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韦秋玲 《兰台内外》2024,(9):28-29+32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档案面临数字化转型,逐渐由过去纸质文件管理、手动查询的被动方式转变为电子文件归档、在线利用的主动服务方式。尤其是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更为电子档案数字化转型升级带来了较大的优势及机遇。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逐渐由文件管理者向数据管理者角色转变,不断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态。本文围绕大数据时代电子档案数字化转型创新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思想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安全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广大档案工作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开放数据运动的开展,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从根本上将改变档案传统的管理与提供利用模式。本文在分析开放数据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档案工作将面临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变、提供利用方式转变等方面的影响,并指出了档案部门在开放数据环境下扮演的新角色,从改进档案文件的收集与保存方式、跨部门合作、创新开放数据服务模式、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养等四个方面提出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现代档案职业的发展带来了众多机遇与挑战,进而也对档案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思维方式、职业技能、人员角色以及管理模式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档案人应如何转变以实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现代档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数据理念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给包括档案部门在内的各行各业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在大数据驱动下,档案信息资源的路径发生了转变,从而对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新挑战,档案部门要运用大数据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突破档案信息资源的"瓶颈"限制,运用大数据提供智慧型的深层次服务,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的利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档案基础业务的中心也开始向信息化、现代化转移。探讨并正确理解档案信息化以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对我国顺利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非常重要。一、档案信息化的内容档案信息化涉及的内容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档案信息存储的自动化。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普遍应用,无论是由电子文件生成的电子档案,  相似文献   

6.
蒋辰媚 《北京档案》2010,(12):15-16
国有企业改革战略调整为新的企业模式带来机遇与挑战.与之相对的是国有企业各项管理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无纸办公和电子文件激增所带来的国有企业文件信息管理的各方面问题被摆在了桌面上.作为承栽文件信息提供利用的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也在思索着如何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框架下进一步挖掘企业的深层次资源,更加有效地将现有库藏档案的内容价值和信息价值共同发挥出来,使档案整理更加符合企业管理中的效益原则,也更加满足各类档案利用者的不同需求.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有效开发企业档案资源的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档案职业观与档案工作者的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档案事业正处于由传统而现代化的转型期,档案职业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角色转换开始了理性的思考.不少学者就电子文件时代档案职业走向,档案工作的社会功能定位以及档案部门的机制创新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档案职业应该进行怎样的观念转变,档案工作者的角色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呢?这里,作者也想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大数据的时代特征入手,重点论述档案工作的现状以及大数据给档案工作在档案资源、档案技术、档案思维等三个方面带来的挑战,并根据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9.
依据大数据定义,简要分析档案资源符合大数据特征,构建档案工作中的大数据框架,指出目前档案工作开展大数据条件尚不具备,但应从服务观念、档案信息质量、档案资源云平台构建三个方面为大数据应用做好准备,并以郑州市为案例分析了大数据试点的研究思路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电子档案异地容灾备份中心建设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普及和政府电子政务的开展,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以及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等数字化后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这些数据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如果遭到破坏,就会给国家及档案事业带来巨大损失。电子档案的海量、安全存储已成为档案馆目前必须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档案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档案文化建设,推进档案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档案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结合本地实际,宿迁市档案局将从档案文化形象塑造、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建设和提升档案文化服务能力三个方面着手,助推档案事业取得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者是施控角色和受控角色的统一体.施控角色表现在档案部门对于档案信息资源质量的三次把关、传播媒介和传播范围的控制.受控角色体现在档案部门的传播活动要受到政治控制、经济控制以及自身控制的制约.通过分析传播者的控制角色,达到弥补现有档案信息资源传播理论研究不足,重视档案部门在传播活动中起到的主动控制、计划控制、规模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获取当前档案信息互动现状,为档案部门提升档案利用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49个副省级以上档案机构为调查对象,统计分析档案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三种在线传播媒介的互动情况,并构建互动数据集,利用文本分析技术获取档案网站互动内容的真实交互主题。[结果]在传播媒介方面,不同媒介的互动特点存在显著差异,网站媒介发展平稳,体现出双向交流的沟通者作用,微博和微信媒介的互动分别处于下降和上升态势,扮演了档案信息的播报者和宣传者角色。在传播内容方面,典型互动主题可分为个人发展类、业务指导类和查询借阅类三大主题。[结论]档案网站是档案用户与管理机构之间双向互动的最重要媒介,对互动内容的文本分析有助于发现真实的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4.
档案网站作为档案部门服务社会的窗口,及时将公众关注度高、利用频繁的现行文件向公众传递是其重要功能.从2000年第一个现行文件中心建立到现在,档案网站现行文件网络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从现行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三方面来研究档案网站现行文件的服务工作,使读者能对现行文件网络服务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5.
王涛 《兰台世界》2016,(4):75-76
随着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规模化发展,档案资源的共享已成为一种大势所趋,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为高校档案资源的共享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大数据为高校档案资源共享带来的机遇,提出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资源共享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档案数据的备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影绘 《中国档案》2004,(10):46-46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普及和政府电子政务的开展,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以及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等数字化后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这些数据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如果遭到破坏,就会给国家及档案事业带来巨大损失。“数据是资产,备份最重要”,及时有效的备份是保证档案数据安全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与文化浅识(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方面提供高质优效的报务,就必须在思想上明确一个问题,即,档案到底是什么,它与化有什么关系,它在化的建设和发展中能扮演什么角色以及怎样来扮演好这个角色,基于此,笔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在文书部门和档案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和科学生产活动的记录将产生在电子工作环境中,人们进行交流的方式也将从纸质走向电子媒体,多数文件的生命将以电子形式存在。可以说电子文件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极大地方便了文件信息的传递、数据的共享,给人们带来许多轻松和便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对于档案部门来说,电子文件与传统纸质档案一样,都是国家宝贵的信息资源,必须加强对它的研究,掌握它产生、流转、归档、管理等规律,使其得以长久保存。一、电子文…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亟待加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科学技术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农业科研档案已成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信息资源。但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日益拓宽,科研投入的方式也呈多元化趋势,给档案收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科技人员为了获取更多的项目和成果,只重视前期和超前期的项目申报,  相似文献   

20.
刘佳 《兰台内外》2024,(9):15-17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为各行各业的信息整合与高效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档案数字资源作为新时期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数据信息集合,对于提升管理效能、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推动向纵深发展,将是档案主管部门在未来面临的重点难题。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其不可篡改性与去中心化特性,为档案数字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可能。本文围绕区块链视角下档案数字资源创新性治理路径进行全面分析,围绕制度、人才、服务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积极探索构建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机制现实路径,为各档案部门建立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协同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