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新 《中学文科》2006,(6):56-56
现代交际英语注重课堂交际活动,而课堂交际活动离不开体态语言。每一位教师都在课堂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体态语言(课堂体态语)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英语教师。课堂体态语主要包括手势语、眼势语、面势语、头势语、空间语言、身体语言及外表修饰等。其功能可以从以下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要点分析】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是展示学生的交际能力、文明态度、语言素养的平台。口语交际题的主要方式是听与说,同学们应该依据“对象、场合,文明得体的进行交流”的基本要求,针对不同题型,灵活地、有创意地进行解答。口语交际题的解答准则: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言之有“物”,即有内容,摒除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简洁;言之有“序”,即表述有合理的顺序,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言之有“节”,即简明,表达简练,字数适中。【妙题评说】1.音…  相似文献   

3.
语言从不同的表达方式来看,有文字表达的语言(书面语)、借声音表达的语言(口语)和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等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让人明白其义的语言(体态语)。教学语言主要是指后两种:口语和体态语。体态语又称态势语或身体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两种语言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机敏性和应变力,则叫教学语言机智。  相似文献   

4.
贺翠英 《考试周刊》2012,(75):43-43
语文知识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口语交际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口语交际题材,让语文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语文,摸到语文,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语文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语文是海市蜃楼而虚无缥缈。因此,在扎实训练学生掌握语文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努力优化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即语言,“语”指口头语,“文”指书面语,学语文就是学口头语和书面语,提高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文本于语”,口头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口语交际时不知道说什么或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肤浅的、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教师不仅要充分地利用课堂,还要充分地利用日常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利用口语交际课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把原来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同时强调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是:规范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口语交际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口语交际是听说能力的新发展,它不仅包括听话和说话,更重要的是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提法的改变也要求人们转变认识观念,现代社会需要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能听会说的要求更高,是一种在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处事的能力。随着大纲的颁布以及新版教材的发行,口语交际教学开始纳入到小学语教学之中,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人们对口语交际的教学认识还比较模糊,轻视口语交际及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不良的倾向都会影响小学语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本拟就口语交际教学中容易产生的几种倾向做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使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有条理地介绍一种商品,并能用语言或适当的动作打动别人。培养认真倾听、抓住要点大胆提问的能力。2.在互动的交际过程中,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3.渗透合作意识和诚信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使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有条理地介绍一种商品,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推销商品短片,营造氛围。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手举脐橙,做闻一闻的动作。)同学们,请看魏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李晶 《吉林教育》2008,(15):64-65
人们在交际活动中,除了用有声语言传情达意外,还常常以各种姿态、动作、表情来帮助自己表达思想感情。我们把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面部表情、手势、身势称之为态势语。态势语是"无声的语言",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也可以部分地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是口语交际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别恩经实践得出结论: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8.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口语交际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据模糊限制语的概念,结合交际能力学说及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会话含义等相关理论,可以确定在口语交际中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能够巧妙地弥补说话者在某方面的无知或知识的不足,促成交际的顺利进行,使人们的言语表达更加委婉含蓄、礼貌得体,维护对方的面子,维系交际双方平等友好的关系;还可使说话者的表达更严谨、更客观,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体现出说话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灵活选择语言、使用交际策略为交际服务的能力及高超的人际协调能力。因此,应重视并努力培养在口语交际中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意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表明,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以整体形式出现的语块,它是英语交际的基本单位。语块好比预制件,拼在一起就形成了完整的句子及连贯的语篇,为语言交际提供一条省时省力的便捷途径。语块与口语教学相结合,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10.
口语交际中的模糊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口语交际中,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模糊语言.口语交际中不但不能排斥模糊语言,而且还必须正确和适当地运用模糊语言.这是口语交际中语言运用的一种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1.
【案例背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交际原则。这就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更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来用,从而彻底摆脱“哑巴英语”的困境。小学阶段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口语表达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听懂相关熟悉的话题,并能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学中体态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明  马亮 《教学与管理》2009,(9):139-140
体态语属非言语交际范畴,涉及到体态语及其研究,英语中有body language,body movements,gestures,body behavior,kinesics等。汉语中有体态语、态势语、体语、体语学、身势学、身动学等。体态语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伯得惠斯特尔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30%左右。萨莫瓦(samovar)则更为肯定地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美国的研究还表明,在表达感情和态度时,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  相似文献   

13.
非语言行为的特点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语言行为在交际、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 ,有着重要作用。非语言行为有真实性强 ,易受环境制约与依附性强等特点 ,故在交际中主发挥辅助性功能。非语言行为一般地分为四类 :身体语、时空语、辅助语和客体语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语言主要指:口语和体态语。体态语又称态势语或身体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两种语言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机敏性和应变力,则叫教学语言机智。 教学语言机智具有以下特点:(1)针对性强。即在运用过程中必须考虑教学环境、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生活阅历、文学素养和接受心理水平等因素,否则,非但达不到其运用目的,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次口语交际话题源自课文内容,又是学生校园生活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只是观点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采取现场模拟、“实话实说”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展示个性风采,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增强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新的“口语交际”区别于“听说训练”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它的交际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实,确切地说,“语”(口语)比“文”(书面语)更能体现它的交际作用,口语更便捷、更常用。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它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还是一种交往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更是一个人能否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重要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余宪 《湖南教育》2001,(17):39-40
新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际中进行;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些话强调了从教学环节、交际情境、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胡芳 《现代语文》2010,(3):77-78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为完成某种特定的交际使命,针对特定对象,借助于标准的口语(有声语言)和非口语(态势语言进行的听说沟通、双向反馈的一种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姚祖权 《小学生》2010,(2):37-37
1 注重学生交际习惯的养成 口语交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学习VI语交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特别在低年级口语教学中,语言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