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生活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目的和发挥作用的方式上看,思想政治教育都离不开现实的生活实践。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源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审视都不能偏离了这一基本的界域。从一定意义上说,理论界从生活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种种探讨,正是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这种不可分割的本体性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李卓瓦 《考试周刊》2008,(18):28-29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学习和生活两方面,这两个方面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生活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回归生活世界是一种哲学观的重要转向,也是时代的呼唤,其彰显了人性化、人本化和以人为本的内蕴,以此观照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要融通生活世界,实现教育范式的转换,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从成材走向成人,从理论世界走向现实世界,进行生命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瑰宝。本文在解读其生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象、内容、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阐释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对高职专业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目标理想化、内容理论化、过程功利化、与社会教育脱节等问题.高职院校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性、时代性、针对性、融合性和实效性,体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回归生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和误区,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建构回归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仅从“生活世界”的基本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就如何结合这一思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了实践性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活世界的缺失,不仅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转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摆脱绝对科学主义,面向社会现实生活;必须坚持师生之间的真诚对话,以增强教育实效;必须充分实现生活世界的内在与外在的结构功能,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生活之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理想化、单一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僵化.这种弊端违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改变这种现状的根本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教育的转向.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是相对于抽象性、概念化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而言的,它以生活世界为中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理论性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体现了结合龙江高校实际、重视龙江人确立现代生活方式的教育理念。龙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应当从提升龙江人的生活质量、引导龙江人确立良好生活方式层面进行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以实现龙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抽象性向现实性的转换、学科建设理念由抽象的体系建构转向龙江人的生活世界、教育过程由支配型向互动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从瑞士学者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认为语言系统为符号系统开始,众多学者针对符号的内涵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符号的本质及意义被越来越广泛地加以探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达除了是符号外化之外,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又是怎样的呢?本文从符号化、生活世界的内涵等方面澄清了思想政治教育表达之争的本质,同时概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世界中的符号化表达,进而研究了符号是人类将思想意识外化而向外部世界传达信息的本质,弄清楚思想的符号化传递的时空场域为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实践活动形式之一具有阶级性、社会性。随后,从人的实践活动特质、思想政治表达分析等方面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表达的根本性质。最后,从马克思有关人的实践本质和人类社会的实践本性原理等方面,总结出社会实践中传达符号及现实生活中生成的符号化表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达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相关学科的"生活世界"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理论和术语不能直接呈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生活世界理论的发生、旨归等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将其置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之下对其内涵进行规定,从而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3.
民办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强调的综合化和应用化的人才培养,因此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知识的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本文从现在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出发,探析对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合理引导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出改进民办高校课余生活引导方式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寓于社会生活,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深厚土壤。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社会生活,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条件、形式、内容和载体寓于社会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渗透性、承载性和融通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社会生活既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也有利于呼应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发展低碳经济,共建低碳生活社会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开创了新的理论形态和着力点.文章通过时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涵、低碳生活社会实现的可能和有利条件的阐释,并对低碳生活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以课堂教育为主,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元素的严重缺失。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思想面貌也焕然一新,这在推翻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同时,也给思政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严峻的挑战。对此,思政教育工作者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化。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的必要性以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注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有效沟通与互动.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沟通、对话为前提,通过一次或多次商谈达致共识,具有人本性、对话性和特殊性等特征.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主客二分的教育思维、脱离“生活世界”的教育情景、单向灌输的教育方法等阻抗.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实践交往理论的指导地位,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平等观,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及应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相似文献   

18.
于光 《教育评论》2014,(1):87-89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人的生活世界,从而造成教育实效性低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文章从关注社会生活与关心个人生活、关心国家发展与观照个人发展、注重政治素养培养与重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注现代文化与尊重传统思想四个方面,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视阈。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主体间性精神实践,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二者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客体,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反映.从理论上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利于引起我们充分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从实践上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本真,回归生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益.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困境的重要表征,其深层内因在于"人性化"和"生活化"两个重要维度的缺失。回归生活世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视域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延伸至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探索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三个层面改革的实践路径,从而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