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南朝贵族制的研究中,南北人的地缘性,特别是关于北方贵族的地缘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依据近年南京发掘的六朝墓和出土的墓志铭等考古成果,可以克服研究史料的限制,获得有关侨郡县与士族尤其是与北方士族之籍贯、侨寓地、墓地关系的更加充分的认识.如侨置的琅邪郡临沂县以及兰陵郡兰陵县对于琅邪大姓王氏、颜氏以及兰陵萧氏来说,是名实相符的完全的籍贯;而其他士族与原籍侨郡县之间,则没有这样名实相符的关系,不具有实际疆域的侨郡县对于他们来说,充其量不过是登注户籍的地方.据此,被侨置的原籍是名义上的还是现实的,与作为士族的等级上下有着深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侨郡县是我国历史沿革中特定时代的特定名词。侨郡县的设置限于东晋和南北朝时代。当时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南流,为了安置这些流民,南方朝代(主要的是东晋和刘宋)陆续设置了许多侨郡县。地处南北之交的安徽,除大量的北方人流入外,本地人也往南流,因而在安徽设置的侨郡县特多。搞清楚安徽的侨郡县对了解安徽的地理沿革、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是有意义的。安徽的侨郡县设置在淮南和皖南傍江地区,有的郡和县都是侨置,有的郡是原有的而县却有侨置者,郡县之上又有侨州,情况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3.
侨置制度并非东晋始创,它的渊源至迟可以追溯到汉初,东晋南朝侨州郡县只是对汉魏旧制的沿用;淮南、江南、汉水流域及益州地区,是东晋南朝侨州郡县四大分布中心,各地侨民来源、侨川郡县规模、土断及省并情况均各具特色;土断不是针对侨川郡县的混乱,也未完全废罢侨州郡县,它针对的是侨民户籍的寄寓性,通过划一行政区域让侨旧民就地入籍的方式达到消除寄寓的目的;东晋南朝侨川郡县名号的最后废罢是北方西魏、北周政权和隋王朝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释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南朝时代 ,侨州郡县广泛设立乃至成为制度。侨州郡县是相对于原州郡县而言的 ,然而侨州郡县系统与原州郡县系统并不能够完全对应起来 ,原州郡县一经侨置 ,即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侨州、侨郡、侨县设立后 ,也并不稳定。至于当地州郡县 ,由于侨郡县的插入、迭置以至混合编制 ,形成了新的地方行政辖属系统 ,也就是以《宋书·州郡志》与《南齐书·州郡志》为代表的地方行政辖属系统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7,(12):30-35
西晋灭亡后,琅琊王司马睿在江东建立了东晋王朝。自衣冠南渡建立政权伊始,中央政权无时不操纵在门阀士族手中,其百余年的统治基本依赖于南渡的侨姓士族和本土江东世族的扶持。三国时期以来江东与中原地区形成的从政治到文化的隔阂,江东的吴姓大族和北方的中原士族在政治和经济权益分配等诸方面存在着本能的对立。北方士族要使新生的东晋政权在江东站稳脚跟,必须有意识地拉拢江东世族。北方士族南渡又必然要侵犯江东世族的既得利益,江东吴姓世族和北方侨姓士族,这种既相互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东晋王朝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东晋北方士族与南方社会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士族与南方社会能否充分融合,决定着他们能否形成自己的乡族集团,从而能否在南方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有关东晋南朝政治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传统文献资料的不足,以往的研究难以深入下去。近些年来新发现了若干墓志资料,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分析这些资料,我们发现,在是否与南人联姻,是否以侨居地为籍贯,是否将居地和葬地置于侨籍所属之侨州郡县内这三个关键问题上,东晋的北方高级士族和中下层士人的情况有所不同。高级士族未能在上述三个方面与南方社会充分融合;而京口地区的中下层士族却程度不同地在以上三个方面与南方社会有所融合,并较早地结成以宗族、乡里为核心的新的乡族集团。这既印证了传统文献中的若干记载,又大大补充了传统文献的不足,为东晋末年高级文化大族逐渐丧失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力,而中下层士族得以崛起,并执掌国家政权,找到了更为充分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7.
治史所以明变。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代历史变动的根本原因,是由移民引出的北方"胡汉"问题与南方"侨旧"问题。《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探讨了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产生背景、成立原因、沿革变迁、地理分布、相关制度与影响,例证了利用侨州郡县复原侨流人口的方法或路径,开辟了研究十六国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的园地;凡此,便为解决东晋南朝史的"侨旧"问题打下了基础,也为探讨十六国北朝史的"胡汉"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东晋南朝的户籍源于西晋。西晋的正式户籍是“黄籍”,在黄籍上注册的主要是纳税服役者。“白籍”始于东晋初期,是侨州郡县所辖的侨寓户的户口册。即一种临时性的,不役不税的空虚户籍。“土断”就是以侨寓户现居地为准定其籍贯所在并登记入籍,以便征收赋役。在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下,士族豪强凭借强权隐庇大量侨户为佃客等私附人口。因而士族地主必然反对土断并公然破坏土断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承西晋末年之乱,东晋南朝的流民问题格外突出。这些流民来源有二:北民南迁和东晋南朝内部流民。为解决流民问题,南朝政权或遣返流民,或赈恤灾民,或侨置郡县,或实行土断。流民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侨居江淮之间的流民武装构筑了东晋南朝南方的安全屏障;北方流民构成了东晋南朝政权的支撑性力量;流民也促进了门阀势力的壮大,巩固了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东晋时期山阳郡之置,由于史料记载的多元性与矛盾性,学界对其认识存有争议。通过对《宋书·州郡志》《晋书·地理志》与《永初山川古今记》及其他相关历史文献的比勘分析,可对山阳这一政区的析置变迁做一大致复原:山阳于东晋元帝侨置兖州之时修筑为城,起初作为江、淮守备防线的一环,后亦充作东晋北伐的东线据点,因而长期保持军戍的状态。在义熙九年政局渐稳之时,于土断中置为郡县,割予实土,从此具备了安置、招诱侨流的作用。山阳之置,历经东晋限江自保、权臣北伐、土断侨流等重要历史节点,是东晋政局变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谯国龙亢桓氏与庐江灊县何氏是东晋时期的两大侨姓士族,但桓氏大起大落,何氏则绵延不绝.造成他们兴衰历程迥异的原因,可以从两家的家族根基、文化背景、政治态度几个方面来探讨.对比考察两家的兴衰之迹,以有助于对东晋士族政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谯国龙亢桓氏与庐江灊县何氏是东晋时期的两大侨姓士族,但桓氏大起大落,何氏则绵延不绝。造成他们兴衰历程迥异的原因,可以从两家的家族根基、文化背景、政治态度几个方面来探讨。对比考察两家的兴衰之迹,以有助于对东晋士族政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西晋末年,司马氏王室的八个同姓王为争夺皇权展于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自相厮杀,致使国家衰弱不堪,生民涂炭,而北方胡人乘隙而起,相继问鼎中原,称王称帝。为躲避战乱,中原衣冠士族纷纷南渡,投靠后来成为东晋元帝的琅王牙王司马睿,成为侨姓士族,并在这残山剩水中世世代代生活了下来。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的谢氏家族即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东晋南朝时,既是安徽地理沿革中最称混乱的一段时期,也是安徽人口史上至关重要的一段时期,而这缘于侨州郡县的广泛设置与侨流人口的大量迁入,依据典籍,东晋南朝安徽境内可考侨州7,侨郡41,侨县131,可考的侨流人口,大明八年时近3万户,近19万口,而东晋南朝安徽境内侨流人口总数,则估计要超过40万口。  相似文献   

15.
针对明朝中叶严峻的荆襄流民问题,周洪谟作《流民说》,大胆突破祖宗"山禁",提出仿东晋侨置郡县之法安置荆襄流民。朝廷在安置流民失败后最终采纳其说,并派原杰等人组织实施,取得了稳定一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江东大族群体是一支在两晋之际江东政局中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重要力量。随着两晋天下及江东形势的不断变化,他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政治心态。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挣扎后,他们选择了与“侨姓”士族合作的道路,最终促成了东晋王朝偏安江南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17.
论南朝襄阳的晚渡士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在南朝三吴地区的侨姓、吴姓士族日益腐朽的时候,襄阳、江陵地区的“南来北人之武力集团”异军突起。襄阳、江陵的武力集团包括两个阶层,一是次等士族,二是高门士族。关于次等士族的问题,陈寅恪先生在《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一文中已作了精辟的论述。本文则准备讨论高门士族,亦即所谓晚渡士族的问题,以期对南朝士族和南朝政治的研究有所裨益,祈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8.
家族文化是东晋士族对当时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东晋士族渊深的家族文化传统是东晋士族能够在文学上取得丰硕成果的深层原因;其次,东晋士族家族文化中的尚文传统更是直接在文学人才的成长、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诸方面于文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惠 《文教资料》2010,(13):103-105
东晋政权是由来自北方的侨姓世族和江东的吴姓大族共同建成的。随着北方世族的南渡,二者在政治与经济权益的分配问题上必有斗争;同时,在江东建立东晋政权上,二者也有联合,处于互动之中。本文旨在考察二者的互动情况,分析其对东晋建立、发展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敦幕俯佐吏今尚可辑得50余名,从其区域构成状况,可以见出荆、江督帅王敦与扬州士族豪强之间存在很大的亲和性,扬州吴姓士人是王敦功业活动的重要社会基础;对王敦晚年的“不臣之心”“专擅之迹”,江南籍幕佐比北方籍幕佐表现出更大的容忍和顺从。如此,所谓王敦之乱,就不单是反映了方镇与中枢的矛盾,门阀与帝室的矛盾,也反映了扬州士族与北来侨姓的矛盾;它不单是东晋“荆扬之争”的序幕,同时在相当程度上,也是西晋末东土豪强“三定江南”的余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