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活动、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因此,在社会课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开发和利用社区课程资源。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运用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乐于探索、大胆创新、敢于质疑的精神,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向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去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3.
杭静 《考试周刊》2013,(95):176-176
<正>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活动,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兴趣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生活,逐渐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只有"从学生的生活中来",才能"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这门课程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成为孩子心中喜爱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正化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持续发展"。《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也就是说,要让化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那么,化学教学如何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之中呢?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基础是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源泉.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教学中应努力做到:模拟生活,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走进生活,让学生品行得到内化;学会生活,让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参与生活,让学生的道德行为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针对语文的现状,特别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建立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就需要让教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寻找课堂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加强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广泛汲取生活营养,使他们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学习生活、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门教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它来源于生活、学生情感、社会现实,但高于生活、情感、实际,又回归于生活、情感、实际。教学中必须注意和学生的生活、情感、实际相结合,让思想品德教学走进生活,走进情感,走进现实,让生活、情感、现实处处是思想品德教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情感、现实中接受教育,才能防止机械地为学习而学习和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让学生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孩子与大社会亲密接触,学习生活中的"活"知识,近年来,我们践行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的重要思想,开展"生活课堂"研究,组织学生走入社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文以"走进家乡名企"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围绕活动背景、活动过程以及活动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励娜 《教育》2009,(7):56-56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使学生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沟通生活和学习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教学生活化是指把教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它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必须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重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以此让学生主动地学会自主、学会体验、学会交往、学会理解、学会思考,尤其学会创新。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以历史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临淄区教委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结合本区实际情况,以临淄第二职业中专为依托建立了区中学生劳动技术实践基地。各初中学校每年集中学生到该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教育。自开展实践活动以来,已累计培训学员10200多名,得到了学校、家长、社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让学生走出课堂,尝试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磨练意志和毅力,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求知、学会审美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事实证明,社会实践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超市是学生身边自然存在的场所,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个实体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引导学生走进超市,让学生能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思考,继而研究,同时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学会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语文教学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调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要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创新能力,最终是要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一、让读写教学走进小学生的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15.
马殿国 《考试周刊》2013,(28):145-146
<正>《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认识社会,正确了解社会,养成良好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应采取下列策略:1.开展对话式教学1.1努力培养对话意识。对小学生而言,对话意识的培养在于平时点点滴滴潜移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让学生通过实践,实现课程向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7.
张永飞 《教育》2011,(12):18-20
今年5月27日,教育部与公安部、水利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粮食局等七部委联合召开会议,计划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主题教育实践基地。教育部表示,目前中小学教育中还存在着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实践的情况。开展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可以让学生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走进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在课堂上营造开放、互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努力创设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课本中的学生一起去面对并解决问题和烦恼,从而学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与课本中的学生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相似文献   

19.
陈红梅 《成才之路》2010,(21):23-23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地方性色彩较浓的开放课程。它具有区域特色和时间价值,课程本身的创造性和实施过程的弹性张度体现出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的有机整合。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走进生活和社会,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文化和生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相似文献   

20.
<正>开放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课堂,实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生活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用课本知识指导实际生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