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文 《贵州体育科技》2004,(4):67-68,66
射击比赛中,射击运动员水平的发挥70%以上由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所决定,也就是说,在射击运动员水平相当、条件相同的比赛中,谁的心理素质占优势,谁就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射击运动员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运用正确的思维与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全面提高综合竞技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相似文献   

2.
现代体育与心理训练的联系密不可分,射击项目的特殊性决定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作用。比赛时异常紧张的气氛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机体感觉、注意指向、行为动机、比赛信心以及技术状态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射击比赛就是比心理”已成为射击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射击     
G871.014.8 20035326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自我控制[刊,中,I]/张维铁(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中国射击射箭.-2003(4).-6-8(TY)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自我调节在射击比赛中,保持良好的比赛状态,稳定发  相似文献   

4.
射击是一项静力型技巧性运动项目,它除了要求射击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术外,更重要的是射击运动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心理”和“技术”两者的有机结合,运动员才能在紧张激烈的竞争比赛中发挥好动作,取得好成绩。在心理素质方面,“自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高昂的斗志,充满胜利的信念,达到预期目的,最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伍珺辰 《健与美》2023,(9):138-140
射击运动属于一项求稳的个人项目,在射击时,射击运动员需要做到“手人枪”一体,同时在竞争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显而易见,射击运动员除了要加强自身技术水平的升级之外,还要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要有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稳定心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这也是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射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自我心理调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又分别研究了射击运动训练和比赛当中的竞技心理,最后提出了赛后射击运动员心理调控的有效策略,希望为相关工作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随着射击运动竞技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早期科学选材越来越显得重要,广大教练迫切希望建立选材标准,帮助他们选好苗子,提高成材率。射击运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比赛和训练中的最基础、最重要因素是运动员的心理,也就是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对于射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致关重要,因此射击运动员的选材须择重于心理。  相似文献   

7.
射击运动是一种长时间的静力项目,这一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技术水平,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三方面均达到相当程度。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在相当长的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尤其是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注意警觉性,这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有着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当前,国内外射击界日益重视运动员的心理素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控制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心理的控制能力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密切相关的。就此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比赛中的各种心理表现 ,如何有效地控制心理 ,进行分析研究 ,目的是为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参加比赛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射击比赛中,经常遇到一些训练水平很高的运动员,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尤其是关键性的比赛。据有关资料统计,大约只有30%左右的选手表现出了自己正常的竞技水平。在射手水平接近的比赛中能否取胜往往取决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所以,加强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调控训练,对运动员是否取得良好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射击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的竞赛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水平,射击运动是一项受心理因素影响极大的运动项目,心理素质的较量已成为了射击运动员竞赛的另一个重要的制胜因素,射击运动成绩的好坏取决于运动员完成动作技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进行比赛的时候,心理波动会破坏动作的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比赛是对每名运动员平时训练的检验,也是激励运动员奋发进取、勇攀高峰的好时机。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的好与坏,是决定他们在比赛中能否取胜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射击运动员来说,平时大家水平都比较接近,比赛时就要看谁的心理素质过硬,能控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只有保持正常的心理情绪,充分发挥技术动作,精力集中的打好每一发,谁都将会打出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射击教练员实施的运动心理训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中国射击教练员对心理训练的认识及多种心理训练技术在训练与比赛中的全方位实施,包括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赛前心理定向与调控,赛中的自信、自控、抗干扰和应变,赛后的心理恢复等。教练员是实施心理训练的主体,中国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13.
对射击运动员苛求心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击运动员苛求心理是射击比赛中常见的一种不利运动员技术发挥的心理现象。射击运动员苛求心理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整体苛求和单发(组)苛求两种。 整体苛求:整体苛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运动员为整体比赛所设置的目标不合理,心理定向不正确造成的。当运动员对整体比赛活动出现整体苛求时,他所  相似文献   

14.
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是衡量射击运动员比赛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比赛中,运动员比得不光是技术水平,更是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在国际射联修改了新的射击规则后,资格赛成绩清零,决赛中很多资格赛成绩排名靠前的名将早早被淘汰,最后夺冠的是那些自信心十足、轻装上阵的“黑马”.  相似文献   

15.
冬季两项射击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践证明,心理素质的好坏是影响冬季两项运动员射击成绩的主要因素。比赛中,如不能有效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就很难取得好的成绩。从冬季两项射击训练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调节方法入手,探讨提高冬季两项成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思维在运动员的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引自《运动心理学》)。技术动作的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心理情绪的控制,比赛场上技术水平的充分发挥等都和运动员的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射击是一项静力性并追求精确性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性思维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射击运动员的思维训练,树立良好的信心,是提高训练成绩,打好比赛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与田径运动等相比,射击运动具有其特殊之处,在训练和比赛中稳和准是基本要求。因此,在射击训练中,虽然不会过多的消耗和运用体力,但是却要求运动员具备相当强大的心理素质,保持心理状态的稳定和平衡。然而对于一些青少年运动员来说,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弱,所以,在射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对他们的射击成绩带来影响。基于这样的状况,教练应该适当地加强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力,取得更高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射击项目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很高。比赛的关键时刻,运动员往往不是比技术,而是比心态,谁头脑冷静、意志顽强,谁就能夺取最后的胜利。积极性思维训练是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为一名三线队伍的教练员,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积极性思维方式,并使其贯穿于运动员的学习、训练、比赛和生活中。首先,要分析每个青少年运动员的性格特点及喜好;  相似文献   

19.
当今高水平的射击比赛,在对手技术水平相当接近的情况下,主要考验的是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对手间意志品质的较量。在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加强他们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训练内容,就此,分析意志品质在比赛中重要作用基础上,提出培养青少年射击选手意志品质的训练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射击     
G871.014.87 9704883关于奥运会射击运动员的心理适应能力的调查分析[刊,中,A]/黄晓丁//射击射箭运动.-1997(4).-1-5 表6(DW)射击//国家队//心理素质//适应//分析G871.014.2 9704884关于预测生理节律调控射击比赛问题的探讨[刊,中,A]/刘志和,金淳捌,刘志忠//射击射箭运动.-1997(4).-5-8 图2(DW)射击//生理反应//节奏//调节//比赛//预测//生物节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