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在世界几乎所有的宗教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欧洲,基督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文化现象与人文关怀体系对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长期的统治作用,因此,与之相伴而生的基督教音乐成了欧洲社会传播心灵信仰的重要手段。在基督教徒的观念中,音乐是来自上帝的祝福,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许多音乐家笃信基督,并通过弥撒曲、受难乐、清唱剧、康塔塔等音乐体裁的创作表达其虔诚而神圣的宗教情怀,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音乐篇章。然而,由于各个民族历史背景与文化语境的差异,具有不同宗教信仰或是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对音乐的看法、态度也往往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社会阶级分析的经典献,是毛泽东1926年写成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此后的许多年时间里,这篇章是我们界定社会阶级关系最重要的依据?毛泽东通过阶级划分确立了识别“敌人”和“朋友”的标准。在毛泽东看来,不同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3.
儒学研究的时代观解与回应潘富恩,东方朔近段时间以来,学界对儒家思想的研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甚至可以说出现了一股不小的热潮。人们一反以往的态度,近则配合台湾,远则承接欧美,对儒家文化及其哲学意蕴的现代定位,作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无疑这是儒学研究的盛...  相似文献   

4.
王明星 《东方文化》2002,5(5):51-56
创刊于1946年9月1日的《观察》周刊,是一种“大体代表着自由思想分子”,“要对国事发表意见”。的政治性刊物。主编储安平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面大旗。《观察》周刊以“民主、自由、进步、理性”为办刊的宗旨,要求以理性的态度,和平改良的运作模式解决国内各种纠纷,充分反映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信仰和追求以及参与国事、切入社会生活的良好愿望。到1948年12月被国民党查封为止,《观察》前后共出版5卷114期。  相似文献   

5.
观过知人     
观过知人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此话大意是人们往往在处理事情时,对于所喜爱的人和事会产生过失。观察一个人的过失,也就可以了解他的品性。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对于与己相近的政治主张、相近的人生态度、相近的办事方式,人们总是觉得亲近...  相似文献   

6.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漫画通常具有强烈的政治讽刺性和浓厚的幽默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漫画的视角对一段历史的政治观念、社会问题、人文现象……进行哲理性的思考,人们便可从中探寻到社会发展进步的脉络之一二。说到中国当代漫画家华君武,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一位。华老的漫画在当代中国漫画界因其特点鲜明,而被誉为“华家样”:即粗头乱服,稚拙厚重;形虽不一定准,神却活灵活现。华老为其漫画所配的打油诗,不合平仄但辛辣幽默,读之解颐、解气。华老打油诗的字亦有特色,畅达中饱含凝劲,锋藏不…  相似文献   

7.
近代高僧印光法师(1861—1940),是净土宗第十三祖,俗姓赵,字绍伊,出家后法名圣量,字印光,陕西邰阳(今合阳)县人。光绪七年(1881)在南五台的莲花洞寺出家,之后三十多年,一直过着隐修生活。印光大师勤于笔耕,著述颇丰,他的作品涉及教育、家庭、医学、史地、社会等诸多领域,内容广泛,主题突出。作为“人间佛教”早期倡导者的代表,印光法师对该思想的弘扬和实践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试分析印光法师对女性问题的态度,以期探视其“人间佛教”思想的一个方面。总的来说,印光法师的女性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充满冲突和苦难的年代里,E·M·福斯特(1879-1970)对理智、慷慨和个人的善良施加了强烈的影响。他的前半生以小说家而著称,他的小说在说英语的国家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到了晚年,他转而写散文、短篇小说和文学评论,并因此出名。他的文学评论表达了自己对英国的社会态度、政治态度以及道德态度。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他加入布卢姆斯伯里团体①,并成为该团体的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曾经的生活中,人事档案代表单位组织和上级领导对个人进行全方位的暗中跟踪监督,如影随形,相伴终身。政治忠诚与道德纯洁是其最初设定的主要考量目标,家庭出生、个人经历、政治立场态度、组织审查结论,以及其他凡是组织认为可以反应说明某个人的行为操守、工作能力、荣辱浮沉的材料,都可以收藏登录,保存在案。  相似文献   

10.
黄帝时期的原始政治徐祖祥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群居动物,当他们通过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手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时,他们之间就已经有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组织,其中就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性。尤其是在氏族公社发展成熟以后,人类社会的政治生...  相似文献   

11.
肖滨 《东方文化》2002,(2):19-25
在现代西方社会,宪政是宪法框架下政府权力资源的分配架构,属于政治领域。上帝是人精神信仰的对象,属于宗教世界。按照政教分离的原则,宪政与上帝各有其活动领域,各有其运作原则。如此看来,二似乎没有关系。然而,如果从政治化的角度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12.
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自由化、文明的科技化、住宅的都市化是20世纪末的现代化主要特征。在群己关系上,以自由主义为表征的美国社会,在80年代以来受到一些英、美学者借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之名的批判。华彻(MichaelWalzer)在其《社群论对自由主义之批判(TheCommunitarianCritiqueofLiberalism)》一书中指出美国社会已是一个深度不安定的社会。其所以故可归为四因:(一)地理的变迁:住家迁徙频繁。(二)社会的前后变迁:造成父母和子女间社会条件的差异大。(三)婚姻的…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的忠孝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孝”意即忠君孝亲 ,它本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论语·八佾》谓“臣事君以忠” ,要求臣下对国君效忠。《孝经》说 :“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孝的初始含义是孝敬父母 ,这是子女在家庭中必须履行的义务 ,推而广之 ,每个社会成员对于社会也应承担“尽孝”的责任。这样 ,儒家就以忠孝为纽带 ,把个人、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 ,给每个社会成员规定了立身行事、居家做人的基本准则。孙中山自幼飘泊海外 ,深受西洋文化熏陶 ,儒学根底并不扎实 ,用他自己的话说 ,《四书》、《五经》还是从洋文中学到的。他曾竭尽全力宣传西洋文化…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的主题是爱国、民主和进步。这次运动在中国近代特殊社会背景下发生,完全符合近代历史的辩证运动和逻辑规律。爱国救亡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压倒一切的历史课题,而加快政治民主化进程、建立立宪议会政治,则是走向爱国救亡这一目标的重要步骤。所有这一切,都...  相似文献   

15.
国家形象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对外延伸与和谐展示。这种展示属于跨国家、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跨政治文化的高层次对外展示。必须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进行,必须体现特定国际环境下的特殊社会规范和社会实践特征,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就是全球化。国家实力越强大、国际地位就越高,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作用也就越重要。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先秦一种学理的儒学成为西汉官方意识形态,是战国以后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选择。在这一选择中,学术、政治统治思想和学术的栽体知识分子等都经历了适应性的变迁,其中,意识形态的探索一直是核心。  相似文献   

17.
酒文化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古代社会,受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或影响,人们酿酒、饮酒的物质饮食行为往往脱离饮食活动本身的物质享受意义而向其他非饮食的政治伦理意义转化。这主要表现在:从“饮酒亡国”论或“酒祸”论等政治观念出发,把饮酒行为与国家治乱或官场政治现象相联系;通过禁酒禁饮对社会酒事行为严加控制或通过驰禁赐饮施惠示恩笼络民心,形成专制王朝或张或驰的酒政管理措施;用“礼”的政治原则框架社会饮酒行为,形成“以酒成礼”即借助饮酒活动强化社会尊卑贵贱、等级有序的“礼治”政治秩序等等。由于酿酒、饮酒作为一种社会物质化行为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专制政治的干预或改造,从而使中国古代酒化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主义是20世纪普遍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对晚清士绅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民族主义导致士绅政治参与扩大。满清王朝无力将士绅参与政治的新热情导向支持自己的方向去,反而使士绅从立宪主义立场转向了反对清王朝的立场,而士绅在民族主义的激荡下给晚清政权致命的一击。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在这部经典文献中,他对个体人格和人生境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孔子看来,人生可分为四种境界:凡俗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孔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审美的境界,即“乐”的境界。在《论语》中,“仁”、“德”、“诚”“礼”、“乐”是孔子特别强调的,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国“礼乐文化”的基础。孔子对“礼乐文化”重要性的强调开启了中国文化重视“仁爱”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传统,也开启了中国文化政治与伦理结合的传统。它对中国传统的“道德至上主义”和近代的“审美救世主义”潮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以《论语》为核心的传统儒家文化是关于真、善、美的文化,更是关系到人的自由解放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今世界,自由绝对是个时髦语汇,但自由紧密地渗入我们的生活其实是现代以后的事。此前,自由只是依附于政治、宗教等重大议题的小小注脚,直到启蒙运动时期才形成概念。彼时的欧洲,教会式微,皇权岌岌,社会各阶层人人思变,自由的观念遂被推到前台。因此,对启蒙自由的理解有助于厘清自由的历史演进与意义内涵。本文就从人文艺术角度入手,由对花园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