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SO2的漂白性是指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但SO2在许多反应中使物质褪色,并不表现漂白性. 一、SO2(水溶液)的酸性1.在稀NaOH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通入SO2气体,红色褪去,表现SO2的水溶液的酸性.SO2+H2O=H2SO3  相似文献   

2.
SO2通人品红溶液中能使溶液褪色,加热该溶液时红色复原,其原因是:H2SO3与品红反应生成的无色物质对热不稳定,受热时分解,生成的SO2从溶液中逸出.由此有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出问题:向已经褪色的品红溶液中加入碱,此时H2SO3中和为正盐,已经褪色的溶液会不会红色复原?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 1.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2)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相似文献   

4.
1 实验 (实验时的室温为 9℃ )实验 1 :将SO2 通入品红溶液至品红褪色 ,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至无色溶液刚好变红。放置一段时间 (冷却 )后红色自动消失 ,再加热至刚好变红 ,放置一段时间后红色又自动消失。若将褪色的品红溶液持续加热较长的时间 ,则品红的红色不会在冷却后再褪色。实验 2 :将SO2 通入品红溶液至品红褪色 ,敞开放置于通风橱内 ,5天后试管内开始变微红 (室温低、反应慢、反应时间较长 )。实验 3:将SO2 通入品红溶液至品红褪色 ,再加一些盐酸 ,敞开放置于通风橱内 ,两天后试管内开始变微红。实验 4 :用 50ml的大注射器抽取实…  相似文献   

5.
Cl2和SO2是高中化学中两种重要的无机物,也是两种重要的漂白剂,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但两者的漂白效果却有很大差别,如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持久性不同,并且将等量的两种气体同时通入品红溶液  相似文献   

6.
1 问题的产生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实验,课本上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产生的SO2通入到品红溶液中,使粉红色品红溶液褪色。发现SO2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往往需要数分钟才能使溶液颜色褪尽。有学生提出该实验是否改为在品红溶液中先后加Na2SO2粉末和稀硫酸,认为这样可从品红溶液中直接产生SO2,从而加快溶液褪色速度,且又简化实验装置和操作,还能大大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1KMnO4溶液与H2SO4反应乍看题目,有的读者会产生疑问:KMnO4与H2SO4中Mn、S两种元素均已达到最高价态,怎么可以发生反应呢?这需从一次实验说起:前段时间,几位教师在演示苯的同系物二甲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实验时,因褪色速度太慢,想到可能是酸性太弱,遂往试管中加了两滴浓H2SO4(恰巧正在使用浓H2SO4),振荡后紫色褪去。为了使试验现象明显,褪色迅速,于是往盛有KMnO4溶液的试剂瓶中滴加了两滴管浓H2SO4。待到上课演示时,KMnO4溶液的紫色已经消失,变成了无色溶液,试验无法进行。KMnO4溶液和浓H2SO4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达到了最…  相似文献   

8.
HCIO,O3,H2O2,Na2O2及SO2都具有漂白性,但SO2的漂白性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即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而漂白后在一定的时间或加热的情况下是可以恢复到原来的颜色的.原理是SO2与这些有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了证明SO2的这个特性,教材中的实验是把SO2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先观察其溶液褪色,后又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其分解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相似文献   

9.
1 实验(实验时的室温为9℃) 实验1:将SO2通入品红溶液至品红褪色,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至无色溶液刚好变红.放置一段时间(冷却)后红色自动消失,再加热至刚好变红,放置一段时间后红色又自动消失.若将褪色的品红溶液持续加热较长的时间,则品红的红色不会在冷却后再褪色.  相似文献   

10.
新编高中化学教材“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立即褪色。但在演示实验中,所见到的现象是:品红溶 液不能使褪色或是通入二氧化硫的时间过长而品红溶液褪色不明显,影响教学效果。于是有些中学化学老师用红墨水来代替品红溶液,但  相似文献   

11.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是高考中常见的考查题型,弄清离子方程式的设错方式,既可以更好地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也可以避免自己书写时犯同样的错误.现将离子方程式书写时的设错方式举例分析. 一、在反应事实上设错 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 SO42-=BaSO4↓ B.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 +3H2↑ C.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气体:Ca2++2ClO-+H2O=CaSO3↓+2HClO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Q2+ H2O→2(◎)+CO32- 解析:铁与盐酸反应,应生成Fe3+;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气体,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aSO4沉淀;苯酚钠溶液与CO2反应,只能生成NaHCO3. 答案:A 点评: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要遵循客观反应事实,不能主观臆造,写出并不存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离子方程式的考查从定性到定量成为高考的热点.然而许多考生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正误问题感到困难,特别是遇到"少量"、"适量"、"足量"问题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的题目时,更是束手无策.下面介绍一种简单可行的书写这类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一、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或盐溶液) 例1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OH-+CO2=CO32-+H2O. (2)CO32-+CO2+H2O=2HCO3-. 若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OH-+CO2=HCO3-. 若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2OH +CO2=CO32-+H2O.  相似文献   

13.
针对CO能否使KMnO4溶液褪色存在争议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出了室温常压下CO不能使KMnO4溶液或其酸性溶液褪色的结论,并作了一定的理论解析。  相似文献   

14.
1 实验目的全面地认识SO2 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作用及水化物具有酸性的性质 ,在封闭的体系中进行 ,既不污染空气 ,又可达到满意的效果。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药品如图 1所示。①为胶头滴管 ;②为浓H2 SO4 ;③为Na2 SO3;④为品红溶液染过的棉线 ;⑤为蓝色石蕊试纸 ;⑥为KMnO4 溶液 ;⑦为Na2 S溶液 ;⑧为NaOH溶液。图 13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3 1 按图将仪器组装好 ,检查气密性 ,加入药品 ,将试管固定在试管架上。3 2 挤压滴管胶头 ,让硫酸一次全部排出。这时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 (Na2 SO2 +H2 SO4 =Na2 SO4 +H2 O +SO…  相似文献   

15.
SO2是近年高考STS及化学实验试题的重要考点.近代工业革命,促使燃煤数量日益猛增,煤在燃烧中将排放酸性气体SO2,硫的氧化物在高空中被雨雪冲刷,溶解,使雨变成酸雨.硫的氧化物与当今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日益密切.题根CO2和S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所区别,SO2既具有氧化性,还具有还原性,在水溶液中SO2极易被溶于水中的氧气氧化成SO24-.(1)烟道气中含有CO2和SO2,为证实烟道气确有上述2种气体的存在,至少应选用①澄清石灰水;②品红溶液;③饱和NaHCO3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⑤酸性KMnO4溶液;⑥B…  相似文献   

16.
例题苯丙酸诺龙是一种兴奋剂,结构简式为: (1)由苯丙酸诺龙的结构推测,它能____(填代号). a.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d.与Na2CO3溶液作用生成CO2  相似文献   

17.
重视基础保持稳定考察学生深化基础知识的能力 例题1(全国卷1)27(15分)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浓)+C=△CO2↑+2H2O+2SO2↑请从图1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反应并要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  相似文献   

18.
尤志杰 《考试》2004,(2):48-49
[例]现有四种无色溶液a、b、c、d分别是Na2CO3、Na2SO4和Ba(NO3)2中的一种。为确定每种溶液,做如下实验: (1)a+d→气体+溶液(2)b+c→沉淀+溶液(3)b+d→沉淀e+溶液(4)a+b→沉淀+溶液f (5)e+f→气体+溶液。则a、b、c、d依次是[ ] A.Na2CO3、Ba(NO3)2、Na2SO4、H2SO4 B.Na2SO4、Ba(NO3)2、Na2CO4、H2SO4  相似文献   

19.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考生在复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时,应该注意十个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在应考时的失分现象。 1.注意离子反应的原理。例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S气体通入FeCl2溶液中 H2S+Fe2+=FeS++2H+B.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 CO2+Ca2++H2O=CaCO3++2H+C.NaBr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相似文献   

20.
看点一: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例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SO2+OH-=HSO3-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Ba2++SO42-=BaSO4 C.将盐酸滴入氨水中: H++OH-=H2O D.碳酸钡固体与盐酸反应: BaCO3+2H+=Ba2++CO2↑+H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