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晖 《运城学院学报》2010,28(4):97-100
邹韬奋先生在一生不同时期撰有《经历》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以其内容客观、语言生动而成为现代知识分子自传中的典范。这三部作品真实揭示了一位著名文化人的成长历程;与同类作品比较有其鲜明个性;并且具有"信史"的性质,为知识分子传记写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邹韬奋是现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爱国民主战士,在不同时期撰有《经历》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这三部自传不仅是现代知识分子自传的代表性作品,而且情感充沛、描写生动,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对同类传记的写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邹韬奋是现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爱国民主战士,在不同时期撰有《经历》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这三部自传不仅是现代知识分子自传的代表性作品,而且情感充沛、描写生动,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对同类传记的写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邹韬奋先生是现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爱国民主战士,他撰有《经历》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这三部自传折射出了独特的时代风貌,且因其对人对事评述的客观、准确而具有了“信史”的性质,文章拟通过对这几部作品文献价值的分析,来探讨传记写作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徐德明著述老舍传记共三部,即《老舍自传》《图本老舍传》《老舍自述:注疏本》。其研究和著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是引论老舍对三十年代"自传热"的反应,以凸显《老舍自传》的突破意义;二是分别论述三部老舍传记的特色,并作版本比较,以显示其内在的联系及创新发展;三是论述三部老舍传记所运用的传统学术方法,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6.
朱幸纯 《培训与研究》2010,27(3):16-18,33
《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常常被人当作为她做传记的重要资料,同时诸多研究者也采用萧红的传记对她的这部作品进行研究,特别是关于她的童年的相关研究。但实际上传记与文学之间存在较大区别,不应将萧红的传记与她的文学作品完全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7.
《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常常被人当作为她做传记的重要资料,同时诸多研究者也采用萧红的传记对她的这部作品进行研究,特别是关于她的童年的相关研究。但实际上传记与文学之间存在较大区别,不应将萧红的传记与她的文学作品完全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6,(10):83-90
梁启超和胡适分别以学者身份和改革家身份进行传记研究。梁启超的传记/自传研究属于历史的研究,立足于历史,着眼于现实;胡适则属于现实的研究,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就传记/自传范畴而言,梁启超是在历史的范畴内考察,他所说的自传主要指史家自序式自传;胡适则试图在文学的范围内考察,他所说的自传已具有较广的涵盖面。此外,梁启超和胡适都找到了在体例上最类似于西方自传的作品——"自传年谱",但两人"自传年谱"的范畴和涵义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高斯的自传《父与子》是英国传记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派传记。高斯在这部自传中一反隐晦和溢美的维多利亚时代传记文风,围绕父子之争,建构了一个偏执、狭隘的父亲形象,颠覆了维多利亚时代父权至上的伦理观。《父与子》在传记艺术层面融入现代小说的写作手法,改变了传统传记的书写规范。作为英国"新传记"的前奏,《父与子》开启了现代派文学"杀父"的反传统之风。文章拟从伦理学、文学和心理学三个方面揭示《父与子》的杀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玛雅·安吉洛在多个领域有活跃的表现,"自传作家"这一标签起于她六部自传体作品中的第一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小说描写了黑人女孩玛格丽特,也就是童年时期的自己,以"我"的口吻讲出在没有父母的精心照顾下求生存、求进步的成长经历。本文依据传记理论探究《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自传色彩并表现黑人女性自传式书写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