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在不同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又形成各自独特的办学经验,成为国际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既不能脱离本国实际,盲目照抄照搬,也不可忽视大学发展的共性规律,故步自封,而应当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在借鉴吸收世界一流大学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在将中国研究型大学推向世界一流的同时,也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2.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制造在更多的时候代表着廉价,中国劳动力代表着廉价。在世界产业链中,中国制造位于最低端。即便有人给中国制造头上戴了顶世界工厂的桂冠,但不  相似文献   

3.
高少林 《华章》2007,(7):137
在中国也好,在世界其它国家也好,提到龙,几乎都与变化中的中国,急剧发展中的中国,改变世界面貌的中国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每年春节过后屡现的"民工荒"使外媒一直在反复炒作"中国廉价劳动力将要结束"话题,热议的话题从"中国将逐渐失去世界工厂地位"到"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可能不保"等无奇不有。其实炒作归炒作,中国的现实、世界的格局决定了不但中国离不开"世界工厂"、欧美日也离不中国的"世界工厂",为了中国,也为了全世界,中国"世界工厂"的位置还得继续坐下去。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世界文学史写作与世界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者从1927年撰述世界文学通史类著作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展现了深具特色的世界文学观:有"排中"的世界文学史,也有中国文学包含其中的世界文学史,后者更有利于呈现世界文学的整体面貌;在后一类世界文学史著述中,"中国文学"的位置有多种体现方式。中国的世界文学史类著述强调东西方文学的二元对立,以及东方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在世界文学史动力理论的探讨上,中国学者提供了阶级论、人性论、世界主义三种有价值的模式;中国学者撰述的世界文学通史,其构成因素基本上只取那些在国别文学中"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而国际间对此却有更丰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也是人类现代化的新形态.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观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世界历史背景中萌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探索,在世界历史潮流中创造.世界历史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前提、历史依据和历史动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为着力点,在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2007年7月10-13日,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世界古代史专业委员会与安徽师范大学、池州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古代世界·中国·安徽"学术会议在安徽省池州市隆重召开.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理事长王敦书先生应邀出席会议,并就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科建设作了专题报告,寄语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科的青年史学工作者,勤奋读书,刻苦钻研,谦虚谨慎,严谨治学,作服务人群、有益于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8.
黄向阳 《文教资料》2005,(30):66-67
当代国际社会存在着对中国文化和政治的诸多误解,这些误解产生的根源在于世界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现实政治的不了解,要消除这些误解,必须让世界了解中国。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习近平提出了文化自信思想,主要包括:中国文化主张一脉相承,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创新与创造;中国文化主张开放包容,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中国文化主张"以和为贵",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有利于世界的和谐与美丽。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必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面临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等三大困境。在世界秩序大变革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但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这种世界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中国由"大国"迈向"强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具有重要贡献;中国"和平崛起"和"文明崛起",对人类现代化道路的拓展和世界文明的共存具有重要贡献,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是一个强大的日常生活世界。它严重影响了中国迈进现代化的进程。我们的教育要有“文化自觉”精神,在立足于中国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上实施超越现实生活世界的教育,而不是“回归生活世界”。超越不是简单的脱离,而是基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生活世界,追求更完关的理想生活。  相似文献   

12.
早在几年前,有过一项世界范围内关于智商的调查,在全世界各国家的人口初始智商测试中,中国人名列前茅。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几千年前中国人创造了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世界的进步。 今天的中国,凭借“中国制造”征服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发生在中国的大事吸引了全球目光:一场突发的特大地震,让世界看到中国的人本情怀;一届圆满的体育盛会,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巨大活力:一次完美的航天之旅,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智慧和进步。  相似文献   

14.
陆纯  周方银 《科技文萃》2005,(5):98-101
"中国经济现代化在本世纪将进入世界前10名."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在2005年2月18日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中披露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在2050年前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中等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在2050至本世纪末,中国将全面实现综合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10名.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侨情侨务形势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充分借助海外华侨华人资源,更好的地开展侨务公共外交,已成为中国外交大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梦的提出,有助于更好地汇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增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以中国梦为价值主线和基本言说方式,推动侨务公共外交的战略构建与现实展开,将能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进一步增强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关联互动,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传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扬弃,也是对世界工业化道路的反思。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倘若中国的大学建设仅仅停留在模仿、追随西方大学的水平上,就不可能真正跻身于世界知识体系的中心和前沿,就不可能吸引和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产出世界一流科研成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只能沦为空谈。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里可以套用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个论断指明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是世界社会主义史上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原创性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理论;在苏东剧变后危难复杂环境中,为捍卫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关键力量;在领导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构筑人类文明新形态过程中,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角色都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中国选择怎样的战略实现民族复兴,以怎样的方式实现自己国家利益,和谐世界理念应运而生.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和谐世界理念有其内在机理和必然面临的挑战.而和谐世界理念的真正价值则在于促进世界和平并为中国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打破中国威胁论,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中国经济走向市场化是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并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必经之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日本是同样的机遇,21世纪对于日中两国可以说是一个探索新的竞争和共生之路的时代。笔者对中国对外经济体制中市场经济的形成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日中经济如何做到"共生"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