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语教材中,不论是讲读课文,还是阅读课文,文后都安排了“思考·练习”。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写者针对本年级、本组教学要求,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的。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课后“思考·练习”,我们便可以看出文后“思考·练习”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思考题,二是练习题。其中“思考题”侧重于提示理解课文的思路,并注重和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相呼应;“练习题”侧重于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段的理解体会,对生字词的巩固和运用。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  相似文献   

2.
课后的“思考·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针对本年段、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而精心设计的。笔者认真地剖析了《丰碑》一课的“思考·练习”题,认为它起着点明教学重点、难点、提示教学思路和指导学法的作用。故以此为凭借,设计这课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围绕“思考·练习”进行教学设计——《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建议□湖北省教研室萧惠珍课后“思考·练习”体现了语文训练的意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些“思考·练习”是编者针对本年段、本组的教学要求,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的,起着点明...  相似文献   

4.
“思考·练习”是课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课文的“思考·练习”都有3─6个题目。思考题侧重于提示理解课文的思路并注意和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相呼应;练习题侧重于引导对课文中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对生字词的巩固和运用。 按习惯的教学方法,一篇讲读课文,首先是扫清生字词,接着是按次序逐词逐句甚至是逐字分析课文内容、情节,最后才是让学生动笔做“思考·练习”。然而有的“分析”超过时限,只得让学生把“思考·练习”当作“家庭作业”、“课外作业”来完成。这样课后思考练习题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赘特。 一、发挥“思考·练习”的目标性的作用 “思考·练习”是一篇课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启发学生自学的思路,为教师正确理解教材,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教师备课时,要在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课后“思考·练习”,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思考·练习”,使学生明确目标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课文内容,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去读书。如教学人教版五年制第10册《马踏飞燕》一课,教师在掌握、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借助“思考·练习”,进一步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均安排了“思考·练习”,它明确了教学目标,提示了教学重点、难点,暗示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挥“思考·练习”的导教。导学功能,教师要对其认真剖析、深入理解、科学运用,还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运用“思考·练习”的能力。一、全面浏览,把握编写规律把握“思考·练习”的编排规律,是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的重要前提,教师须予以重视。学期初(从三年级起),可适当安排时间引导学生纵览全册“思考·练习”,以发现如下规律:从题量看,讲读课文一般有4至6题,阅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凭借“思考·练习”落实语言训练□湖南江华城关一小黄剑涛安排在每篇课文之后的“思考·练习”,体现了语言训练的意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题注意联系训练项目,提示训练的重点、难点和方法;练习题则以理解、积累,运用词、句、段以及朗读、背诵、复述等,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组教材由导读、课例(包括预习、课文、思考·练习)、读写例话、“基础训练5”四部分组成。这组教材侧重于“写”的训练,训练的重点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与第四组的训练重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互相配合,组成一对读写训练项目。语文教学是一个由多因素组成...  相似文献   

8.
第三组教材的读写训练重点是“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侧重于训练读的能力。教材安排这个训练重点的目的是:复习巩固第二组教材读写训练重点“练习给课文分段”,继续指导学生在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为了落实这个训练重点,讲读课文《颐  相似文献   

9.
凭借教材改革教学福建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张国炎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就课后“思考·练习”来说也有很大的改进,它提示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供了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上体现了学习课文的要求。讲读课课后要求由思考题和练习题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在每篇课文后安排的"思考·练习",体现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意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思考·练习"的内容,弄清每一道题的训练意图;在讲读课文过程中有机渗透"思考·练习"的要求,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内容;课后要指导学生认真完成"思考·练习",巩固语言文字训练的成果。下面,我以第七册教材为例,就用好"思考·练习",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一、突出读写训练重点该册教材第四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留心周围的事物"。这一单元的讲读课文《高大的皂荚树》的"思考·练习"…  相似文献   

11.
“思考·练习”是课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课文的“思考·练习”都有3─6个题目。思考题侧重于提示理解课文的思路并注意和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相呼应;练习题侧重于引导对课文中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对生字词的巩固和运用。 按习惯的教学方法,一篇讲读课文,首先是扫清生字词,接着是按次序逐词逐句甚至是逐字分析课文内容、情节,最后才是让学生动笔做“思考·练习”。然而有的“分析”超过时限,只得让学生把“思考·练习”当作“家庭作业”、“课外作业”来完成。这样课后思考练习题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赘特。 一、发挥“思…  相似文献   

12.
落实训练培养能力──谈中年级思考·练习的教学陈明,苏万兴一、借助思考·练习,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只有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思考·练习采用不同的形式和类型,提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们可借助思考·练习。认真阅读课文,理盾文章思路...  相似文献   

13.
九义教材每一课后都编排了思考与练习内容.《思考·练习》是教材的组成部分.它有三个明显的作用:l、体现大纲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2、揭示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和文章特点;3、提供训练的途径.因此,它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凭借,也是教学应达到的基本目标要求.备课时一定要认真钻研课后的《思考·练习》.下面以《李时珍》课后的《思考·练习》第2题为例,浅谈它的备课要点.  相似文献   

14.
指导“预习”,用好“练习”桂林市榕湖小学黄钟虹新编“九义”教材课文前安排“预习”,课后针对预习要求及课文重点安排相应的“思考·练习”。如何指导学生预习,用好“思考·练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近年来我作了一些探索。一、“预习”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语教材,每篇课文均安排了“思考·练习”,它通过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明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提示,教学方法和思路的暗示,为教者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实施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须巧妙运用、科学处理,以发挥其导教、导学功能。一、细化:促其参与训...  相似文献   

16.
有一时期,我对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不大重视,往往把它看成可有可无,备课时不去研究它,而是急于寻找各种资料.由于资料繁杂,众说纷纭,写教案时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文章的重点、难点、特点有时都搞不清楚。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对自己的备课、讲课方法来了一番改造.就是认真研究教材,琢磨“思考和练习”。从“思考和练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和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了解和把握大修订语文教材中课后“思考·练习”题的变化特点与变化意图,并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必将促进新课标的落实和课改的顺利进行,有利于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这是因为课后的“思考·练习”题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编者的编写意图和当今新的教育理念,提示了教学的思路和教改的方向。现就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组课文课后“思考·练习”作分析与探讨,供老师们备课、教学时参考。一、“思考·练习”题变化的内容与意图第七册第四组课文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8.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共四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军神》是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金色的鱼钩》是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后面安排了“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将“预习”和“思考·练习”合并为“阅读提示”,可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依据。本组“思考·练习”的变化主要有五个方面:一、重视朗读、默读训练。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课文,都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的要求。另外,根据本组阅读训练重点,还提出了默读要有一定速度的要求。二、避开了容易导致烦琐内容分析的题目,更加重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体验。如《狼牙…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后“思考·练习”,以特有的形式体现了编者的编写意图,提示了每篇课文教与学的思路。修订后的第11册不仅一改课后练习题的设计,而且将略读课文的“思考·练习”并入“阅读提示”,体现了简化头绪、加强整合、避免烦琐、突出重点等新特点,既让我们感到面目一新,又引发了在实际教学中诸多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下面就第四组课文的“思考·练习”谈几点浅见。一、确保有感情朗读训练的完整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本组精读课文“…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内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本册修订教材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更新。新增加了12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减少了课文类型,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4篇课文,前有“导读”,后有“积累·运用”。精读课文前设“预习”,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两个重点训练项目,分别安排在第二组和第五组。由“导读”到“积累·运用”,体现了“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的训练过程。二、教学目标1.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