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语法观主张动词中心说,认为动词在句中处于决定和支配地位,句子的意义是由动词和某些虚词决定的,于是衍生出许多相关理论,但是某些语言现象表明,动词中心说的语法观并不能解释某些特殊的语法现象。构式语法的兴起,主张以构式为中心,为分析一些汉语语法现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试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V+O+名/动量词"构式的结构、意义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对该构式达到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挖掘其语用价值以及在汉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顾晓琴 《海外英语》2014,(7):233-235
根据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的观点,英语现在进行体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构式。在句法结构中,英语进行体构式通过体压制容纳各类动词,与各类型动词搭配使用时产生不同的语义特征。文章通过分析进行体构式的基本语法意义,运用构式压制与突显原则,分析英语进行体构式和不同类型动词搭配时的互动与压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褚纬纬 《考试周刊》2010,(34):34-35
构式语法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句法理论,是对语言结构组织的认知研究。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Goldberg认为构式的语义从本质上来讲是多义性的,并决定动词的及物性用法,像双及物构式这类基本句型是人类最基本经验场景的编码。双及物动词结构的中心意义是施事论元有意愿并通过某种行为使客体向接受者成功地进行转移,除了其基本用法以外还常用隐喻和转喻用法产生引申意义。本文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对双及物构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桂红梅 《考试周刊》2015,(1):105-106
本文在Goldberg构式语法基本理论框架的指引下,研究了英语双及物构块式(VN1N2 construction)中构式义与动词义的关系,揭示了VN1N2结构中构式义和动词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通过整合共同构成句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构式语法的SVOC语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于SVOC结构,语法研究者尚有争议,而理论研究上存在的分歧又给实际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单纯从形式上分析SVOC结构遇到了因难,解决的途径必然地转向时句子意义的研究.基于Goldberg的构式语法的分析证实SVOC作为一种独立构式的地位并发现其典型构式义是致使变化.构式义分析研究有望给英语句型教学带来一定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王会元 《海外英语》2011,(13):317-319,321
传统上认为,轻动词构式与其对应的普通动词构式只是表达上的不同而无意义上的差别。文章运用构式语法的理论对轻动词进行考察,认为轻动词构式无论在结构上还是意义上都与普通动词构式有很大的不同。结构上,通过与对应普通动词构式的对比,分析了构成轻动词构式的各个成分及整个构式的句法特征。意义方面,着重分析了轻动词构式的情境类型,指出了与普通动词构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基于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从中动构式以及中动词两方面对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在句法层面的隐含以及保留寻求理据。本文认为,非施事论元,即谓语动词语法主语的内在属性对英语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的句法隐含以及显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压制作用,同时,中动词也对施事论元的句法隐含和显现起到压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从中动构式以及中动词两方面对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在句法层面的隐含以及保留寻求理据。本文认为,非施事论元,即谓语动词语法主语的内在属性对英语中动构式中,施事论元的句法隐含以及显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压制作用,同时,中动词也对施事论元的句法隐含和显现起到压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构式语法和中动构式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非英语专业一至四年级本科生的英语写作为语料,分析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中对何种动词、主语以及副词能用于中动构式所做的判断情况,以及该特征和汉语迁移的相关性。并基于研究结果得出关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构式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一门新兴学科,双及物构式作为构式语法理论的研究热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对国内外语言学者研究双及物构式的主要方法和观点进行评介,同时指出了英汉双及物构式中动词分类存在的些许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高职学生四级作文语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动词为中心及构式为中心写作方法的探讨,能有效分析学生写作的认知来源。动词为中心的句式结构简单直观,有利于学生掌握,但动词运用不当则整体句义可能无法理解。构式为中心的句式从整体事件框架出发,构式本身具有特定意义,即使动词与构式不能融合,由构式义仍能推断句式义,具有一定可读性。在高职英语写作中注意构式习得训练,重视动词在构式中语义内容的理解及语义结构的操练,加强动词与构式整合的分析,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理论研究的方法,自这一理论产生以来在语言学习以及语言教学中都得到了发展和认可,尤其是在英语的语法教学中,构式语法对于学习英语认识其本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英语语法教学中基本要素单词、词组、句型等都是构式语法的组成部分,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利用构式语法是现代英语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在本文中结合构式语法的基本理论,对英语语法教学如何以构式语法理论为依托展开教学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英语教师提供教学上的启示和理论上的指导,为促进英语教学的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以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对汉英双及物构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汉英双及物构式在原形特征、给予物引申方式以及双宾动词数量的有限性上有一些共通之处,但同时也在构式意义、客体转移方向、能够能入双及物构式的动词对等等方面存在差异。据此,从体验哲学和概念化角度探讨了造成汉英双及物构式共性和差异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于秀珍 《海外英语》2013,(9X):268-271
对动词意义及其形式之间的不对称性进行研究。同一个动词在不同的构式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并通过与构式语法理论一个动词在不同的构式中只有一个动词意义观点进行对比,发现了动词形式与意义上的不对称性,并对不对称性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前面对动词与构式互动关系的研究以及分析得出结论,第一,动词意义与动词所处的构式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第二,动词意义与动词所处的构式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构式语法在批评词汇中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式压制,当动词义与构式义不完全一致或冲突时,构式常会迫使动词改变其论元结构和语义特征.构式压制的提出大大增强了构式语法的解释力,弥补了TG学派“词汇投射原则”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兼顾了词汇与构式.然而随着构式语法的发展,一些构式语法学家过度强调构式对词汇的作用,而忽视了词汇对语句结构、意义和用法的作用,语句义是由词汇义和构式义共同决定的,构式语法中的压制研究应当包含词汇压制,因此本文就词汇压制的主要类型进行详细论述以弥补构式压制的不足之处,以期加深读者对词汇压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构式语法理论指导下对语码混用的"汉语语码(动词/形容词)+英语词缀ing"结构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从语义及语用功能探讨该构式形成的认知理据:属于典型的汉语异化现象;表示正在进行或状态持续。从隐喻和转喻机制以及构式压制等语用因素进一步分析心理形容词进入该构式的原因:心理形容词具有动态语义特征,符合该构式的语法、语义、语用条件;构式的压制作用进一步促使"汉语形容词+ing"在语义上呈现"状态持续"的特征。表层语码转换反映出两种语言间深层语法的相互影响,揭示两种语言结合时各自承担的语义功能及其整合时所产生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蹦dberg提出的构式语法解释领主属宾句这一类型的格式。重点分析“王冕死了父亲”这类构式的意义,这个构式的意义与动词意义的关系(即构式意义和动词意义的互动)。我们把这类构式称为“经历”构式,“经历”构式意义为:X经历失去(获得)Y。  相似文献   

18.
在构式语法中,构式被认为是语义和形式的结合体。和动词一样,构式也有其独立的语义,汉语中丰富的动词语料可以用来探究并验证这一观点,如动词“灌”。从CCL语料库检索到14557条与动词“灌”相关的语料,分析整合出动词“灌”的构式及其事件框架,基于此,结合构式语法尝试探究动词“灌”与其构式的关系。经分析,初步得出四种关系,即界定关系、因果关系、拓展关系以及方式说明关系。  相似文献   

19.
动词的意义和构式的意义相互影响,构式意义决定整体意义。"out"作为与动词搭配频率最高的小品词,也影响构式的意义。"动词+out"也是动词与构式相互作用中,构式意义决定整体意义,该构式倾向于表示完成、结束的意义,动词在这一构式中标示了动作的方式、手段、目的。Out的原型意义为物体由容器内向容器外移动,在此基础上产生和相关的隐喻义,out在构式中表明了运动的方向、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20.
张超 《考试周刊》2013,(32):76-77
不及物动词具有不同的句法特点,英语的某些特殊构式具有非宾格和非作格性。结合构式语法中的构式压制现象,研究发现there构式的动词具有非宾格性,同源宾语构式的动词具有非作格性,这两个构式特有的句法语义特点,是对不及物动词的非宾格和非作格性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