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续报道就是跟踪报道.它是对已经报道过的新闻进一步追踪,对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新闻事件.或者说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的持续报道。^①后续报道较之于其他报道形式更能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更能彰显媒体的公信力。所以近些年来,在以民生问题为主要报道内容的都市类报纸上,后续报道出现得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弱势群体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帮助、扶助弱势群体渐已成为一种值得倡扬的社会风气。而新闻援助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是大众传媒人文关怀和服务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媒体越来越成为困难群体选择获取帮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的数量急遽扩张、年轻人的面孔越来越多,这是媒体发展和社会信息流通加大的需要,但这种变化来的还是快了些.仓促了些。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媒体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是当前的主要问题。现在我们的记者们需要哪些必备的素质呢?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指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中对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公众心智健康所承担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在我国,伴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传媒的不少问题显露出来:低俗之风滋长蔓延;有偿新闻屡禁不止;嫌贫爱富,忽视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不讲道德,媒体出现诚信危机等。因而,媒体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  相似文献   

5.
有关社会新闻的定义,业界和学界虽然至今未有公认的统一说法.但在社会新闻的内涵上取得了基本共识.即社会新闻是关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近些年来.社会新闻以其报道范围广、题材内容丰富、与公众生活有密切的联系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关注.许多媒体把加强社会新闻作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6.
媒体在信息发达、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不仅担负着传播新闻新科技的任务,也起到了传播新词语的作用。可以说,媒体对于新词语的出现和使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与新词语有着须臾不可分开的关系,没有媒体的传播,新词语也不会使用得那么迅速、那么广泛。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语言词汇的变化,而且它的发达情况与社会的变化是成正相关的,它反映了某个时代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词语的发达情况也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科技发展情况的一个表现。而能够及时和充分表现它并给它以生存空间的就是媒体。新词语就是因为生活发生了变化才出现的,所以媒体成为最先使用者,我们也在媒体上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词语。新词语在媒体上的出现,也有些规律可循。我们可以从新词语在媒体中出现的语域,了解新词语出现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种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我国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媒体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各个领域的监督力度也越来越大。公安机关的特殊性和群众的关注度使公安工作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社会瞩目的热点。尤其是媒体频频出现的涉警负面报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安机关的的威信,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各种医学健康知识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关于医学科技知识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同时.关注这方面内容的媒体也越来越多。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除了专业的医学类媒体外.一些综合性媒体也纷纷开设了健康版面、健康专栏。这些版面、专栏的开设.无疑为广大群众了解各种健康信息、知识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也体现了媒体的“贴近性”.体现了媒体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代平 《新闻窗》2007,(6):77-78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理论是民主的象征,也是一种理想社会的产物。随着媒体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把构建理想的“公共领域”的希望放在了媒体身上。民生新闻的出现和发展是否与“公共领域”的理想相一致呢?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媒体上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容越来越多,舆论监督已在国民经济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沉冤多年的案件,久拖不决的问题被媒体曝光后,就能引起有关部门及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朱虹 《新闻与写作》2005,(10):27-29
新闻发布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发言人意味着形象.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机敏。现代社会越来越开放,现代官员必须习惯于和媒体打交道。要从怕媒体、烦媒体、避媒体,转变为主动找媒体、利用媒体。学会同媒体打交道,是现代型领导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本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是培养现代型官员的有用舞台。  相似文献   

12.
林卓丹 《视听纵横》2005,(6):109-110
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不仅承担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传播礼会信息的基本功能,还负有引导舆沦、弘扬正气,鞭鞑丑恶、提倡社会新风的社会职责。我们的新闻媒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功不可没。但当前,由于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利益所趋,一些媒体只追求轰动效应而忽视社会影响的报道频频出现于屏幕、报端.导致负面效果扩大,舆论引导失误,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3.
现在,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报纸的版面越办越活,电视节目越来越好看,网络这一新兴媒体势头越来越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这种情况下,广播的各类节目都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把定位找准,扬长避短,真正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火爆、时髦的娱乐节目曾一度激起人们的新鲜口味,产生过很好的轰动效应。但随着受众文化水平的积累增长及社会条件的改变,客观上要求既有文化品位又轻松活泼的广播娱乐节目出现。  相似文献   

14.
新闻线人的社会角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线人正受到媒体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他们能够对媒体的资讯搜集和新闻报道提供有益的帮助;新闻线人同样受到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是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因而与精神陪护、钟点会计等一起被人们称为“新新职业者”。这说明,新闻线人作为一种社会角色的存在已经不是个别或偶然的现象,而是成了与新闻传播活动密切相关的一种值得重视的社会事实。  相似文献   

15.
汪凯 《新闻实践》2012,(6):28-30
随着媒介形态的多元化和媒介环境的复杂化,耸人听闻、名不符实的新闻越来越多。一些媒体为了赚取眼球,身为社会嘹望者的责任和底线意识越来越淡薄今年2月20日,人民日报发文《媒体,请守住真实和善意的底线》,提出“如何客观公正和怀抱善意地看待和报道社会事件,是媒体亟需补习的功课”、本期,我们约请学界和业界的作者,重新探讨媒体的底线在哪里,该如何平衡眼球效应与报道底线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新闻的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媒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大标志,成为媒体之间相互竞争的一个方面.也成为社会评价媒体品位和格调的一种尺度,媒体正以越来越浓的人情味和亲和力出现在广大新闻受众面前。  相似文献   

17.
《新闻导刊》2005,(2):21-21
今天的中国社会,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了。尊重人、关心人.是以人为本的起码内涵。对新闻界而言,这个“人”首先是报道对象。不管是时尚娱乐还是社会新闻.单纯追求好玩、刺激、猎奇,甚至肆意揭人伤疤、曝人隐私的不良倾向.在不少媒体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当警惕。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同时对传播信息的媒体期望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家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栏目,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给观众大量的有效信息,以期拥有自己固定的收视群体,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其中,电视新闻节目科学合理、生动艺术的编排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0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致辞,希望世界各地的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这既是对世界各地媒体的期望.更是对国内各类媒体的要求。目前,我国许多社会问题进入凸显期.媒体作为影响大众的重要工具.在这一历史阶段应发挥特有的社会作用。肩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然而,一些自诩为“贴近市场”的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漠视社会责任.宣传上的不良导向和不实信息时有出现,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当今,国内社会化媒体发展如火如荼,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参与人数越来越多,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而以微博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在发挥其作为联络交流工具作用的同时,更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扮演诸如意见聚合、舆论利器、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等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