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掩耳盗铃.例“将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锱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2.
正一、掩耳盗铃掩:捂。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盗铃铛。《吕氏春秋·自知》记载:有一个人想把一口钟偷回家,但那口钟太大,背不动。于是他就把那口钟砸烂,钟发出了响声,他怕别人听见,就用手把耳朵捂住。人们称此为"掩耳盗钟"。后世多说"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相似文献   

3.
简单声现象     
·考点复习·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的传播需要 .2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遇到障碍物时 ,会被障碍物的表面 ,反射回来的声音传入耳朵就听到了回声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 ,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如果不到   秒 ,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使原声      .3 用手拨动琴弦 ,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 ,此时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   )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典型中考题例析·例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足够长的空钢管一端 ,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 ,甲同学能听到次敲击声 ,其中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相似文献   

4.
正"刻舟求剑"是人们熟知的成语,说是有一个人搭船过河,不小心剑从船上掉了下去,同船的人都为他着急,他却不慌不忙在剑掉下去的船边刻了一道痕迹,嘴里念叨着说"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他满以为沿着这个痕迹能找回自己的剑。船靠岸了,剑当然没能找到。这则寓言故事是小学语文的传统篇目,小学生也知道凭着刻痕是找不回剑的,因为船在动,水在流,刻痕所标的"这里",已经不是剑所掉下的地方了。  相似文献   

5.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不知你注意没有,从动物身上,我们也能学到不少物理知识呢!一、声学知识1.蛇没有耳朵,为什么也能听到声音?解:蛇的头中有一块骨头,蛇经常将头贴在地面,使声音经大地传播给头中的骨头,再传给听觉  相似文献   

6.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如图1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产生的;如图1乙所示,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可以传播声音.(06年南通)  相似文献   

7.
两人相隔一定距离,相互能听到对方讲话,这说明声音可以从一处到达另一处.声音从一处到达另一处,这就是声音的传播现象.关于声音的传播,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又如何来回答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题 1.通常认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米/秒,在阳光下立杆见影,这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沿____传播。 2.发生漫反射时,虽然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各方,但每一条光线仍遵守光的____。 3.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10°,则入射角为____。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到45°,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 4.从物态变化看,秋天草叶上挂着的露珠是____,冬天早晨屋顶上的霜是____。 5.柴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2转/秒,在1秒内柴油机做功____次。在做功过程中____能转化成机械能。  相似文献   

9.
小学自然第十册17课<声音的传播>共有3个实验.实验1是把耳朵贴在桌上用轻挠桌底或桌腿,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实验2是在水中把两块石头相碰,另一学生耳朵紧贴水槽,能听到石头的碰击声.说明声音能在水(液体)中传播.实验3是把小鼓立在桌上,在鼓的右面立一个纸屏,纸的右面吊一个小球,使小球紧贴纸屏.用鼓槌敲击鼓的左面,可看到小球跳动.  相似文献   

10.
一、与成语、典故联姻例1 (江苏省南京市)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 ) 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例2(山东省炯台市)“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因为他不懂得_________的物理知识所致。  相似文献   

11.
李文 《考试》2007,(Z1)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不知你注意没有,从动物身上,我们也能学到不少物理知识呢!一、声学知识1、蛇没有耳朵,为什么也能听到声音?解:蛇的头中有一块骨头,蛇经常将头贴在地面,使声音经大地传播给头中的骨头,再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说明固体能传声。  相似文献   

12.
《刻舟求剑》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一不小心把宝剑掉到江里去了。但他毫不着急,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准备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宝剑。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有变化的人。教学时,我根据教材特点,运用直观演示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一、根据教材实际,设计教学思路学生已学过好多故事,知道故事包括开头、经过、结果三部分,而《刻舟求剑》却是只有开头和经过,没写明结果。根据这一实际,我在设计教学思路时。按“丢剑——求剑——求剑之果”的思路读析。抓“求剑之果”的质疑。激发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一天,同学们都在自习课上写作业,教室里非常安静.我趴在桌上,用耳朵紧贴桌面,能听到在一般情况下觉察不到的声音.为什么紧贴桌面能听到,而离开桌面就听不到了呢?我猜想,这是由于桌子和水泥地面都是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快,且桌子内部是一个空腔,起到扩音的作用,这样微弱的声音经过放大就能被听到了.这同古代打仗时,士兵把箭盒放在地面上,耳朵贴近箭盒便能听到远处兵马来犯的声音,应该是一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掩耳盗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  相似文献   

15.
1.蟋蟀的耳朵是裂缝状的,叫鼓膜器,每个鼓膜器里有100~300个感觉细胞。雄蟋蟀振翅发出吸引异性的求偶声,雌蟋蟀的“耳”具有迎合这种特殊声音的共振作用。2.蚊子的每根触角的第二节里藏着能够把外界的声传到中枢神经去。蚊子在飞行时就是在倾听周围的声音。3.夜蛾的腹部到处都是耳朵,每个2个细胞,夜蛾就是依靠这种能如就可把以保护庄稼。5.蛇的头上既没有耳壳,也没有耳孔和中耳,靠空气传播声音是听不到的。6.动物的耳廓越大,从空气中接收的声音就越大,听觉越灵敏。马有能够转动方向的两扇大耳门,所以能主动给来自前、后方的汽车…  相似文献   

16.
正物理研究的基本切入点是生活中常见的力现象和热现象。在灿烂的中华五千年文明里.不乏包含物理知识的汉语成语,其中蕴含的成语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需要同学们细细品味。1.刻舟求剑:运动与静止的相对关系从前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上沿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下了记号,等船停下后,他便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没有找到。成  相似文献   

17.
蓝点儿     
我出生的那一天,一双温暖的手握住我,一个优美的声音轻轻说:"你真漂亮啊,我的小可爱。"我能感觉到自己有两只胳膊和两条腿,还有一对半圆形的耳朵,可我还没有眼睛,看不到自己的样  相似文献   

18.
1.考查“提出问题”的能力 例1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知识网络二、复习指导(一)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2.声音的传播间)听到声音的条件:由发声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经过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到达人的耳朵会引起鼓膜的振动,产生听觉.(2)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不同的温度中的传播速度各不相同,在同一温度时,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臼)回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直接传人人的耳朵的叫原声,遇到障…  相似文献   

20.
音乐雨     
兔子多多的耳朵比别的兔子长,他能听到别的兔子听不到的声音。比如说雷雨前第一滴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秋天第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