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中、高职教育现存的问题 1 管理问题。高职的“3+2”招生,学生初中毕业直接到高校就读,不适应高校松散的管理方式,造成高职管理困难。 2.争夺生源。高职院校生源超负荷招收,使得中职学校生源缺少。许多学校因无生源而被迫停办。今年各大院校都放开了“3+2”招生,将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造成更大的冲击。 3.师资浪费。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及设备闲置,而高职院校又外聘中等文化课教师及管理教师,且大量地投入、重复购置设备,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资源。 4 生源质量差。由于现行招生政策的导向,中职的学生多…  相似文献   

2.
“生源荒”使高职院校面临诸多困境,出现“生源荒”的主要原因是生源减少招生计划增多、高职教育体系不完善、高职录取批次兜底、教育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特色不鲜明等.面对“生源荒”,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思路、搞好办学定位、加快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特色发展、提高管理效益、敞开高职大门、扩大生源范围等,从而破解“生源荒”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现有招生体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学校通常采取统一化的人才培养计划,使得三校学生从中职到高职无法实现有效衔接,高职院校需兼顾各类生源的素质差异,针对不同生源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骤减,高职院校招生出现了生源危机,高职院校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招生宣传工作也越来越重要。高职院校必须在正确的招生政策的指引下,创新招生宣传工作策略,通过有效的招生宣传思路与方式来突显办学特色,展示办学实力,改变社会偏见来谋求学校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办中等职业教育能够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实验实训资源的作用,有利于消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不平衡,有利于增加教育经费补充,有利于高职生源的储备。但是都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分散管理层精力,中职得不到重视位置,师资队伍的被动选择影响中职教学质量的保证,以经费补充的利益驱使盲目追求招生数量,质量管理难以落实,靠大专声誉侵吞了中职学校生源,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应逐步削减中职规模,过渡到终止中职教育。  相似文献   

6.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丰富了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型,使对口单招、中职注册入学、中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提前自主招生、高招录取等几种生源类型并存,但学生管理问题因此凸显。文章建议高职院校创新管理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宗旨,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多途径提升学生管理能力,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果,以顶层设计为起点,完善学生管理的机制建设,提高育人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郑艺华 《科教导刊》2019,(12):25-26
高职院校招生越来越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高职院校专业缺乏特色、招生专业设置不合理、生源短缺、生源质量较差、院校竞争的影响、学生择校的影响等。要缓解高职招生困难应在学院内涵建设、招生宣传工作、拓宽生源渠道、提高办学积极性、成立校友会、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口单招和单独招生是目前高职院校分别招收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两种招生考试制度,为缓解高职院校"招生难"的困境和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的积极尝试,但也产生不少问题。这两种招生方式都存在生源质量良莠不齐,考核方式重形式、重理论,招生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以生源、专业为突破口,严把招生入口关,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口单招和单独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9.
对江苏省五所高职院校部分注册入学生源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注册入学的生源情况总体欠佳,呈现出生源质量不高、生源结构复杂及生源数量稳中有升等特点。产生这些现象的关键原因则是注册入学准入条件的过低、中职教育办学方针的偏离、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缺失以及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10.
生源危机已成为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最急切需要研究应对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招生计划多、报考学生少,生源枯竭明显,招生竞争加剧,对高职院校师生员工思想、生存、竞争、经济等方面产生诸多冲击和压力。生源危机倒逼高职院校认真思考应对策略,应改革管理体制、坚持内涵发展、提升团队素质、提高办学水平、坚持特色立校、立足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转向的政策背景,通过对全国10660位中职生的问卷调查,研究了影响我国中职生升学的若干因素。研究发现:中职生具有很高的升学意愿,且以本科为主要期望学历;毕业班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强的中职生更可能选择升学;学生干部身份和学校生涯教育质量会影响中职生升学意愿;家庭对中职生升学与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但影响方式和程度与普高生存在差异;对省域中职升学政策的了解和认同会促进学生升学,而对就业市场和本科招生政策的了解和认同会削弱中职生升学意愿。基于此,未来应从职教本科办学规模、高等职业教育招考机制、央地项目设置、公共财政兜底、生涯教育和升学指导等方面优化中职升学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使之不被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轻易替代,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学生的比较优势,即培育院校自身的专业特色,形成有别于其他院校的专业优势;培养学生的特长,形成有别于同类专业的本科生、中专生的职业优势。为此,高职院校要围绕打造毕业生比较优势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战略举措.因为职业学校毕业生有专业属性,所以这种升学办法的设计就要比对普通高考招生复杂.通过招生,高等职业教育可能对中等职业教育产生负效的反作用.以考试为主去选拔,将关于专业知识(技能)考试可选三种方案的利弊做了分析.同时,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办法改革的经历,又对部分省高等职业学院面向"三校生"招生办法进行了比较.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办学目标"双元化"改革,是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高职衔接招生考试制度当前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对口升学招生指标少,中职学生求学深造的道路依然艰难;中高职衔接重形式轻内涵,片面强调升学率;考试内容存在不完善之处;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生源危机。促进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应当建立灵活开放的招生考试制度,主要措施是成立职业教育招考机构,加大统筹协调管理职能;普遍实施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放宽招生计划比例,实行免试制度和推荐入学制度;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拓宽生源渠道,实现"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逐步实现义务中等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促招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尝试职业技能形成能力评估,建立完善职业学校退出机制;甄别中高职学校的发展状况,适时放开升格上档之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布局,发挥职业教育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技能高考"招收中职毕业生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一种重要途径。根据"技能高考"选拔录取机制的特点,"技能高考"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技术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上,应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7.
排除注册入学、提前录取两个因素,在不分批次,不分公办民办的前提下,选取最高分、最低分、平行志愿录取率和非服从志愿录取率4个指标,用聚类分析法将江苏省2011年76所高职招生情况分为5类。分析表明:面对生源减少,高职招生应考虑区域经济、扶持特殊教育、确保生源质量;与此同时,高职办学也要注意增强办学实力、重视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职生作为高等教育下的弱势群体,在高校迅速扩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各高职院校根据学生特点纷纷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是对于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却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方式方法。应采用"渗透教育创业训练测验与咨询"这样的培养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党员人数也越来越多,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学生党员发展较快、较多,但学生党员质量不高;只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育,而对学生党员队伍的教育不足;在进行党性教育时,学习模式过于单一;重发展,轻管理,轻教育等问题。如何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通过笔者对一些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提出党建工作要从学校领导对学生党建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学生党员培训制度和理论学习制度等方面着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20.
石慧 《辽宁高职学报》2014,16(8):107-109
目前社会秘书从业人员的岗位缺口大和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招生就业不理想已是不争的事实。两者之间的矛盾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二是学校的招生工作存在许多现实问题。鉴于这种结构性矛盾,高职文秘专业要加强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社会各界也要加强文秘准入制度建设,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文秘专业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