许会发现抑郁心情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7.
<正>喜形于色——一般人都会把情绪写在脸上。其实除了脸上,情绪在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展现出来,而且——情绪波动,体内折腾人都有喜怒哀乐等七情,而且情绪一旦波动,就会使体内产生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呼吸系统中的呼吸频率、深度及均匀性等的变化。如突然惊恐时,呼吸会出现暂时中断;悲伤时,呼吸频率变慢;愤怒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大。循环系统变化表现为心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许多流行的时尚保健方式,不注意分寸就会得不偿失。 健康饮食“强迫症” 只要吃健康食品就不会出健康问题?也许吧,不过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度”。最近,医生们就发现了一种与饮食相关的疾病:健康食品强迫症。患这种病的人,会强迫自己吃一些健康食品,以改善健康或治疗某些疾病。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芬兰坦佩雷市工业区由于常年来一直垃圾堆积如山,因此该地区成为芬兰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近日,坦佩雷市为了加快环境治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在工业区附近的公园内安放了世界上首批“会说话”的垃圾桶。这种垃圾桶最大的特点是,当人们走到垃圾桶面前,掀起它的盖子,向桶内投放垃圾时,垃圾桶会亲切地向人们说声“谢谢”。据该市环卫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垃圾桶“会说话”的秘密在于它的盖子内安装了一个手机大小的传感发声装置,当垃圾桶盖子被掀起时,传感发声装置就会播放…  相似文献   

20.
肖芸 《今日科苑》2005,(4):43-44
《红楼梦》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众多命运多舛的人物。在大观园里.以贾府的社会地位和物质条件,自然是极其讲究生活方式的,正所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有的人从会吃饭起就吃药”、“吃饭没有吃药多”;早夭的也不少,秦可卿病死时,不到20岁;贾元春去世时,也只有30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