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著介绍     
中国民间童话概说川甲(85)23--2(汉文版)四川民族版编著者:刘守华书号:10140·102文艺类估价:1.80元大32开约28万字, 估计1985年8月出版童话是广大儿童和成年人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世界上作家创作的童话多渊源于民间童话。我国各族人民创作了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成为民间文学园地中最受人喜爱的花朵。本书  相似文献   

2.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民间文学的滋养下成长。20世纪中国创作童话中的民间童话以两种质态存在:其一,民间童话为创作童话文本提供素材和故事原型;其二,民间童话为创作童话提供创作技巧经验。民间童话在创作童话中以隐蔽的方式和全新的审美价值呈现出来,而创作童话源于民间童话又跳出了民间童话的窠臼,通过作家文学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民间童话是民间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从多方面反映出该族的人民生活和历史真实。它不仅反映出该族儿童的天真、幻想、精神面貌,还反映出该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心理素质和审美趣味。各族民间童话都是祖国珍贵文化财富的一部份,都是各族劳动人民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天才、智慧,集体创作出来的,它不仅对儿童具有启发、教育、娱乐的作用,它对成年人同样能起这些作用,并对作家的创作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段宝林同志在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作了全面深入的概括、分析和评价 ,认为段的民间文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中国民间文学概要》有出版早、学术信息量大等七大特色 ;段对笑话学的研究所取得的“正面喜剧人物”这一成果是开创性的 ;段对民间诗律的研究 ,其成果——《民间诗律》、《中外民间诗律》、《古今民间诗律》则是这一领域研究的奠基之作。而段氏对民俗学研究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六维立体思维”、“民俗趋美律”;段氏学术研究的两大闪光点之一的《民俗大典编写提纲》,既总结了中国学者们的学术成果与经验 ,又继承了中国“描写民俗学”的优良传统 ,有发展 ,有新意等  相似文献   

5.
在辽阔草原上世代流传的蒙古族民间童话,是劳动人民口头文学中的一种幻想性质的故事.它在整体的艺术形态上具有鲜明的旷野和大漠情趣,浸润了古代神话艺术的浪漫和蒙古族史诗文化的奇异瑰丽,呈现出浓郁的民族民间的艺术文化特色.近年来,由于《中国民间童话丛书·蒙古族》一书的出版,以及当代童话创作中对承扬传统的提倡,亟需对蒙古族民间童话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客家民间歌谣有其独特的情调和韵味,是我国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客家民间歌谣产生的历史根源出发,对其思想及艺术进行概说,以期引起民间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学人风采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1):F0002-F0002
刘守华,1935年出生于湖北仙桃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故事学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主编、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道教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从事民间文学研究40多年,共出版学术论著十余种,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故事村与民间故事保护》获得中国文联2007年文艺评论一等奖,主编教材《民间文学导论》1995年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机地吸取民间文学的精髓,让植根于祖国大地的民间文学陶冶学生情操,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培养美德.下面就民间文学的内容融入小学语文课程的实践过程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民间文学内容的选择 民间文学的体裁很多,包括民间童谣、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寓言、民间童话等,并且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内容也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和语言特色.教师应选择那些融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于一体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与小学语文课程相整合,共同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葛翠琳童话《少女与蛇郎》改编自民间故事《蛇郎》,它和作者的其他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一样,植根于民间文学的土壤中,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 77岁的谭达先 ,是澳籍华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家 ,在民间文学领域持续研究了半个世纪 ,出版著作与作品选四十二部 ,其代表作为《中国民间文学理论丛书》一套八本 ,《民间文学知识丛书》 (含《民间文学概论修定本》、《讲唱文学·元杂剧·民间文学》、《中国传说概论》、《中国四大传说新论》、《中国描述性传说概论》等五本 )、《中国婚嫁仪式歌谣研究》、《民间文学与元杂剧》、《谭达先民间文学论文集》等。晚霞艳红的谭达先 ,身居南半球万里之外的澳大利亚悉尼市 ,心萦中国民间文学 ,捧出 2 0、 2 1世纪之交的四大代表作《中国二…  相似文献   

11.
民间故事是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口头文学 ,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窗口。中国民间故事史是中国民间文学史、文学史和文化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 ,在大量采录当代口头文学资料的时候 ,国内外尚未有人对见于历代典籍中的民间故事书面文本及相关材料进行全面梳理 ,由此而缺乏对民间故事的渊源、发展、演变所作的宏观考察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乃至中国文化研究中的一种缺陷。可喜的是 ,在新旧世纪之交 ,湖北教育出版社于 1999年 9月出版了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专家 ,华中师范大学刘守华教授的专著《中国民间故事史》。该书作为中华社科…  相似文献   

12.
《白鹿原》对民间文学资源的利用,有对白鹿传说的移植、对民间机智人物的改造发展和对白蛇传故事的变形暗用等多种形式。用世界文学的眼光对《白鹿原》利用的民间文学资源加以观照,发现这些民间文学资源往往是世界性的文学母题或原型,深入揭示了人类普遍的欲求、理想和心理状态,因此显然具有世界性因素。《白鹿原》对民间文学资源利用的成功,对我国当代作家的创作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迎接 2 1世纪的到来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在国内首次引进出版意大利巨型开本彩色童话画册 3种 ,作为献给各族少年儿童的新世纪礼物。这次首批翻译出版的有《奇趣动物大世界》(国际标准 4开本 ,1 6页 卷 )、《玩具总动员》(国际标准 4开本 ,1 6页 卷 )和《阿列斯漫游奇境》(国际标准 8开本 ,1 6页 卷 )。这套儿童画册原为世界著名少儿出版社———意大利达米出版社出版 ,并已翻译成数十种文字 ,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原书由国际著名童话绘画家托尼·沃尔夫、G B ·伯特利和R ·萨布里克精心绘制而成。这次由北京银河文化信息咨询公司负…  相似文献   

14.
民间文学是优秀文学遗产中最宝贵的文学之一,我国民间文学研究在古代已发生了自身的“前史”,五四以来文学先驱们也把视角放在民众身上,有强烈的平民意识,但只是从启蒙角度来吸收民间文学的营养,并没有真正从文学史角度把握民间文学。解放以来,在毛泽东的民间文艺指导下开展新民歌运动,从民间寻找文化资源,但其中隐含新文学界的文学想象。80年代在重写文学史浪潮的推动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从史的角度对民间文学与民间有新的认识,但他竭力从民间文学中挖掘出来的也只是民间文学的“隐形结构”。因而,新文学史研究视镜中存在民间缺失,应呼吁对民间文学“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在童话《小红帽》(Little Red Riding Hood)的多次改编中突出了"讲故事"的母题,这一母题的运用是卡特对童话的民间属性重新思考的结果。卡特模拟了民间故事讲述者的声音,并且通过戏仿经典童话《小红帽》的叙述声音,颠覆了经典童话中叙述者的权威。其童话改编中充满的狂欢节的世界观和降格的美学风格也呼应了民间童话的"粗俗"本性。通过对"讲故事"母题的强调,卡特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于经典童话的童话写作,找回了童话的民间传统。  相似文献   

16.
试谈汉谚     
<正> 近几年来,全国各省、地、县的民间文艺工作者按照上级文化部门的通知精神,正在着手搜集、整理、研究民间谚语,准备分省编辑出版《中国谚语集成》。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我还没有看到这方面搜集的东西,现就所能看到的已经出版的专集和论著存在的值得探讨的问题,不揣冒昧,从民间文学角  相似文献   

17.
黄永林,湖北仙桃人,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民间文化和现当代文学研究。已出版《中西通俗小说比较研究》、《20世纪中国大众文学的现代转型及其品格》、《郑振铎与民间文艺》、《张恨水及其作品论》、《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民间文学教程》(合著)和《现代中国文学史》(合著)等著作18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获中国民间文艺学“山花奖”学术著作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1994—1998年)著作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集体项目,2003年)和国家教委第三届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集体奖,1996年)等。  相似文献   

18.
王玉霞,女,1955年出生,河南省虞城县人。河南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2002-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访问学者,2004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王玉霞教授长期担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民间文学》、《教师文化研究》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致力于教师文化、民俗文化研究。曾出版著作3部:独著《论教师的全面发展》,合著《唐代艺术文化诗选》、《宋代题壁诗选》。发表《关注社会现实:20世纪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中国民间说唱文学的流布规则》、《为正义呐喊为百姓讴歌》、《高扬时代主旋律之作…  相似文献   

19.
谭达先是一位文化奇人。生于中国广西玉林 ,学术成长于广州 ,结学术硕果于香港和澳大利亚 ,79岁高龄而笔耕不辍 ,学术著作一本接一本陆续问世。2 0 0 3年 10月 ,《论港澳台民间文学》和《论中国民间文学》 ,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作为《人参娃丛书·中国民间文化前沿论丛》出版。这是他的第 4 0和 4 1本书。知人论书。这里先介绍谭达先其人 ,再评论《论港澳台民间文学》此书。民间文学是“草根文学”。天涯处处有芳草 ,人间群群有歌谣故事谚语等等民间文学。谭达先是一位“草根学者” ,所好者草根文学 ,所钻研者也是草根文学。草生那方那方绿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发现,当前的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翻译数量严重不足,现有的译本还存在译名不统一、译文口吻与原文口吻不一致、翻译随意性大、译文表达欠妥等问题。本文基于《孟姜女哭长城》英译文的分析与比较,提出翻译中国民间文学作品应有跨文化意识,应在充分了解民间文学特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