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对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等问题的重视与关注,在历史研究领域,社会史观被众多人研究与接受,也日渐成为显学。所谓社会史观就是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社会问题。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即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小中见大",所谓"民生无小事"。历史学科所关注的历史,都是人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正>法国历史学家米细勒曾经说过"历史是民族的史诗"。历史的功用不言而喻:大到一个国家,以史为鉴可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察古观今方能展望未来;小到具体的个人,历史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更是精神食粮,"读史以明智",历史使人聪慧、使人明理,因为历史本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经验与教训,历史的重要性自不必细  相似文献   

3.
现实社会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个参照,也是达成对古人、古事加以理解和解释的不可或缺的资源。历史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现实社会的现象或体验中形成对历史的解释,"由今及古"去参悟历史应该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教师的人生阅历、史学素养,"由今及古"体悟历史人物的心境;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由今及古"打通历史理解的经络;更为重要的是"由今及古",参悟历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贯通古今"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4.
人类自古就在"叙事",人类也一直在"叙事",因为"叙事"是人类在人际交流、世界认知、知识传承、文明递续方面的重要手段。于是,"叙事无所不在"成为一个历史事实,也成为叙事学研究中最有名的"陈词滥调"之一。就历史情形看,"叙事"总首先是口头的,然后是书面的;首先是日常的,然后是文学的;首先是质朴的,然后是艺术性的。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育是中国古来的传统,是维系中国人精神信仰和内聚力的"宗教"。但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儒家文明受到西方自然科学文明的强烈震动,前期"救亡图存",后期(延续至当下)"自强复兴",物质型运动超越于"精神感化"启发,传统历史教育的人文终极关怀精神对社会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渐衰退,当下已处于一种危机状态。此种背景下的高校历史教育举步维艰,如何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改革正在失效的传统教学体制及课程体系等,以承续传统的精华,并与时俱进,是当下高校历史教育的重中之重与亟待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生活语境中,"中庸"一词往往被视作"保守",甚至有"骑墙"的意味。至少,我们在课本上读到的"中庸",是一个不太好的词。就如我,中学时代也曾认为"中庸"是比较负面的。实际上,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当今的社会事实来看,"中庸"都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么简单。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中国统治者用儒家思想治世,中庸之道因此备受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绘画史上,"历史画"创作是一个源远流长、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特别是在宋代以前,以人物为核心的绘画,包括描绘历史事件的"历史画"和以刻画人物为主的"历史人物画"一直是中国绘画的主流,只是随着山水、花鸟画的兴盛,"历史画"在元、明、清三代发生了流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与山水画的合流,影响了"历史画"的独立发展.至于明、清时代,特别是清代大量出现的帝王"纪功画卷",则只是一种异变了的"历史画".中国古代的"历史画"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创作提供借鉴,中国古代"历史画"发展的历史在很多方面也对我们有一定垂诫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将来做什么,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须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学会做人"应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这是历史的重托,是教育工作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反观西方社会科学的"转向历史"学术史,政治学因对历史的不同理解而出现三种层次性的历史转向.在历史作为方法的层次,以政治学生产的理论、命题、概念为"体",以历史研究为"用",作为论证知识合理性的材料来源;在历史作为认知的层次,历史研究与政治学融通,从现实政治问题出发,重视政治知识的历史经验来源与提炼,阐释或解释其历史过程及成因;在历史作为本体的层次,政治学倒转为"用",所关注的任何议题是为了揭示普遍历史进程之"体".三种转向方式都有其知识生产的合理性和学术史依据,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憾.中国政治学已经意识到转向历史的时代意义,但不能撕裂转向历史的三个层次,而是要在层次之间寻找逻辑与事实的关联机制,尤其重要但也艰难的是在第三层次,基于中华文明传统确立统一的历史观念,使之成为前两个层次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风”:刘咸炘历史理论的枢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咸炘指出,"风"是贯穿历史进程始终、推动历史发展变化的"根本",它既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因,又是《易》所展演的规律在历史运动中的具体形态。刘咸炘对"风"与历史嬗递和历史兴亡关系的阐发,意在探索救国救民的文化道路。刘咸炘的"风"论与中国历史上连绵不断的"时风"、"气运"研究一脉相承,受到了中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表现出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倾向。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18):141-142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同样的,我们忘记了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背叛",历史作为一门文科性质的学科,有其深刻的重要性,唐太宗曾经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从这句话看来,历史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我们要学习历史,铭记历史。作为中学生,正是接触历史的初步时期,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做好正确的引导使其对于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们可以更主动地开展自主性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21世纪的中国大地上回荡着一个响亮的声音: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在这一口号下,我们对一切消极、落后、愚昧、腐朽的思想意识说"不",要把一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统统"拿来",并使之内化为人的素质.在这一口号下,"高分低能"不再会得宠,"一考定终身"也将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3.
王海琛 《考试周刊》2014,(87):138-139
<正>历史是什么?狂人说是"吃人",Arnold Joseph Toynbee说"是胜利者的宣传",两者如出一辙,从道德层面分析,这类说法过于情绪化。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许多时候,我们不是历史的见证人。"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说也说不清,我们更多的是面对的文本,文本涉及的是作者,作者通过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4.
人的成长往往是在"批判"中实现的,"批判"就是"否定之否定",就是超越、发展和成就自我。"批判的精神"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秉持"用古人的智慧来启发自己的智慧"的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说:"史学必须是以人为中心的,里面跳动着现实的生命"。但当前我们大多数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找不着"人",看不到"人",丢了"人",人的缺失缺位,会导致历史教学的底色退化。经过近半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历史教学要避免过分关注精英人物,帝王将相和成人,眼睛多向下看,历史上的"儿童"需要走进我们的中学历史...  相似文献   

16.
"国士",是一种特殊的"历史身份",有别于历史人物在具体政治制度中的品位与官职,其往往是在品评人物时所使用的非官僚化、非正式性且带有赏誉性质的清言术语。所以,"国士"不是人物的政治标签。"国士"是优秀士人中的精英,其命运往往与国运紧密维系,体现着时代的兴衰走向与主流精神。从历史演变轨迹看,"国士"乃由原初的智者、勇者演变为传统优秀士人中的精英,作为一种极具历史传统的"美誉"频繁出现在历史诗册论著中。苏轼乃为"国士",也可以说是历史给予的一种文化价值上的认可。因此,从"国士"这一特殊的历史身份探讨苏轼的思想状况与文化品格,贴近历史原貌,挖掘独具魅力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历史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在互联网环境下,把互联网的资源、工具、思维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教师"点评",这将是"互联网+教育"时代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关于"以史为鉴"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史为鉴",中国传统对此深信不疑。可是,它的存在与价值一方面面临西方理性主义思想传统的有力挑战;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隐喻",也非全无问题,有必要加以逻辑与事实的论证。关于第一方面。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对历史经验的存在和价值表达了明确的否定态度,从他的话里可以揭示出三个问题:其一,历史经验给了我们的教训是,从来没有人从中得到任何教训;其二,即使有历史经验教训,人们也有拒绝的自由;其三,在古今变易中究竟有无相同或相通的经验教训。关于问题一的回答是:黑氏所说乃是悖论(paradox)。关于问题二的回答是:诚如黑格尔所言,对于历史教训之取舍,人们有自己的选择自由,可是对这一自由的选择结果,就不再有选择的自由了。而且,选择的历史前提条件也是不可以自由选择的。从拒绝接受历史教训而失败的例证,人们可以证明历史教训是存在而且起作用的。选择自由只不过是不自由中的自由而已。关于问题三的回答是:没有。为什么?因为历史的经验教训既然是在历史中产生的,那么它就必然离不开它所由以产生的历史条件,也就必然具有历史性。人类既然生存于历史长河中,那就只能满足于具有历史性的历史经验教训。不过,历史的"变"之中也有其"常",历史流程中的相对稳定性或"常"在不同层次上并不相同,总之,只要在某个层次上有关的历史条件仍然存在,相应的经验教训就是有效的。关于第二方面。可以提出两个问题。其一,以镜为鉴(就是镜),看到的是自己,而以史为鉴(镜),看到的却是它者,历史如何能够为镜?其二,"鉴"字源于"监"字,监的本义是人从器皿的静水中照见自己,而历史则是长江大河,江河流水如何可以为镜?关于问题一的回答是:我们通过作为中介的镜子里所见到的自己只是自己的影象,它并非真实的自己,而是自己的它者、反映了自己相貌本质的它者。自我的认识实际上是必须经过作为它者的中介的反映(reflexion)才能实现的。关于问题二的回答是: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不同的需要或意向决定不同中介的选择,例如,欲知自己的形象可选用镜子,如须知道肺部健康情况可选用X射线照相,欲知自己的历史处境与前程则须选用历史书等。因此,对于"以史为鉴"这种隐喻的意义的深入理解,实际上也是需要逻辑分析的。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的历史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热衷于依赖外来理论,虽产生了合理的教育实践,但也出现不少问题。种种反常状态,超乎了借鉴的"度",不仅违反历史学科规律,也大不利于立德树人工作的落实。我国的历史教育应当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相当层面上应当淡化乃至跳出洋理论的窠臼。我国几千年历史教育实践,提供了中国特色历史教育的话语土壤。"记功司过"的伦理教化功能、"寓论断于叙事"的表达方式、起承转合完备的历史教学技能、"无征不信"的治学原则、古代史家强调"史识""经世致用"的使命感,以及探研究诘的问题意识等史学遗产,是我们当代历史教育的宝贵源泉。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教育话语体系,推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历史教育实际有效地结合,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的历史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热衷于依赖外来理论,虽产生了合理的教育实践,但也出现不少问题。种种反常状态,超乎了借鉴的"度",不仅违反历史学科规律,也大不利于立德树人工作的落实。我国的历史教育应当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相当层面上应当淡化乃至跳出洋理论的窠臼。我国几千年历史教育实践,提供了中国特色历史教育的话语土壤。"记功司过"的伦理教化功能、"寓论断于叙事"的表达方式、起承转合完备的历史教学技能、"无征不信"的治学原则、古代史家强调"史识""经世致用"的使命感,以及探研究诘的问题意识等史学遗产,是我们当代历史教育的宝贵源泉。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教育话语体系,推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历史教育实际有效地结合,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